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董琳 《活力》2014,(3):94-94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颇具渊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近年来,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而且更加使人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但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为此,笔者以自身从业十年的经历,简单总结了新闻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
牟敏 《活力》2011,(5):191-191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隐性采访被广泛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于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当前特定的情况下,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然而,社会不断进步,法制不断健全,公民法制意识不断觉醒,由于隐性采访本身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而且其使用涉及到媒体、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因此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巨大争论。本文主要探讨隐性采访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具体指出了隐性采访与公民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以及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冲突,并以点带面深刻认识隐性采访中侵权行为问题。从而使我们对隐性采访能够有一个更理性、全面的认识,促使隐性采访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实践,服务于受众。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隐性采访被广泛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于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广播新闻采访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虽然隐性采访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新闻,然而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本文从广播新闻中的隐性采访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发,对隐性采访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隐性采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培亮 《活力》2005,(6):327-327
隐性采访又称暗访、私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式。对媒体和受众而言,隐性采访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获取了显性采访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材料,其价值是十分宝贵的。因而在媒体发展越加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被引入作为新闻报道的手段也自然成为水道渠成的事。  相似文献   

7.
谷辰丰 《活力》2010,(8):347-347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 通常状态下,新闻记者采访都会公开记者身份.表明采访意图.这种采访方式就是显性采访,或者叫公开采访。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从新闻采访的整体来看,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是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吴天飞 《活力》2013,(10):49-49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从中央级媒体到地方级媒体.隐性采访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越来越大,同时也是受众最需求的。从市场争夺和媒体长远发展来看.如何处理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董艳春 《活力》2010,(23):66-66
隐性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一种重要采访途径,是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或采访意图采用的方法。对于很多被故意掩盖的新闻事实真相的采访。经常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目前各媒体常用的方法。有新闻同行说,现在采访调查的难度加大,记者越来越像“侦探”和“演员”,为了揭开新闻背后的新闻,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然而.这种能够还原新闻事实最原始生态的方法.却是调查性报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积极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增强,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逐渐被各新闻媒体所运用,特别是在一些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隐性采访所引发的关于"侵权"的官司,也常常让电视人苦恼不堪.作为传媒之一的电视,探讨在隐性采访时如何有效防止侵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杨月竹  张宁  赵景林 《活力》2005,(8):74-74
新闻评论有一种特殊的品格,即它的“刚性”。这种特殊性,使其在吸引受众、服务受众中,产生了强大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又使其在新闻这个大家族中“旗帜”的地位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董琳 《活力》2014,(7):95-95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隐性采访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国内外在对隐性采访研究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新闻学的发展和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自律制度的完善,在新闻采访中隐性采访应用得越来越少,新闻学、法学、社会学和伦理道德学等领域的学者慢慢减少或淡化了对隐性采访的研究,同时,隐性采访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退出研究焦点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丁辉 《活力》2014,(6):132-132
对新闻记者来说,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为了获得最好的采访效果,采访者需要主动地去捕捉对方的心理动态,去引导被访者说出事实来达到采访效果。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如何把握受众心理呢?前期的采访准备,现场的临时发挥等对于采访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新闻监督无疑是一个发现社会问题和清除社会毒瘤的很重要的手段。随着不法行为的隐蔽性和警惕性越来越强,隐性采访以其独有的客观真实性逐渐在新闻采访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国家立法中,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法颁布,对于隐性采访还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鉴于此,从隐性采访在实体法、程序法的适用标准以及社会司法实践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更好地规范新闻采访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程世伟  付瑶 《活力》2012,(4):38-38
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隐而不露。所谓的隐性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特殊情况下为获取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公开采访方式的明显特征,即:不公开采访身份、不公开采访目的、不公开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佟明 《活力》2011,(12):279-279
在“新闻立台”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小电视台都在全力打造富有自己特色的新闻节目,锁定高端、关注民生等各类风格的新闻名专栏不断涌现,这种激烈竞争让新闻类节目的发展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但是节目的极大丰富一方面使普通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也给企业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相对于专业电视台庞大的浮动受众群体来说,企业电视台的受众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封闭的群体.如何锁定这个群体的注意力。实现有效传播。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同时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口。可以把握。  相似文献   

17.
白雪峰 《活力》2011,(3):143-143
新闻是受众认识社会的金钥匙,是广大群众与政府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媒体的立事之本,形象之本,强生之本,发展之本。没有新闻的媒体就不能称之为有影响力的媒体。而记者作为媒体里的一个细胞,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记者所采编的新闻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成为受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新闻采访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具有真实可信、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广泛被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所采用。但是,隐性采访在带来种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降低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采访;要有正确的出发点;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报道要适度、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王昀 《活力》2014,(13):46-46
隐性采访,也可称为秘密采访或者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近年来,隐性采访手段被新闻记者频繁运用。目前,在我国各种媒介平台上,隐性采访有过滥之嫌。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采访目标的特定情况下,隐性采访才被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丽华 《活力》2014,(22):50-50
新闻是电视的主体,质量是电视的生命。随着新闻媒介的不断增加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受众对新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让一篇新闻报道得到受众的喜爱,将好的新闻作品展现给受众,这就要求记者在每一次采访时都要做到深入的采访和细微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