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30省份的生产者责任以及消费者责任CO2排放量;各个省份的净碳转移量以及进出口隐含碳排放;测算省间的碳转出量,计算8大区域的净碳转移量,并分析了碳转移的方向。研究方法:借助投入产出表,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各省份各行业的CO2排放量以及省间的碳转移量。研究发现:两种责任测算的CO2排放量差别较大;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的净碳转出量最大,内蒙古、山西、河北、新疆、贵州的净碳转入量最大;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以及京津地区的净碳转出量最大,西北地区的净碳转入量最大。研究创新:用投入产出表结合能源平衡表测算各省份各行业的直接CO2排放量;研究了省间的碳转移。研究价值:对中国的碳减排具有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7年国家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及各类能源消耗数据,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和碳足迹测算方法,同时考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对影响中国碳中和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有效测算和减排策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碳足迹在2017年明显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我国正朝碳达峰峰值趋近;碳足迹和碳排放转移在省域多维度、行业多方法和个人维度上分别表现出交叉效应、耦合效应和警示效应,通过分维度分方法维法协同对省域-行业-个人进行实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文从生产者责任与消费者责任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CO2排放情况,并分析了两方面征收碳税对各地区以及相关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国也存在着从东南沿海等相对发达地区向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的“碳泄漏”现象。因此,与从生产者责任方征税相比,从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可以较大幅度地减轻对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及相关产业竞争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不致使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相关产业的额外负担上升幅度过大。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在进行区域与产业CO2排放责任分担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者责任方面,需要同时引入消费者的责任,这既符合责任分担的公平性要求,也能够协调各方利益,达到最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贸易隐含碳以及增长与能源关系相关研究,推导投入产出模型以及计算CO_2排放强度矩阵,测算中国24个工业行业国内CO_2排放和出口贸易CO_2排放,证实部分行业属于高排放和高能耗行业,而且部分行业出口贸易国内碳排放比重较高;基于测算结果选择中国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比重较高的11个行业,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个体固定效应检验,结果证实这些行业能源消耗与产出长期稳定关系和较大的弹性系数作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强调排放消费者负责制的排放责任认定原则,强化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较高行业的产业结构低碳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30个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分省市分行业碳排放数据,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度京津冀碳足迹和空间、产业分布。结果表明:与2007年相比,2010年京津冀碳足迹增加了29.57%,其中天津增长最快。北京和天津是隐含碳净调入,河北是隐含碳净调出。京津冀三地碳足迹关键部门分布集中且相似度较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三地应统一规划,综合评价,协调治理京津冀污染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省域高质量发展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基于松弛的模型(SBM)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L)指数,测算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稳定,仅有个别省份波动较大;从区域差异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域为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驱动因素来看,造成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同时降低或生产技术的单一下降。因此,各省份要充分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统筹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改善技术效率,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标:测算全国各省份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和要素错配造成的产出缺口;探究要素错配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方法:从劳动力配置和人力资本配置角度分别构建二元经济测算模型。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的要素错配程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个别省份的要素错配程度在金融危机后跳跃式上升,导致产出缺口短期的放大现象明显;2010年要素错配解释了全国省份间以及农业部门内部收入差距的15.7%和25.1%;要素错配并不改变实际资本报酬占比的倒U形结构,但推迟了倒U型结构的转换界点大概4年。研究创新:将劳动力和资本放在同一框架下多纬度测算要素错配程度;将要素错配的研究扩展到分配格局领域。研究价值:提出新的要素错配测算方法,给出要素错配与收入分配格局两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量化分析中国省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方法:通过界定、分离与合并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投入产出表各部门数字化和非数字化部分,编制中国数字产业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出产出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产业关联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部门对国民经济均有显著的拉动和推动作用,中部地区产业数字化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而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大多数省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部门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的时间趋势均呈交叉关系。中国数字产业属于“投资依赖型”产业;数字经济受出口需求影响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对数字产业化部门的诱发效应及依赖程度整体上大于产业数字化部门,但产业数字化部门受消费的影响程度在不断上升。数字经济发展对大部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有显著的就业拉动效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税收贡献效应最为显著,产业数字化对各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和税收贡献效应大于数字产业化。研究创新: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分类为基础,构建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系统、客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3个非能源行业和4个能源行业的能源密集度系数和污染密集度系数,结合2002~2006年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在此期间由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日渐增长的同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能源耗用和CO2、大气污染物质排放转移,对中国的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最新可利用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城镇住宅使用过程中分品种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等指标进行估算,并对城镇住宅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指数模型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城镇住宅能耗结构趋于“清洁化”,住宅直接CO2排放比例趋于下降;住宅能源强度、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总户数、能源碳密度等是影响住宅碳排放和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和能源驱动因子。文章最后提出住宅用能的几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吕小燕 《价值工程》2012,31(29):129-130
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优势明显,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但在欧债危机及全球资本回流欧美市场的大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重视"内需型"的企业服务外包市场是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熊庆云 《企业经济》2014,(5):112-115
