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提供相关、可靠的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本文从无形资产的定义,初始计量等方面对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为深入理解和应用新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不完整。现行的会计准则除了要求披露研究与开发的有关信息外,对人力资源、市场资产、组织设计等无形资产一概不予披露。对于无形资产在计量上的困难并不能成为不披露无形资产相关信息的理由,信息使用者已经不满足无形资产披露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一些规定相对来说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所有需求。本文从无形资产的定义出发,对无形资产的确认项目范围、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以及无形资产的披露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新准则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供相关、可靠的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本文从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对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认为新准则的重要方面发生的变革体现了国际趋同,以说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及其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一、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报告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形式不完善。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信息披露规定最全面的是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新准则在无形资产披露方面更明确地规定了应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有关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值准备累计金额、累计摊销额、使用寿命、摊销方法等各项信息,这更能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真实情况,更好地满足了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无形资产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供相关、可靠的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本文从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对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认为新准则的重要方面发生的变革体现了国际趋同,以说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及其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无形资产的正确计量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无形资产信息,采用历史成本及公允价值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各有利弊。本文从财务会计目标的发展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应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这两种计量属性并用。  相似文献   

8.
无形资产内部审计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无形资产项目审计无形资产项目审计主要是对已经入帐的无形资产进行识别,判断是不是无形资产,是哪一项无形资产。长期以来,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很不规范,主要表现为:(1)无形资产项目名称不规范。企业随意按自家意愿命名无形资产明细项目,如车牌使用权、车辆牌照、出租车号牌使用权,本属特许权下的同一项目,但提法各异,给报表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2)无形资产项目与递延借项(包括待摊费用和递延费用)相混淆。审计当中,常常发现企业将递延…  相似文献   

9.
企业外包策略中的成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已不仅停留于有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也已经成为左右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使用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无形资产项目,渴望了解其真实情况.本文通过统计2002年和2003年深圳、上海两家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可以依法转让给其他单位。企业无形资产的转让分为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转让两种。所有权是指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无形资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使用权是使用者按照无形资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本文对企业无形资产转让的两种方式应采取的不同会计核算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一)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的核算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是将对该项无形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全部让渡给受让方,转让后出让方不再拥有该项无形资产。其帐务处理可分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11.
1998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第36条对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有如下之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及其他财产权利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纪,如何合理的对企业自创无形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已经成为有关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例举了国外一些会计准则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规定,比较分析了我国新旧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方面的不同,同时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自创无形资产确认、计量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使自创无形资产更真实合理的反映在账面上,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和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的信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无形资产是指高校所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为高校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其他财产权利等。无形资产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无形性,即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二是效益性,既无形资产可以在较长时期为使用者提供效益;三是不确定性,即无形资产所提供的经济效益、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四是垄断性,即无形资产仅与特定主体有关,在法律、契约、制度的保护下禁止他人无偿使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无形资产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四章第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文主要针对内部发生的无形资产交易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者其他资产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抵销处理问题进行探讨,以使合并报表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集团会计报表的相关使用者提供该企业集团相关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样更有利于这些报表相关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15.
无形资产信息是投资者评价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关键,会计报表使用者非常关注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情况。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披露意愿不强、披露范围不足、披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局限性等。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扩大披露范围、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环境与加强外部监督等,使其更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的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明确了企业如何进行无形资产会计确认、计量、处置和报告,从而更完整地、公允地、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进而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等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评估和决策需要。文章通过对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中主要变化的解读,对会计准则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旧会计准则下关于无形资产确认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供相关、可靠的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本文仅从无形资产的确认入手,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认为新准则相比旧准则在一些重要方面发生了变革,体现了国际趋同,也给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给会计实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本文还针对无形资产确认的会计准则仍需完善的地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誉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研究商誉会计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中涉及的会计职业判断问题,并列举软件行业上市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中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同运用,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提高识别能力,增强会计信息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张永  韩光强 《企业经济》2003,(6):139-140
无形资产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主要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它是为其所有者和合法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特权或优势的固定资产。它内容广泛,按国际通行观点,一般包括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特许权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内容和价值是不断发展、充实、完善的。在19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还笼统的把各种无形资产称为商誉,后来细分为商标权、专利权、技术秘密、特许权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计算机软件,域名成为新兴的,重要无形资产。即使在一个企业里,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是逐渐显露的。当企业净收益大于零但并不十分充裕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