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8):51-53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结合十八大报告,介绍了新型城城镇化的内涵,分析了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实证结果。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其后依次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1、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我国的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一部分属于贫困地区.同全国水平相比,西部多数省区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特别是农村居民家庭的年人均纯收入更是低于全国水平.从200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看,西北西南10省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没有一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7000万人左右,大量的人口滞留在农村,使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生产规模经营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1980~201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与人均消费支出增量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消费波动有39.3%来自于收入波动的影响,说明陕西省农村居民短期收入预算对消费约束较大,因此保持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是打开陕西省农村消费市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民消费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以采取措施提高消费水平,对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久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人均纯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以全国1985—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定量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相关关系。利用陕西省1980-2009年数据对陕西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支持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均有大幅度提升。30多年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10元,提高了约63倍;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提高了约52倍。总的  相似文献   

7.
《辽宁经济统计》2005,(10):40-4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提供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去年以来,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出现了积极变化。200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2936元,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实际增长7.3%.不仅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还比同期纯收入增速快0.5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增速快0.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6.6%。  相似文献   

8.
各地区金融市场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章从空间分析的角度考察影响中国各地区(包括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实证分析各地区金融市场化进程对减少贫困和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这种影响是存在空间效应的.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需要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来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为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居民收入分配差异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关心的一个话题,文章使用浙江省2000~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按人均纯收入等级分组的收入数据对浙江省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及收入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浙江省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这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看来已经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夏立华 《活力》2012,(2):5-5,9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开局起步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3.
一、农产品价格意义 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来自家庭经营收入为1.746元,占59.5%,12005年东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02.74元,而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074.53元,占66.80%2,可见农产品(农业、牧业、渔业、林业产品)收入构成了农村居民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14.
夏立华 《活力》2012,(1):5-5,9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开局起步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收入、人口、投资与居民消费模型的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总量模型和增长速度模型的对比方法,利用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人均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与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制约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问题有很多,但从社会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是制约实现和谐社会的瓶颈.据统计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10元;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收入差距约为4∶1,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与优惠,实际差距约为5~6∶1多.  相似文献   

17.
王欣 《企业导报》2011,(20):136-137
本文立足于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时期,收集了2001~2009年河北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分项数据以及人均纯收入的数据,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和趋势外推法研究了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活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偏移,预测结果显示这种偏移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199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医疗保健费用支出的实证研究,以及在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并提出改善医疗保健供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收入按来源结构可以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直辖以来重庆市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收入来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农民日常经营活动的改变,对农村居民纯收入有重要影响。收入来源结构变化的趋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这些原因,并提出合理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说     
《中国就业》2013,(4):17-17
900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与2012年等同。过去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