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燕琨 《价值工程》2014,(1):321-323
随着时代的变迁,短期支教已经日益成为当代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因此,本课题组采访了公益组织"唤醒·爱",并进行了实地调研——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获得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发展现状的一手资料。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在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当前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特点,指出当前学生短期支教的成效及面临的困难,为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陆芸 《中国审计》2006,(1):42-44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活动大致可以包括三大领域,即政治活动领域、经济活动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与此相对应,人们的社会组织也可以分作三类,即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顾名思义,就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非营利组织表现为各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发展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民政部和全国工商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捐赠、设立慈善组织、与慈善组织合作、组织员工开展志愿服务、在投资兴业中吸纳困难群体、传播慈善文化及其他创新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具体参与途径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捐赠有价证券、专利、技术等探索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新方式,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探索企业留本冠名慈善基金、公益信托等新载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农业园区相关主体信息需求分析入手,揭示了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即任务导向与价值导向脱节。通过系统分析、三维建模等方法提出当前信息服务急需提供的内容。并提出基于信息服务参与主体的动力和能力的机制设计,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发展策略,最后构建了"市场化运作的、政府公益目标实现的、科教机构参与的信息服务资源配置"新模式,促进园区信息服务效率与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9,(29):251-253
大学志愿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群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情况,本文以合肥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具体了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情况和参与情况。最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提出有关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有效性建议,以期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在内容维度上,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必须涵盖工具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技能支持等四个方面。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并发挥其功能,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缓解大学生求职期心理压力、维护大学生求职期心理健康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愈加凸显,获取信息的类型和途径趋于多样化,对信息资源服务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高校图书馆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优质的信息服务条件,在服务在校大学生的同时,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本文以保定市为例,结合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讨保定市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与价值,为高校图书馆更快更好服务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90后在校大学生成长一般比较顺利,很少经历挫折,又身处科技高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较高、各种思潮混杂的一个新时代,因此,90后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显得更重要。新时期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新的特点。本文针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学校、大学生个人应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杨镇 《价值工程》2011,30(26):197-198
志愿者行动体现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当前,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城市志愿者行动的参与主体,在各种志愿者行动中不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长沙市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所在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了自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及个人价值。就文化价值而言,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发挥着传递传统文化、弘扬人与城市和谐、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作用;就社会价值而言,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着社会道德整合功能与激励公民积极向上,融洽社会关系,增强公民责任感的作用;就个人价值而言,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大学生在校经历对其求职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学生的在校经历,特别是在校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经历是预测求职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变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在校经历与求职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杜羽  舒晓丹 《活力》2005,(2):113-113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是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把分散的、零乱的、社会活动需要的档案信息,通过挖掘、收集、整理、编辑等系统化、科学化工作,以多种方式提供给社会各方面,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有效地实现档案信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是档案工作者的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12.
翁婧  年超 《中国就业》2012,(2):51-52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阶段,大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就成为了众多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3122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从就业地域、专业相关性、求职因素、求职能力等几个模块,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重点是将人力资源招聘理论与大学生求职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提出利用职业测量工具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来提高就业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6):162-163
近几年来有关"校园网贷"的负面新闻频繁出现,不良校园网贷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校园网贷服务诱导在校大学生们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观。为了解在校园贷乱象下大学生消费观念,文章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采集数据并运用Excel、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在校学生消费观念存在一些问题,有利于社会和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营造一个科学消费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政府要实现由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的转变。作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的公益受托人——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面临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出现的两大变化——结构变化(表现在劳动者日益提高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和择业观念“低劳动力成本”的概念在人力资源市场逐渐淡化)和市场变化(表现在由单一的市场求职发展到非市场的社会资本求职,通俗说是人际关系网络求职),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13):225-227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认知、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时间、体育消费、影响参与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知清晰,但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认知不够完整,且在参与时间上欠缺;男女生在参与体育过程中展现出明显性别差异;另外学习压力和体育场地是影响体育参与的两个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认知,正确认知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视阈,采用实地调研、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在校城乡大学生综合素存在的差异极其成因.具体来讲原因有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城乡社会教育环境的不同等.因此怎样实现缩小在校城乡大学生综合素质差异及实现平衡发展是当前和未来教育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雷佩莹 《价值工程》2011,30(4):264-264
网络招聘正以"加速度"快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成为就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渠道发展趋势,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求职信息主要来源,并对利用网络求职的大学生给出辨别网络求职信息真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传统与现代求职方式的对比和互补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为大学生提供的求职方式更多了,除传统的“老三样”外,还有各种个性化富于创意性的招聘方式,这些方式对比的优劣势明显,传统与现代方式交融互补性强,值得每位求职大学生好好利用。  相似文献   

19.
周晓娜 《数据》2007,(5):33-34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对北京市234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调查显示,他们的求职花费,与其在校期间日常生活费水平相比,费用不菲。求职成本过高对城镇贫困大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融合创新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及提升指的是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转化、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和客观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发现不足之处,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用以提升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整体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为了让学术界及教育界更好地认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文章首先探讨了高职院校融合创新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的价值,然后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融合创新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明确评价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方法这几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融合创新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