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有法律方面的,也有公司自身方面的。其中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是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资产负债率、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内部结构以及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会直接影响到股利分配。  相似文献   

2.
股利政策关系到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核心。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很多,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其中,公司治理是制定包括股利政策在内的各项重大财务政策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公司治理的代理理论,来分析其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股利政策是公司理财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司股利政策的制订受诸如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沪市100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公司规模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并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是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关注重点,也是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利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2006年度深市133家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情况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实证研究了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主要受公司的盈利能力、流通股比例、获取现金能力以及公司规模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是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关注重点,也是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利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2006年度深市133家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情况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实证研究了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主要受公司的盈利能力、流通股比例、获取现金能力以及公司规模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股利政策是公司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股利作为公司的一项主要的现金支出,是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公司应该把钱派发给股东,还是应该为股东进行再投资,是股利政策研究的中心话题。公司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公司的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7.
股利政策是指如何将公司的盈余进行分配的方法。公司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股利政策,对于稳定公司的股权结构和促进公司的发展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股利市场较国外起步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因而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具体情况对我国股利分配的现状和现阶段我国股利分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总结出来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盈利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建立和谐有序、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及特点,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分红能力、成长能力等多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并从公司自身和监管部门等视角提出了相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付根 《四川会计》1994,(12):30-32
股利政策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厦门大学毛付根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仅影响到股东的利益,而且也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和掌握影响企业股利政策形成的各种限制性因素十分重要。企业股利政策的形成主要受法律、契约、公司发展的需要和股东意愿等几个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赚得的当前盈余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保留下来准备再投资用,以便使未来的盈余源泉可以继续下去。股东既希望分红,又希望每股盈余在未来不断增长。两有矛盾,前是当前利益,后是长远利益。因此股份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应兼顾公司股东和公司未来发展两方面的需要,才能实现其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公司股利政策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行评价,有利于商业银行评估与有效防范风险。公司治理质量的高低是商业银行改制的关键,构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可。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升财务绩效;另一方面,好的业绩使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即市场绩效,体现为公司治理溢价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公司外部治理风险是公司治理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用生产要素市场、债权人市场、控制权市场、信用中介市场、融资市场、社区环境以及包含社会道德规范在内的与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评价指标来分析公司外部治理风险,能够使公司决策层了解公司外部治理的风险来源,及时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处理以降低公司外部治理风险,确保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  相似文献   

14.
公司内部治理风险涉及到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引发的风险,是公司治理风险中最核心的部分。用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员工以及财务信息披露等评价指标分析公司内部治理风险,并且对这些评价指标的风险要素给出其风险评价指标标准,可以逐级分析或计算各个维度的公司内部治理风险评价指标的风险等级,从而推出公司内部治理风险总的风险状况或风险等级,从更深层次了解公司内部治理风险的来源以及评价标准,以确保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提高公司绩效,降低公司内部治理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股权结构—董事会—经营者为逻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取得内部治理质量好坏两个样本组。检验了公司内部治理质量对公司绩效与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好的样本组中内部治理质量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与审计费用负相关,验证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而公司治理质量较差的样本组不存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保险公司治理不同于一般上市公司治理,不是公司治理理论在保险业的简单应用,而是治理理论与保险行业特殊性的有机结合。本文基于三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案例,以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为逻辑起点,深入剖析了保险公司各治理要素的特殊性,建立了涵盖治理目标、治理原则、治理结构与机制、治理风险、治理评价和治理监管等要素的保险公司治理特殊性分析逻辑框架,提出保险公司治理的首要目标是解决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非经典的股东管理者以及大小股东问的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所有权合约,提高企业所有权安排效率的出路是资本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股东至上”理论,公司治理采用“股东至上模式”,与此相适应产生了相关的业绩评价体系。但是这种治理模式和业绩评价体系都存在着缺陷,为适应现代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共同治理模式”代替“股东至上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2000—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视角分析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整体上显著;采用因子分析法构造公司治理综合排名指标G1和企业绩效综合排名指标JX,从宏观视角审视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综合排名提高会导致企业绩效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风险管理在动态中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内生出减少财务舞弊以及公司治理失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本文引入了风险管理审计制度。这种制度通过评价、鉴证、咨询和报告来促使企业形成自我纠正、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公司治理循环,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ry governance quality on both individual aspects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lens of agency, resource dependency, and institutional theories.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sample of 3023 firm-year observations from European companies operating in 22 countries between 2009 and 2016. Data on the resources, emissions, and innovation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board governanc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Refinitiv database, whereas financial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Worldscope database. The study employs a multilevel modeling analysis and the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estimation technique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oard gender diversity and the presence of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committee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country governance qual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regulators, and policymakers with respect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country governance systems in determin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