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西欧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历史城市景观的内涵,分析介绍了英国城市内战略性眺望景观的保护、法国眺望景观的纺锤形控制、奥地利保护历史城市景观的地区详细规划等欧洲国家在保护管理历史城市景观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并对比我国历史城市景观的现状,提出具有启示意义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城市历史景观"层积性"保护思想,以对不同类型历史城镇时空演进过程的分析为线索,从城镇初生、发展、成熟、衰退、再生的各阶段周期中总结、提炼城镇历史景观特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时空对象整体关联、特征要素重点控制、功能单元有机更新、景观变化影响评价的城镇历史景观层积管理方法,以应对快速城镇化阶段传统城乡历史环境保护方法发展适应性不足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3.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概念,旨在面对愈加严重的开发建设压力,为城市遗产保护和管理寻求更加动态、多样的指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对浙北地区以运河聚落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内涵解析和整体性保护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提出超越"历史中心"的"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对于当前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发展过程中整体性缺失的弊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解析城市历史景观的整体性内涵,梳理相得益彰的方法手段,提出"得脉"——整体关联时空对象,厘清层积发展规律,"乘气"——整体包容综合价值,平衡保护发展矛盾,"识意"——整体协同设计思维,营造集体记忆场所,探索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性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历史城镇景观在城市扩张和更新运动过程中面临着急剧衰落的局面,而历史保护和规划在编制、论证和出台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研究和评估,并未有效地控制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和发展。英国康泽恩学派的城镇景观管理方法建立在"层级区域"和"形态框架"等概念为主的形态理论基础上,可以解析平面单元和建筑类型的动态历史发展特征,掌握历史景观分层理解下的城镇形态特征,在历史城镇研究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建立形态研究与历史城镇景观保护之间的联系,通过"景观区域"和"形态基因"等因素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城镇景观管理方式和保护强度,提出保护更新策略和形态控制手段。历史城镇的保护规划应该采用基于形态类型的景观分区管控理念,在具体的管控过程中遵从城市形态要素的保护次序,延续原有的历史风貌和肌理,最终形成渐进式的历史景观更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及方法为历史城市保护领域带来研究范式转变的同时,其开放的概念化以及对于变化所持的接纳态度也造成了认知层面上的困扰。在剖析概念内涵和揭示其交互本质的基础上,构建同时叠加社会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三元辩证关系,提出多维交互的认知模式。基于此模式,探讨保护对象的动态完整性问题,并提出多维特色同构的单元区划方法。为历史城市保护工作的认知环节提供新思路,也为基于地方特色制定分区保护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地历史文化名村的防灾规划及设施建设,既需符合历史保护规划原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普遍原则,又因其地理地貌特点而提出了特定要求以天津西井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从规划和景观两个层次,剖析了安全、景观和保护三者协调的规划保障和空间基础,并通过建设实践的反馈,制订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级别的防灾设施和历史建筑修缮的景观化处理策略.在具体策略中强化了对传统历史场所和原住居民的保护,探索了在防灾规划及设施建设中,减少对山地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冲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历史性城镇景观,作为一种认知城镇遗产的新视角和协调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引入其解决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中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难以协调的困境,是必要且可行的.首先,厘清了历史性城镇景观的概念及其双重内涵;同时,阐释了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中的核心理念——层积认知和整体保护,并分析了其在传统村落保护领域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传统村落层积认知与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从层积和可持续性两个核心概念出发,以层积认知和整体保护为切入焦点,在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和价值层积进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探索其形成的背景机制,并据此从管理变化、民生改善与社区发展、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建立三个方面提出整体保护策略及其实施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聚焦物质空间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的系统总结与问题剖析,提出以特征价值为导引的历史街区保护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例,从类型特征总结、保护发展定位、保护要素梳理、景观—文化关联、保护要素管控、历史档案维护、文化—业态耦合、遗产展示利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以价值识别、价值关联、价值延续、价值活化为具体实施路径的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导引保护方法,以期丰富我国既有遗产保护理论。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世界遗产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至今对成都平原的发展繁荣发挥重要作用。但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通过静态孤立的保护渠首工程、历史建筑、历史街巷等个体来诠释都江堰的全部遗产价值是不全面的甚至片面的。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方法论,将以都江堰为核心的整个水利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意设计并持续演进的关联类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将贯穿整个城乡完整的农田系统和水利系统以及相应的非物质文化要素这些重要的价值载体纳入到价值系统当中。划分为四种类型的文化景观,分别为生产类、防御类、商业生活类以及游憩类文化景观,并梳理都江堰水系文化景观发展脉络。通过重新识别和记录价值载体现状,总结价值保护的情况,并提出相对应的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历史城市是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是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研究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找出其中一些有效方法和某些规律,对于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论文试以徽州文化区的绩溪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要素与人文结合的特点,乡村与城镇在选址,发展中的内在联系,绩溪县城的景观特征,提出生态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曾巧如  廖漫云 《价值工程》2012,31(20):82-83
园林景观是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从中国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情况看,中国的景观设计应该传承古典园林景观文化,与此同时,它还必须及时创新,本文将围绕着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St. Petersburg'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makes it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n Russia. However, as government subsidies continue to dwindle, the city is increasingly dependent upon private sources of financing to restore and preserve the many seriously deteriorated monuments and building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whether the economic and legal environment in St. Petersburg provides sufficient incentives for private investors to undertake historic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A pro forma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a developer's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new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city versus rehabilitation of an historic residential buil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historic preservation a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for a developer to make a reasonable rate of return 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the square meter price of residential space would be affordable by only a small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Simultaneous changes to multiple leg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are recommended to encourage additional private investment in historic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4.
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一般城市一样,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的迫切要求.但由于发展历史和承载历史信息的特殊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发挥其文化的特殊资源优势,以文化的视野来发掘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和动力.论文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在整体层次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贯穿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动态观,将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层次,促进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郭玲玲 《价值工程》2014,(16):318-319
目前全世界正面临严重的能源紧张局面和环境危机,低碳型园林的建设有助于改善环境并落实低碳目标。在设计低碳园林方面应遵循必要的原则,包括:坚持因地制宜与保护自然的原则,低碳节约与美观实用并重,物尽其用与开源节流,降低能耗与提高能效,增加园林的碳汇功能,延长园林的使用寿命,以及低碳理念的量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名城城郊型大遗址是指与名城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大遗址.这些大遗址的内涵是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名城保护规划,因为大遗址位于城区保护范围之外,一般是将大遗址单独列出,作为一个点进行保护,对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研究与复杂程度重视不够.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的时期,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往往形成相当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成阳西汉帝陵群保护的实例,探讨这一类型保护规划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佳  过伟敏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137-140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建筑测绘,结合镇江近代历史背景,从建筑学与设计艺术学的交叉视点出发,运用大量一手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对镇江伯先路—京畿路历史街区街道形态的分析,以及对其中历史建筑从空间到造型所进行的分门别类的认知研究,充分挖掘其中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建筑生存现状,对该街区的保护开发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研究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态保护与文脉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经常出现重形态特征保护,轻历史文脉传承的问题,从而陷入形神不一的误区,对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形态与文脉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基本要素,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关系,采取合理方式,在保护形态特征同时,传承历史文脉,使历史文化名城形神兼备,不断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9.
以融贯学科的研究思维作为方法论基础,阐释了"拟合"的概念涵义及其在巴蜀古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拟合"时于古镇保护的现实意义和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古镇保护区域拟合的建构模式与分区构想,为巴蜀古镇的区域保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