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近代名人研究应重视辛亥革命与中国地域文化转型研究的切入点,重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理论视角的应用,并因此可以发现《重庆人文精神研究》研究视域的不足,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机制存在的特点与其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贡献,象赵熙这样的朝廷命官、近代大儒,也因在其中的奉献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燕 《活力》2010,(20):97-97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解决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历史课题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关键在于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主流科学文化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红 《价值工程》2010,29(14):227-227
从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于当今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而言从来不是一片荒漠,不论是近代中国民族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深深地打上了企业文化的烙印。从19世纪下半期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至今,我国企业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文化 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家艰苦创业,维护祖国利益,重视对企业精神的培养,我国近代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以“实业报国”为企业精神。这是众多民族企业家办厂和经营的主要指导思想与价值观。 在经营管理企业的指导思想上,继承…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 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入手,阐释了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日本在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被西方列强的炮舰强行打开了国门,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民族心理,文化价值观等文化结构中诸多要素与日本近代化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得出结论:日本文化在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走上了近代文化道路,日本文化的近代化,又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使日本迅速走上近代化。  相似文献   

7.
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活动,但是近代的中国,由于国势衰微,在文化交流方面,一直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表现为一种"西学东渐"的趋势。西方先进文化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转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华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传"的过程从没中断过,近代中国文化的西传,同样对西方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起到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西方宪法思想及对审计文化的影响 宪法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深植于西方思想文化土壤中的,本身又是西方历史长期衍生的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西方宪法思想的文化基础根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理论,后在近代的洛克、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人的理论中得以形成和完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理论论述中。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产生、形成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产生、形成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11.
曾祁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0):F0002-F0002
由广西桂学研究会编撰、潘琦主编的论文集《桂学序论》20l0年10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广西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区域。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广西作为一个多样文化的交汇地,其文化生成具有十分独特的多样性特征。在中国文化变迁史的视野中,广西桂林一带在近代以前,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2.
总结并反思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提出应从四个重要层面进行近代城市史的研究,即区域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城市文化。对这四个层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动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分化所导致的城市物质空间重构,以及西方城市文化对传统中国城乡模式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和日本对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接受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思想渊源在于统治中国的儒家思想。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儒家思想在面对构筑于商业社会之上的西方思想文化时,有一种先天的消化不良。中、日两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差异,给中国的启示就在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必须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束缚,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强大并创新。  相似文献   

14.
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其作用区域分布广泛,以苏锡常为核心的苏南地域是学者比较认可的文化作用区域。如果以周先人泰伯、仲雍奔吴作为肇始,吴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多次交融的产物;近代以来,又不断在与外来文化碰撞中生存发展,形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一部分。它与苏南地域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是苏南社会经济的反映,同时对苏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这么说,吴文化与苏南经济的盛衰有其同步的联动效应: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没有蓬勃的经济崛起;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就没有繁荣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与价值观密切相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形成综合国力的要素,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一、文化价值标准的政治性纵观文化发展史,任何文化的建构和发展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的政治经济。同样,当今中国文化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必然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相连。而如何对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外来文化问题,自近代以来,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国粹化”、“西方化”“民族化…  相似文献   

16.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文化的象征。文化符号是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从文化符号的经济内涵出发,探讨文化符号的扭曲现象,并运用2002—2012年54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以文体娱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衡量的文化符号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且有关城市文化符号特征的控制变量,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近代史迹也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城游名录、对外开放度和革命纪念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而通商开埠的影响又具有不确定性。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7.
欧洲近代音乐文化,是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城市文化繁荣的基础上而不断积累、发展起来的。这一文化的孕育乃至形成,就是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之为“文艺复兴”的历史时期成型的。如果将主要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但丁视为欧洲中世纪与新世纪交替的标志,那么大约从13世纪的发轫,经过14、15、16三个世纪的发展及其繁荣,才逐步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和新的文化。因为,文艺复兴的文化,称得上是一种历史文化,主要阐述了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是随着西学危机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而兴起和繁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与西方文化中国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信仰.  相似文献   

19.
刘先伟 《活力》2010,(16):41-41
企业文化随着近代产业经济的发展早已悄然而生,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其作用更是得到企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企业文化以产业经济一种天生附属品的姿态问世,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已经无法替代。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是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条件下建立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具有封闭性、 保守型,重视经验等弊端,而随着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理性、 自由、 民主和科学等逐渐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显然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来适应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作用,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