服务外包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为追求低成本、高回报而实现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从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优劣势分析来看,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具有营运成本、劳动力资源、潜在与现实市场需求、行业成熟度提升、商业环境、政策导向和基地集聚等优势;同时,也存在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法律对数据保密性要求低、政府官僚主义作风和语言障碍等劣势。因此,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战略选择是,建立独立的技术研究部门,狠抓自主创新;积极利用联盟关系,深入学习,伺机反向收购;加大业务流程精细化水平,整合服务型企业的外包能力。为此,政府和金融企业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早采取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面临竞争压力的加大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与区域化,制造企业不得不专心于自己的核心制造业务,专注于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集中于发展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物流外包已成为影响制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企业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主要从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分析和现有的物流模式研究,探索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模式的应用。目的在于,为制造企业寻求合适的物流外包模式,进一步提高制造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升级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增长,正推动服务外包业务加快进行。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加速进行。因此,派遣员工的规范、管理、激励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激励理论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派遣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分类和特征,提出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派遣员工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专业化分工,HR外包服务作为企业HRM战略变革的重要手段,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又给企业HRM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专注价值、降低成本、灵活用工、规避风险已成为企业人事管理面临的现实课题。同时,新形势也给国内HR外包服务机构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以HR外包服务行业为着眼点,从行业战略格局分析入手,展开营销价值思考与营销模式设计,并提出HR外包服务机构营销策略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supply and industry-level output in the context of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Jones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 and growth: essays in honor of Charles P. Kindleberger, Amsterdam, pp 3–21, 1971) shows that a rise in the amount of labor in the economy will increase the output in all industries. We empirically show which industry output is predicted to expand more when the size of labor force grows. Unlike the commonly used Rybczynski Theorem (Economica 22:336–341, 1955) of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shows that a comparison both of labor intensities and labor demand elastic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which output expands relatively more when the size of labor force grows. For this purpose, we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in determining how changes in the labor supply affect the output chang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lasticities of substitution in production. We estimate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y using CES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show how these estimates describe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of production with one mobile factor (labor) and 25 industries of the US economy using data for 1979–2001. We show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supply of labor raise output in all industries, but the magnitudes of the increases in some industries are more than others depending on the value of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along with factor intensities between industries. The largest output effect occurs for educational, health care and social service, where a 1 % supply of labor increase would raise output 10.5 %. However, the growth in the labor supply has a small impact on output growth in the range of 0.1–0.6 % in agriculture, petroleum, coal product and finance and insuranc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升级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增长,正推动服务外包业务加快进行。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加速进行。因此,派遣员工的规范、管理、激励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激励理论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派遣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分类和特征,提出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派遣员工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library volunteers on public library demand for paid workers.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it estimates the impacts on different types of paid labor. The main purpose is to test whether volunteer labor replaced or complemented paid employees. A translog cost function is used to derive cost shares and elasticities of substitution for Pennsylvania public libraries. Cross‐elasticity estimates of substitution and input demand suggest a strong complementary relation between volunteers and professional workers. Most of the other Allen cross elasticiti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one of the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paid labor was being replaced by volunteer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We model a firm's unlevered beta in terms of elementary microeconomic variables. The source of uncertainty is a shock to demand. A firm decides on capital before the shock, and on labor, output, and price after the shock. Some insights are: (1) with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of production, beta has an inverse relation with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given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2) beta has a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firm's returns to scale of production; (3) due to the impact of operating leverage, beta has an inverse relation with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4) for a given returns to scale, beta has a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capital–labor ratio that strengthens as industry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