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首次宣布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及其对股权激励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终极所有者控制的现象,终极所有者的现金流权与股权激励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与股权激励绩效显著负相关,当终极所有者为国有身份时,公司取得的股权激励绩效更好,验证了国有终极所有者的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 国有资产中介性经营组织是兼有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和国有资产经营者双重身份的国有资产产权运营主体,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联结政府与企业的中介性资产经营管理机构。其实质在于经授权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通过营运国有资本、管理国有股权,在使国有资产得到合理配置的前提下获取国有资产营运的高效益。正确认识这类组织的地位与职能,并积极探索与发展其多种运作模式,是搞好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的管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目标定位和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内容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审计监督。面对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企业产权结构多样化。除国有股权以外,还有集体股权,私有股权或境外投资者的股权,作为审计部门如何对此加强审计监督呢?我谈点个人看法。股份制企业中的所有者大部分是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以外的投资者,其中绝大部分是社会集团和社会群众。根据这个特点,在股票市场上市的股份公司必须严格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由独立的审计人员按照公认审计准则审查并作出审计结论以后,才能  相似文献   

5.
如何理解中国的资本市场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起点是从公有制开始,最初的目的是给国有企业融资,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支持国有企业上市,而国有上市公司70%的股权不能流通、不能转让,产权是国有,政府还在管理资本市场.因此,国有上市公司还是按传统的国有企业方式运作,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因产权结构得不到有效改变而无法真正发生变化,公司的董事长还是由政府任命,政府对资本市场控制的色彩比较浓厚.国有股不流通,造成国有股独大,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就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存在,运营资本的人都不是所有者,亏损也不在乎,经营者的目的在于争取控制权,而不在乎收益多少;收益下降了,股东也没有办去改变,企业的产权约束仍然是软的,对国有公司的处罚难奏效.  相似文献   

6.
黎玉 《活力》2013,(18):61-61
所谓国有股权转让,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持有国有资产的企业依法将国有股权转移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按照国家规定无偿划转国有资产的除外。国有股权转让的主体包括:  相似文献   

7.
李红梅 《四川会计》2003,(11):19-20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应先了解会计造假的背景,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杜绝造假,以适应加入WTO新形式的客观要求。一、会计造假的背景1.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是会计造假的温床。一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后,由于真正市场意义上的产权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问题依然存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国有产权代表虽然通过一定的方式被明确为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履行资产所有者职能,但他们只是国有产权代表外在形式上的更替,各类国有产权背后仍然缺少所有者的真正严格监督和硬性约束,国有资产所有者在实质上依然“虚…  相似文献   

8.
李丹 《财会通讯》2021,(1):25-28
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机构所有者持股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负相关,机构持股能很好地降低股权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并且该调节效应主要是稳定型机构所有者主导.  相似文献   

9.
高晓林 《会计之友》2006,(11):84-85
会计委派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工作的一种制度.全国的会计委派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所称的会计委派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委派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一种形式.笔者以为,赞成论者和反对论者都既有合理的方面,也有失之公正之处.需要从理性的角度进行认真地反思.  相似文献   

10.
股权性质是股权结构的主要维度之一,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股权性质的研究在中国就具体化为对国有股权优劣的争论。实际上,国有股权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关于国有股权对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的影响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分歧,在经验研究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原因在于既有的文献主要关注了国有股权对于公司会计绩效的影响,而忽视了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更加全面地考察国有股权在转轨国家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多边契约,是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结果.缔约主体的专用性投资要有相应的财务收益作为回报,而企业绩效评价应该是考核企业财务履约的情况.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指标,并按终极产权观点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类,实证研究了2004年-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履约的情况.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财务履约存在类别差异,国资部门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和私有产权上市公司的财务履约表现要好于其他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履约表现.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所有权在投资经营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国家作为所有者主体需要采取一定形式,来保证和实现所有者对各级经营管理国有资产者的设立、管理、激励和约束。目前,我国建立三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管理、监督  相似文献   

13.
张志凤 《会计之友》2008,(21):18-20
本文主要探讨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调整和抵销问题,具体包括:时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分析了国有股权与国有股权转让,认为国有股权持有一国家这一特殊财产主体身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使国有股权转让比一般的商业资本股权转让具有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和障碍。因此,“净资产底线”的转让价格与“协议转让”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为此,建立一个规范的运行机制比研究制定繁杂的实施细则可能效果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5.
面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崛起和入世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日益紧迫.本文认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思路应该是建立股权分散、国家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模式选择上,应采取整体上市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一、股权激励概述 (一)股权激励的含义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将本公司发行的股票或其他股权性权益授予公司高管人员,以产权为约束,激励高管人员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勤勉工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进而改善公司治理并推动公司长远发展。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国有股权管理工作的职能划分   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地方股东单位的国有股权管理事宜一般由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下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以下简称“国资”)部门审核批准;国务院有关部门或中央管理企业(以下简称“中央单位”)的国有股权管理事宜由财政部审核批准。但发行外资股( B股、 H股等),国有股变现筹资,以及地方股东单位的国家股权、发起人国有法人股权发生转让、划转、质押担保等变动(或者或有变动)的有关国有股权管理事宜,须报财政部审核批准。 具体职能划分如下:   (一)省级财政(   地方…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一大障碍.民营企业中的非控股国有股权代表着与政府天然的联系,国有股权有一定的声誉机制作用,发挥了传递企业获得政府支持以及企业实力信号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本文探讨了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7、独资公司指按公司制要求组建的、投资主体单一的公司。8、国有股权与国家控股国有股权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权。当国有股在某一公司所有股本结构中占据最主要的比重时,则称国家控股。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包括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等几种形式。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全国和整个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20.
股权激励是两权分离条件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和核心人才长期激励问题的需要.由于股权激励实践中存在条件过宽、业绩考核不严、预期收益失控等问题,使我国的股权激励潜藏着较大风险.风险的积聚和集中释放会严重冲击我国企业长期激励机制的建设,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股权激励风险的主要根源在于所有者缺位、公司治理失衡、证券市场失效、制度不完善.识别并控制股权激励风险,实现股权激励目的,是我国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