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实现经济和人类环境持续发展、和谐共生.旅游业在发展中给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旅游产业生态化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旅游业中出现的“非生态化”问题,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发展顺应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国内由经济化政治向生态化政治转型发展的新诉求,也契合了当前国家政治话语的生态化建构模式。生态化政治新思维的治理模式某种程度上,为地方治理实践提供了全域性生态系统创新的制度基础和政策导向。特色小镇作为地方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系统创新工程,本质是重新培育和建构地方生态空间场域的探索过程。通过生态治理思维的指导,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振兴和政策机制的可持续主义框架为基本解释思路,建构包括生态系统要素、生态培育体系、生态治理维度、生态治理原则及生态治理政策的内容体系,能够完善和推进地方生态治理系统性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城市,它代表了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景观、生态卫生五个方面初步选取了具体指标,以构成相对完整的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了生态化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并以之来测度生态化水平.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长沙生态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绿色革命和城市生态化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指出 ,绿色生产消费是城市生态化的战略重点 ,是城市生态化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城市生态化是根本改变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城市棕色土地现象已经逐渐引起区域发展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经济生态化强调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是对棕色土地可持续性管理方式。本文试图引入产业生态学观点,在界定经济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过调动政府、企业、居民等参与生态企业、生态园区、生态城市建设积极性的作用机制,提出引入经济生态化思想棕色土地复兴的动力机制的基本思路,结合案例分析探索棕色土地再利用的实现途径。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目前经济生态化遇到障碍,从而引导棕色土地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6,(7):86-88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章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生态化发展进行了相关综述;探讨了当前新型城镇化生态绿色发展建设所面对的困境;并基于绿色营销的视角,从绿色研发与设计、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生态发展的对策来全面推进城镇化的生态化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11年西北五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协整检验、因果检验以及广义矩估计,来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来维持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长期均衡发展。从短期来看,城镇化和产业生态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显现;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是产业生态化的原因,城镇化每提升1个百分点,产业生态化水平就会提升1.29个百分点。最后提出了西北地区突破经济增长生态瓶颈约束,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在3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上加入"绿色化",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发展的格局。绿色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对于促进生态文一、坚持理念生态化坚持理念生态化是促进休闲农业绿色化发展的前提。第一,坚持理念生态化,就要突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框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生态交通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在全面分析交通系统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框架.在此框架中,初步选取了具体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的指标集,并提出了生态化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以此测度城市交通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设计创新驱动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生态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2017,(10):9-14
中小型制造企业有别于大型企业,其生态化发展的道路也有所差异。相较于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具有成本投入低、周期短等特点,更适合经营灵活、资本和研发能力有限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设计创新出发,以中小型制造企业为对象,梳理了当前企业生态设计创新的理念规划和实践方法,从生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了Norman提出的"本能—行为—反思"3个设计层面的内涵和表征,寻求一条"物—人—社会"逐步深化的设计创新维度,进而构建了系统化的企业生态设计理论框架,并对每一种维度下可行的具体设计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为中小型制造企业生态化发展提供系统化的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广西原产地品牌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探讨广西原产地品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特色产业、特色民族文化风情等原产地品牌,发展自己的品牌策略还处在初步意识阶段,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这一现状将会得到改善,广西发展原产地品牌产业生态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甘良河 《活力》2012,(14):87-88
生态化城镇的建设,它摒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化城镇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民法为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提供成熟的理论基础、制度渊源和分析工具,环境法为民法注入生态化的理念和发展动力,为民法指明了变革的方向.环境法与民法的互动与发展成为时代的必然.环境法是在对传统法理的反思与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型部门法,它以鲜明的生态观和生态本位的立法理念,掀起了法律发展进程中的生态化运动,也对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会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会计概念及内涵生态会计是会计学研究视野中继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后又一个新的会计学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会计概念的提出是环境会计的延伸和发展。界定生态会计概念是开展生态会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文章通过研究保定市县域产业结构演进进程中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试图找到保定市县域经济生态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可以为保定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生态化建设提供实践依据。一、从理论视角论证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将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结合,其实是遵循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规律。二者在农业、工业等方面有着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何爱平 《价值工程》2010,29(33):103-103
建设环保和生态化的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生态理念影响下的道路设计也应当符合一些生态化的设计原则。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利用景观的改造来实现对道路环境改善和提高,以此形成生态化道路服务于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以具有重要地理区位与战略地位的汉江流域为例,基于当前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突出矛盾的分析,深入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流域发展问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汉江流域解决当前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资源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汉江流域发展应通过促进流域产业生态化、形成消费生态化模式、实现流域内部协同、推动流域内外共生途径,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法律制度保障和生态安全监控三大支撑体系,从而有效推动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态价值会计是环境会计新的发展方向。它突破传统会计的局限,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这既是宏观政策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生态服务利益相关者对生态价值会计信息需要的途径。为更好地了解生态价值会计的内容,文章通过对与生态价值会计相关的环境会计、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等概念的辨析,构建了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的框架,包含生态价值会计的会计假设、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报告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对城市步行交通规划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步行交通出行在山地城市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在把握未来山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趋势基础上,结合山地城市生态化发展来分析其步行交通的特点,强调生态和谐的步行交通规划,将自然生态、人工生态、人文生态融为一体。通过进一步解析生态和谐的规划目标,结合重庆市步行交通体系规划研究案例,提出了山地步行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尝试构建山地步行环境与设施设计与管理的指引,从类型指引和细部设计指引两方面指导下阶段具体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0.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及提出背景;对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理论模式进行了辨析;探讨了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念,即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综合要素统筹理念、有限目标理念、城市开敞空间管制理念、科学指标体系理念;指出生态园林城市实现生态化的主导途径为城市结构生态化和城市功能生态化;提倡在继承、发展和保护的基础上规划生态园林城市的主体--生态园林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