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企业管理》2010,(6):12-12
美国里奇蒙德联储主席莱克近日表示,疲软的楼市和失业率持续高企的问题不会抹杀美国经济当前的温和复苏态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以此来提升国家在世界的地位,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首先看到的就是其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体的复苏,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经济体复苏缓慢、失业率也相当高,而我国抓住经济主要矛盾,使宏观调控得以顺利,经济发展平稳。此文将浅析发达国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眼下,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走出严冬的企业似乎可以释然了,可以松口气了。但冷静一想,好象并不全是这样。且看,欧洲经济还动荡不定,美国失业率在高位徘徊,更有金  相似文献   

4.
成思危 《英才》2011,(1):72
要继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否则改革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与原先普遍的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可以恢复——差不多,目前金融危机主体已经过去。但是,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当前的世界经济还有它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首要因素是,美欧日经济的复苏还不稳定。从美国来看,其房屋和汽车销售还比较疲劳;失业率居高不下——在9%以上;金融系统也没能从  相似文献   

5.
全球复苏加快 政策调整谨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经济恢复经济回暖。在2011年四个季度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1.3%、1.8%和3%。也就是说,从2011年第二季度起,美国经济逐季回升。根据美联储6月份的最新预测,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9%-2.4%;失业率为8%-8.2%;通胀率为1.2%-1.7%。尽管在这一组预测,一些数据略差于美联储4月份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总会计师》2015,(9):12-12
9月18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例会结束后发表声明称:鉴于目前全球经济普遍疲软,暂不加息,维持关键利率在0—0.25%不变。 此前,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态势逐渐稳固,失业率下降到5.1%的充分就业水平,外界预期美联储会于9月份启动加息。但美联储最终选择按“息”不动,其在声明中称,美国经济温和扩张、就业稳固增长、失业率继续下降。然而,近期全球经济和金融局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活动,给短期通胀带来下行压力。目前全球经济普遍疲弱、跨国贸易增长放缓、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低位,一些新兴和前沿经济体1:1:;2013年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时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目前正在复苏。经历了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22%之后,2010年实现了39%的增速,但是复苏的根基尚不牢固,发达国家高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通胀压力加大等多重不确定性,对经济造成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8.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0,(12):7-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1月5日表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于美国国内而言可能是一种优化选择,但从其全球角色来说则不一定是优化选择,也许还会产生其他副作用。从关联储职能定位来说,它是对美国经济负责,即对创造美国的就业和保持关国本土低通货膨胀率负责。因此,如果美国经济复苏较弱及失业率较高,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接近零的情况下采用数量宽松型政策是有其背景的。  相似文献   

9.
李连仲 《经济界》2000,(3):76-81
美国经济从1990年10月进入衰退,1991年3月走出谷底,转入复苏,进入持续发展时期,出现了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状况。到2000年1月,已持续扩张105个月(60年代曾持续扩张106个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是目前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从当前实际运行情况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已经放慢,如果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因素继续增加,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哪些影响,是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经济增长中潜伏着危机因素9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军事技术转民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季铸 《英才》2003,(4):18-18
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接近3%,似乎已经接近复苏的水平。但是,目前的美国经济还没有完全从阴影中解脱出来。以  相似文献   

11.
眼下,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走出“严冬”的企业似乎可以释然了,可以松口气了。但冷静一想,好象并不全是这样。且看,欧洲经济还动荡不定,美国失业率在高位徘徊,更有金融大鳄问题频出,即使是走在世界经济复苏前列的中国,也不是柳暗花明了。其实,就算没有这场金融危机,企业也别想舒舒服服地赚钱。竞争对手的挑战、技术进步的挑战、市场需求的挑战等,还会轮番袭来,令你防不胜防,稍有闪失便会让你伤筋动骨。  相似文献   

