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两大类.而内部财务控制占据主导地位。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确保企业内部机构及其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其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降低企业社会责任风险;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环境,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效率。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包括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融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会,然而企业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权利,使各个部门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协调和控制好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关系。但就目前来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内部控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必须与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善治目标的有效手段,两者具备协同与整合的现实基础。面对复杂的企业治理环境,应正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包容关系,通过构建价值增值型、风险导向型审计体系,促使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治理全过程相融合,进而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助力企业治理现代化建设。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与整合的困境、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和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立足我国实际、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以及企业内部治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及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管理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二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三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标准。根据控制目标,建立健全一整套覆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内部各个经济环节有效牵制,形成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全面提高企业内部的控制能力与管理水平,杜绝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必须在董事会下组织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要工作是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并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行以及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概况,协调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和其他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被认为是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要素,它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是内部控制其他四个构成要素的基础.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整体有效性可能会差强人意,甚至会失效.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看,企业要想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构建好有利于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内部环境是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满红 《企业研究》2012,(19):70-71
2008年,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其合理借鉴了美国COSO报告等国外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制定了明确标准,整体架构主要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项要素构成。本文将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入手分析内部控制的内涵,进而对下一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问题摆在每个企业面前,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活动,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持续、有效经营。是否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文拟对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构建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有:构建健全、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按照相互制约原理,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相关人员思想认识,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强化内控制度的检查考核,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如何设计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介绍,论述了企业建立内控的步骤,同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蒋冰丛 《中外企业家》2013,(11):160-161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国绝大多数通信企业将作为首批实施单位,开展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对外披露企业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且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这项措施既有利于通信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对通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通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企业信息化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与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两个主要的子系统,研究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对企业信息化与内部控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企业信息化影响了内部控制各要素,而内部控制亦反作用于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燕静 《企业研究》2011,(12):27-28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如何设计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介绍,论述了企业建立内控的步骤,同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解析与实施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多年来我国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犹如一纸空文,所以类似中航油、蓝田股份、伊利等内部控制失败案才会一再上演。虽然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已经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但仅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很多企业在执行时还是存在一些困惑。所幸的是,今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终于破茧而出,连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套适合企业实际情况、整合了国际先进经验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企业在内控建设方面从此变得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了。有鉴于此,我刊将为读者提供一组内部控制文章,一方面让企业认清目前上市公司、中型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功企业是如何完善内控的;另一方面对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进行解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规避企业管理风险、保障企业依法经营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只有正确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才能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检查和监督上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研究对策,保证内部控制审计为企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内部控制,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针对如何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建议及实施方案,期望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