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引进先进的油藏动态监测技术,获取了油井产液剖面测试资料,从而对水淹区边底水水侵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与油井堵水、补层等措施紧密结合,用于锦626块整个水淹区的油藏开发中,不断挖掘层间剩余油,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20):137-140
底水油藏在国内外各油田中广泛存在,在我国底水油藏数目巨大、储量丰富,并具有不同于边水等其它油藏的油水接触关系等特点。由于底水既能为油藏提供充足的地层能量而有利于油藏开发,同时底水锥进又给油藏的开发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研究底水突进过程,建立底水锥进的相关数学模型,合理的开发油藏,进而减少开采成本,降低开采风险,也就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大量学者在油田开发实践中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边、底水驱油藏特点,首先开展了多种化学驱油技术的优选及论证,明确了本类油藏开展化学驱是可行的,并进一步明确了最优驱油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高效驱油体系,最终开展了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表明,在边、底水驱油藏开展"3+3"化学段塞组合驱使完全可行的,可以提高采收率17%以上.本文对于边、底水驱油藏开展三次采油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濮城中渗复杂断块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详细描述了高含水后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剩余油存在类型,提出了分类油藏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在重组、建立、恢复注采井网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层间调整挖潜,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使水驱采收率得到了提高,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F2断块窄条状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建立典型模型开展了剩余油分布模式的研究,并应用产吸剖面测试资料、油藏数值模拟等开展了剩余油定量的描述,结合油藏形态、储层物性等得出了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模式,提出了局部细分层系、增加内部注水井点等挖潜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描述了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精细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利用隔夹层识别技术对厚层进行了细分,分析水井吸水剖面细分及剩余油监测资料,研究了厚油层层内分段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应用选择性补孔提液与精细注水相结合的配套技术挖潜层内弱水淹区剩余油,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孤东油田九区油层薄、埋藏深、生产中易出砂、边底水活跃,属稠油热采边际油藏,通过蒸汽吞吐、蒸汽驱+吞吐引效、间歇蒸汽驱、完善井网,配套应用振动解堵、复合泡沫调剖、泵上掺水、电热杆、亚临界锅炉高压注汽、分层注汽、高压充填+绕丝防砂工艺.针对多轮次吞吐井产量递减较快、部分井汽窜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汽驱井网,堵调吸汽剖面,加大水平井挖掘剩余油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在注水开发的特高含水砂岩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逐年加大,死油区主要集中在断层边部及井网控制不到的单砂体区域。本文通过断层边部近距离侧钻挖潜以及井别转换等综合治理措施获得成功,为同类型注水开发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油藏动态监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动态监测是实时获取油藏动态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文章着眼于油藏动态分析所需要的重要基础资料,介绍了动态监测系统部署原则、监测内容,并对分流量监测及剩余油分布等监测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多油层断块油藏经历多次细分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层间差异性日益突出.在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手段,研究辛47断块开发过程中不同剩余油分布形态、不同断块形态、不同沉积微相、不同流体性质、不同储层物性和不同开发井网组合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试验测试及油水井动态数据等资料,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从油藏描述着手弄清沉积相与剩余油分布入手,建立包括油藏地质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水驱历史拟合——油藏精细综合描述等在内的配套研究技术。该研究成果的实施可以提高东沙二上1油藏水驱动用程度,使油藏的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苏艳玲 《价值工程》2011,30(16):44-44
升382井区油井产液量低、含水高、采出程度低,油井地层压力平面分布不均衡,开发效果相对较差。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对储层和剩余油进行重新描述,通过注水调整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泌浅10区IV9层属于浅薄层特稠油油藏,单井平均吞吐达到10周期以上,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64%。吞吐后期注入水和边水水淹严重、平、剖面矛盾突出,生产效果变差,实施综合治理前油组产能只有10吨左右。通过剩余油监测资料分析和沉积微相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氮气助排、泡沫调剖、降粘、复合调剖、潜力油井扶产及低效井调层回采等措施,油组产能上升到80吨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油藏,是油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在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油藏、薄油层油藏、断块油藏、稠油油藏、气顶底水油藏以及砾岩油藏中,由于水平井有着钻达目的油层井段长,泄油面积大,流体流入井筒阻力小等特点,产油能力远高于直井、定向井,以及水平井较直井、定向井具有其采油指数高,生产压差低,无水采油期长,含水上升慢,受到广泛重视,并在各油田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扶余油田东区原油黏度大,水驱难以受效,因此我们在研究油藏地质及物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热采研究成果,在新井进行蒸汽吞吐试验,力求为扶余油田进行整体改造、剩余油的挖潜以及提高最终原油采收率探索一条新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文51油藏通过相控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和分类,重点对Ⅰ类流动单元小河道单砂体从空间组合、平面组合模式两个方面详细描述,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重新调整了文51油藏的注采调整方案,通过完善注水的方式进行有效挖潜,调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任磊 《价值工程》2011,30(17):27-28
升382井区油井产液量低、含水高、采出程度低,油井地层压力平面分布不均衡,开发效果相对较差。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注水调整初步见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