12.
影像     
《英才》2012,(10):24
QE3来了9月1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强势的经济刺激计划(QE3),每个月将为经济注入400亿美元资金,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呈现较大复苏。该决定将备受争议的债券购买项目直接与经济状况挂钩,在压低美国高失业率上迈出了空前的一步。美国股市应声上涨,投资者对高通胀的预期推动金价触及6个月高位。  相似文献   

13.
郑良芳 《数据》2005,(1):18-19
2004年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出现了高增长.据世界银行于2004年11月16日的一份报告预测,2004年全球GDP比上年增幅达4%,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美国、日本各增幅达4.3%,比上年高1.3个和1.8个百分点.美国尽管经历了就业增长低迷、双赤字,以及能源价格急剧上涨等多重影响,但经济增长仍强劲,目前通货膨胀率已达3.4%,美储联已连续5次升息,将基准利率从1.0%上调到2.25%,以预防通胀威胁.2004年日本经济发展经历了先喜后忧,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6.3%、1.1%,三季度由于外需不振影响经济只增长0.3%,有的预计全年经济只能增长3%.欧元区经济预计增幅为1.8%,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与美国、日本经济相比较,欧洲经济增势相形见绌,除了传统的高福利政策带来的财政支出过大、高失业率等问题外,面临油价上涨和欧元强劲升值的新难题,油价上涨对欧洲国家经济打击要远大于美国.发展中国家经济预计增幅达6.1%,创30年来最高水平.而东亚经济在中国牵引下增长率可能达到7.6%,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出口的迅速增加和内需的持续强劲.  相似文献   

14.
人脉     
香港失业率降至7%创26个月以来新低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6月17日发表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显示,3月至5月香港的失业率从2月至4月的7.1%下降至7%,创26个月以来的新低,整体就业人数则达327万人,为16个月以来的新高。 失业率下降,主要是受惠于经济复苏及个人游对旅游业和零售业的带动。现在,劳工处每个工作日仍收到近1000个来自私人机构的空缺。 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 “随着经济改善,预测失业率可持续改善,但劳工市场未来仍会有波动。”他又表示,香港的经济前景未来仍会受到美国息口、油价、中国宏观调控等外围因素影响。新一批毕业生即将投入市场,会对就业构成压力,对政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但对失业问题逐步获改善感到乐观。  相似文献   

15.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6月19日宣布,将维持现有的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进一步刺激就业增长和经济复苏,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当天则表示,美联储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减少资产购买计划规模,并在明年年中结束QE3。美联储当天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表示,目前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劳动力市场呈现改善迹象,但失业率依然高企,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走强,但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6.
德国模式     
德国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从来都有自己的哲学。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世界性的严重衰退。2009年更是出现了50年来第一次全球经济的负增长,包括欧盟在内的大经济体都衰退严重,德国增长为负4.7%,俄罗斯甚至增长为负10.9%。此轮危机中,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出现了失业率增长,如美国,2010年失业率达到9.8%。在工业化国家中,唯有德国的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企业》2012,(5):44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称:国际经济形势不是特别乐观。美国失业率仍然在8%以上,债务问题没有解决。欧洲(经济恶化)都是暂缓,机制还没有建立,因此,显然今年增长率都不会太高。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能否从“大稳定”平稳走向持续复苏,取决于各国政府如何应对种种差异化的挑战。值得期待的是,更强势的人民币将加快中国经济重归平衡,同时减少对其它新兴市场的压力。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在全球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失业率较高的严重问题。这不禁引起人们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思考,经济增长是否与就业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率的提高?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早有定论。其中奥肯定律是有关实际产出与失业率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经验定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走向第六个年头,有关美国经济是否在后次贷危机时代走向复苏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热点话题。文章从联邦债务相关的因素入手,以不同的债务相关因素与处理债务问题的手段为切入点分析近两三年来美国主要经济数据的变化,进而分析经济复苏的态势与情况,着重观察不同处理债务的政策对于美国实体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得出美国经济复苏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