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无疑对人才的素质素养、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2.
黄睿 《活力》2010,(8):110-11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已获得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被称为问题意识。而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以技能培养和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为最终目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培养及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应该作为重要教学目标。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问题意识成为创新思维形成的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孙桐霏 《活力》2006,(4):145-145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创设“问题”情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一节新课。如何导入是关键。“问题导入法”是教师们常用的方法,然而探究式学习创设的问题不仅要有较强的趣味性与诱导性,更重要的是能引入探究的契机。引入知识的生长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这一过程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教学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5.
马昧开 《活力》2005,(11):131-131
什么叫“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就是指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即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维习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虽然思维定式有助于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解决问题,但它无疑也表现出了思维的刻板性和惰性,妨碍了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也更要注意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学习知识和训练才能相结合的过程。它是以理论为纲要,实践教学为主体,问题驱动案例引导为手段,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探讨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政治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摘要:培养及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应该作为重要教学目标。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问题意识成为创新思维形成的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以"阿基米德原理"发现的过程为思维主线,利用科学思维将教学过程整合起来,其核心在于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注重教学层次的划分,重点在于怎样运用科学思维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立足所学,从实际背景和问题出发,创设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出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且探讨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问题研究意识是学生发挥其数学思维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研究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研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途径很多,而对培养学生问题研究意识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全新的角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促进学生问题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12.
廉春雨 《价值工程》2011,30(27):218-218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教师权威定势、书本定势和从众定势,导致学生严重缺乏问题意识,制约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良好个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建军 《活力》2005,(5):288-28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知识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智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切具有创新性质的思维过程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中学历史课中,表现为学生对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浓厚兴趣,对独立思维有快慰感,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心情舒畅的满足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自觉地在历史园地中拓垦。本文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楚绪刚 《活力》2006,(4):151-151
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中首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历史教学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创造意识的渗透,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创造人格与人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富于创造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方式,探索新方法。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何雁翔 《价值工程》2010,29(6):118-119
在初中语文的实践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并使课堂提问失去其应产生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明确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到当前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教学中采取策略性的提问,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易际酒 《活力》2009,(25):136-136
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正确、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全面了解学生,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悉心观察、关注学生活动,采用合理有效地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范书同 《活力》2006,(2):108-108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生理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心理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用“强迫性”的教育对待学生,虽然上课秩序井然,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要改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所产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落后的教学方法,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切实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到首要的位置上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深层动机,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为主要目标,适应时代和改革的需要。其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求异思维,以及教学过程中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