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2001~2007年期间亚洲新兴市场银行并购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并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股东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并购事件对于并购对象的股东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收购银行的股东价值没有显著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对并购对象和收购银行整体的股东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于并购对象的股东价值而言,相对盈利能力、溢价水平、跨国并购具有正面影响,而相对资产规模、相对经营风险以及收购方的并购频率具有负面影响;对于收购银行的股东价值而言,相对资产规模、相对成本效率、溢价水平、股份比例具有正面影响,而并购频率具有负面影响。总体来看,相对资产规模和溢价水平对于并购双方整体的股东价值具有正面影响,而并购频率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主要是前沿效率法,而前沿效率方法有分为非参数和参数分析法。本文采用非参数分析法中的DEA模型,在3类银行中各取一家银行作为代表,以其3年的数据做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0年我国发生并购制造业公司的前后四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并购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当年规模效率上升,技术进步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小于并购前一年;并购后两年规模效率逐步下降,技术进步却处于先提升后下降状态,但全要素生产率仍是下降趋势。最后本文基于行业并购类型、并购相对规模、是否涉及关联交易等方面探讨其与并购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技术并购中的目标企业评价进行研究。在技术并购的基本理论原则下,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了技术并购目标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借助专家打分,获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完成了技术并购中目标企业评价模型的构建。最后运用企业技术并购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目标企业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助于企业分析判断技术并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二市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模糊数学和专家调查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公司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为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公司选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促进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09年间11家上市零售企业的并购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定量研究我国上市零售企业并购的技术效率变化,并测度影响技术效率的内外部因素干中学、运营规模、所有制类型(结构)、股权结构、信贷预算约束、行业竞争、区域因素等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总体上导致样本企业技术效率下降,但与非国有控股样本企业相比,国有控股上市零售企业进行并购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效率;股权结构、信贷预算约束与行业集中是我国上市零售企业技术效率改进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假设竞争的并购企业之间、成功的并购者和目标企业之间关于并购成败的信息不完美,管理者自大,利用实物期权博弈论方法,研究生产函数为Cobb-Douglas函数情形企业并购的时机和条件。研究表明,目标企业本身的规模经济参数越高、所在产业价格的增长性越高、波动性越小、并购的协同效应越高、并购的沉没成本越低,以及剥离期权的价值越大,则并购发生的时间越早,反之亦然。目标企业本身的规模经济参数越高、所在产业价格的增长率和波动性越高、目标企业与并购者相对规模越小、并购的协同效应越高,则目标企业的保证金越高。模型可用于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定价。  相似文献   

8.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金融支持效率,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了广东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研究发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不高,大部分企业处于综合效率无效状态,但发展呈整体上升趋势。文章最后对提高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包括提升银行金融支持服务、提高产业创新水平和鼓励企业进行并购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DF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银行效率是评价银行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采用效率分析的前沿技术——自由分布方法(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DFA)对我国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2002年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效率较低,上市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效率较高,中国银行在国有银行中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现状,归纳出银行海外并购的特点,进而以具有代表性的工商银行2006~2011年间发生的一系列并购事件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并购与业绩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工商银行的海外并购交易和利息差二者与业绩增长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海外并购交易对业绩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利息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标:分析市场竞争度、非利息业务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使用了SFA和动态面板GMM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度与银行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负相关,非利息业务与利润效率正相关,对成本效率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业务与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正相关,交易性业务与成本效率负相关;对于地方性银行,交易性业务与利润效率正相关,其余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竞争度的提升,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更趋向于负面。研究创新:研究分类非利息业务对各类银行效率的不同影响,考察了随着市场竞争度的变化,这种影响有何改变。研究价值:为监管者和商业银行在决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模糊数学和专家调查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公司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为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公司选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促进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熵方法和随机前沿法精确测度银行多元化和X-效率,建立银行效率与其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以分析1996~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多元经历了逐步深化、快速下滑和低水平震荡三阶段,其对银行X-效率有显著地正向影响,一定程度支持“多元溢价”的观点;多元化程度下降是造成银行利润效率快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深化多元化程度是提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最为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超效率"(super-Efficiency)模型建立起一个新的并购绩效评价模型——差量评价模型,主要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并购绩效进行新角度的全面评价,并得出结论:并购并不会给公司带来快速的增长效率,而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及以后的发展模式中渐渐成长;在不同的并购方式中,股权转让并没有给公司的并购绩效带来最可观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跨国银行在华并购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跨国并购与跨国银行在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一样,属于跨国银行直接投资方式的一种。它是指一家商业银行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外国银行的一定比例甚至全部股份或资产收买下来,从而对其经营管理实施部分或全部控制。银行跨国并购可以由发起收购的银行直接向国外目标银行投资,也可以通过在外国的子公司、分行进行并购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并购迅速发展,成为服务业乃至所有跨国并购中的领先行业,特别是2000年以来,银行跨国并购更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浅析银行并购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银行业并购发展迅猛,金融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整合。银行并购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经营抉择,缺乏战略准备或决策失当都会造成并购失败,造成金融动荡,本文综合分析了银行并购风险、阐述了对并购风险的控制,并指出我国银行应对银行并购重组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率是我国目前资本运营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资本组合理论对公司并购中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资本组合、组合风险以及组合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两公司合并的收益率分析以及换股比率和持股比例的优化研究成果,对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模型构建 (一)国内外对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银行业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Berger和Mester(1997)对银行资产规模、组织形式、市场集中度、资本化程度等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做了研究.Young等(1998)研究了美国银行业1984-1993年的技术进步、效率及生产率变化,认为银行规模、集中度、资产、不良贷款率、人均营业费用,股权结构等显著影响美国银行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国内银行业效率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目前国内在银行效率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前沿分析方法,总结近年来银行效率的研究结论,并对两类前沿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同时还对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产权交易活动。本文以并购和被并购方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企业并购博弈模型,分析了双方的博弈过程,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