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城中村”改造及综合开发的认识定位 1.“城中村”改造及综合开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城中村”涉及的关系、长期积累的问题错综复杂,其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多种根本性转变:村民变为城市居民,村民意识转变为市民意识,村民委员会变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转变为股份制经济,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农村保障变为城市社会保障,“城中村”转变为城市社区等,这都决定了“城中村”改造及开发的难度大。  相似文献   

2.
对"城中村"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普遍问题,改造“城中村”对各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城中村”带来的问题、改造的难点和解决途径,对“城中村”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工作对全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一直是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热点”,而山东省滕州市的“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更为突出。从2003年山东省滕州市就对“城中村”实施了合理有效的综合改造,并对十里铺一村、十里铺二村、张场和刘屯四个村庄进行了“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新建了善国苑居民小区,目前试点工作十分成功。  相似文献   

4.
博弈·和谐·共赢--"城中村"改造经验借鉴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全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着重针对“成熟型城中村”,通过剖析我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借鉴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城中村”改造实践经验,从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和谐关系角度出发,探究力求多方和谐与共赢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指出“城中村”改造应多方协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引导措施,力求达到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民、人与社会、自然等的和谐与共赢,为我国“城中村”改造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35号文批转了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房地局,上海市规划局“关于本市实施农村集体征地留用地制度的暂行意见”。文件规定从2005年起,以村为单位,在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可以留下5%-10%的土地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村级经济。  相似文献   

6.
实施"城中村"改造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是在城市建成区内,仍以农村建制的行政村,也称“都市村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都市村庄”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凸显出许多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城市开始了“城中村”改造,即将村民变为城市居民,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到个人而转为股份制企业资产,  相似文献   

7.
一、“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长葛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规划区以内的村庄数量很多,“城中村”规模急速膨胀。随着“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其规划、建设、管理也成了长葛市城市建设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许多尖锐的矛盾日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改造中常见的安置补偿方式产权置换、货币补偿等,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给予较多补偿,但在长期稳定地保障失地村民生产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弊端。为此,一些城市开始探索新的安置补偿方式——为村集体保留产业用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为深入研究这种安置方式实施情况,本文在对多个城市保留产业用地政策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武汉市为例,对烽火村和白桥村保留产业用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调研。分析后发现,武汉市保留产业用地政策在留地比例、供地方式、用地选址落实和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需要多管齐下完善这一政策。相关政策启示包括: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及配套法律法规、有选择性地推行保留产业用地政策和调整留用地收益分配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在主城区内环线“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责任,将“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审批、土地储备纳入行政办公“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据统计,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审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8宗,涉及地块11个,土地面积200公顷;办理土地储备1宗,涉及地块4个,土地面积73公顷;3个试点区的改造项目征地拆迁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集体经济由于企业财产权属不明,所有权主体错位以及具有严重的排外性和封闭性等严重的体制弊端,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融资功能,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我国现行城中村集体经济的改造主要采取合作社制和股份合作制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带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签,存在严重的缺陷。现代公司制模式能够彻底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将企业转化成资本开放的社会性企业,让企业彻底回归市场。公司制模式是实现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罗丹 《民营科技》2008,(3):75-7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通过征用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提升,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一个又一个城中村的形成,不仅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产生了倍受关注的“失地农民问题”。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征地制度及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现状,揭示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并通过对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和国内现有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各种尝试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具体内容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广州城中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政府将全力推进“城中村”整治改造,5年内全面改造一批“城中村”,10年内基本完成全市138条登记在册的“城中村”整治改造。  相似文献   

13.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被征地村民问题是社会前进、经济发展正常现象,对“城中村”改造被征地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的。因此.应该客观地反映“城中村”改造被征地村民存在的问题,从党和国家及城市政府主导的方面,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被征地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日照市“城中村”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张文 《上海房地》2008,(6):51-53
“城中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独特现象,“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一直是城市规划的“热点”、旧城改造的“难点”和城市建设的“重点”。解决好”城中村”改造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失地农民增收的长效保障机制,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本市于2005年6月22日以市政府名义批转了《关于本市实施农村集体征地留用地制度的暂行意见》。这是本市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体现,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行动,也是正确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对完善本市“征地留用地”制度谈一些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改造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及防止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本质是利益问题,实质上是与城中村改造相关的利益各方利益调整的过程。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城中村改造基本都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但由于政府的失灵,往往也会产生很多弊端。但大多数学者仍认为政府应该在改造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问题是政府应该在城中村改造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或者说市场的边界又在哪里。本文初步明确了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干预的重点和市场的边界,阐明了城中村改造的总体思路,最后提出了防止城中村改造失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江北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区征地办按照“314”总体部署和区十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坚持开拓开放,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国土资源管理,积极推进土地征用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拆迁等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二元土地制度造成了土地收益的双向性,从而导致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和村民两个改造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关系,而协调好两者的利益关系,减小村民带来的改造阻力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所在。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的两个主体及其利益关系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只有解决好政府和村民间的矛盾利益关系,才能使“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中村”问题已经从东部发达城市向内陆及西部后发展城市蔓延,“城中村”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以西部后发展城市的“城中村”问题为研究视角,探讨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改造的必要性及困境,并提出改造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中村改造的准廉租房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利用城中村改造推进廉租房建设 当前,城中村改造是关系民生、城市化发展的一大难点问题,城中村改造难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大量违章建筑以及由此产生的“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与发展,并引发了一些社会及治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要实现国务院“24号文”提出的“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要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逐步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