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战略柔性、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合法性分别在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以3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战略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突破性创新直接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市场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技术不确定性仅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织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组织因素、知识合作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群创新网络组织因素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知识合作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在组织因素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对策建议:集群创新网络成员企业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员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提高集群创新网络绩效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管理层过度自信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重点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多重网络嵌入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基于312份集群企业调查问卷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存在复杂影响机制,过度估计和过高定位负向影响协同创新绩效;过度估计通过关系嵌入和知识嵌入影响协同创新绩效,过高定位则通过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影响协同创新绩效;企业动态能力负向调节关系嵌入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因此,在设计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时,应充分考虑管理层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影响,引入过度自信评估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升管理层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的位置和动态能力建设,从而制约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网络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软件企业为研究对象,导入网络能力和网络学习这两个中介变量,探讨网络视角下的人力本与创新绩效。结果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网络关系能力间接地影响创新绩效;管理型人力资本通过网络经营能力、网络关系能力和知识整合这三条路径间接地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研发型人力资本通过网络关系能力和知识获取、知识整合这三条路径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企业研发活动的增多,研发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问题逐步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治理活动的制度安排,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业务提供保障.以2015-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以及不同有效程度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有效程度的内部控制质量下,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度存在差异;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企业研发活动的增多,研发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问题逐步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治理活动的制度安排,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业务提供保障.以2015-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以及不同有效程度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有效程度的内部控制质量下,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度存在差异;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企业研发活动的增多,研发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问题逐步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治理活动的制度安排,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业务提供保障.以2015-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以及不同有效程度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有效程度的内部控制质量下,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度存在差异;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路径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知识积累为门槛变量,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析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三种技术进步路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复杂的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路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门槛特征;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发挥正向促进作用,而适度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合作研发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即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路径驱动创新绩效存在临界规模。因此,我国工业产业需针对知识积累水平选择最优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发展动力,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合理引导外商投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2013~2017年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研发投入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更强。同时,研发投入对商业模式创新和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相对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投入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更强。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成长绩效影响机制的相关文献,而且对于民营创业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其成长绩效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远  王爱强 《财会月刊》2023,(22):152-160
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创新研发的前因要素,提升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提出影响电子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多因素组态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沪深A股的165家电子制造企业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研究表明:创新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影响电子制造业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四条,可归纳为“机会利用能力—非竞争地位主导型”和“数字技术应用—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低创新绩效的路径有三条,可归纳为“企业竞争地位—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和“环境不确定性—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本文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引致企业高创新绩效与低创新绩效形成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创新研发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发人员、研发资本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的方向、结构特征和时空相关性以及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研发人员流动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研发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与资本流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发人才与资本引进策略设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冉  扎力嘎胡  王语彤  武少琛 《财会通讯》2021,(22):161-166,17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转化和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知识资源才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企业的吸收能力完成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文章从吸收能力的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三个过程出发,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分析上述过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项能力是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路径,这不仅丰富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也为后发企业在吸收能力的不同演化阶段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适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新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能力,进而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探索数字化能力(核心竞争力)、组织韧性(动态适应力)视角下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市部分高精尖企业为样本,通过26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韧性在企业家精神和数字化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组织韧性调节了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推动新时代高精尖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社会网络对于网络成员通过组织间关系来获取关键资源具有重要价值,而企业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则是影响其资源获取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还会受到企业与网络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联结以及市场环境等情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网络中心性作为自变量,以创新关联、政治关联和技术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对网络中心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网络中心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关联和政治关联均对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这种关系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并未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当今高科技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高标准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保持高科技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而技术研发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研发人员的绩效水平。研发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特殊性,优秀的研发人员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能够贡献更高的绩效。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研发人员绩效水平,提升研发能力与产出效率,是高科技企业抢占市场机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梳理了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机制优化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注意事项,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企业资源的角度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论述了创新资源的概念,并从技术和需求两个层面将其分为技术知识资源和需求信息资源。在这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分析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以40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资源对研发支出和创新绩效都产生正向影响,而研发支出在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辛琳  孟昕童 《会计之友》2021,(24):57-64
选取2010—2019年数字经济上市企业为样本,以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上市企业的社会网络与知识网络双重嵌入对创新绩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表现为:社会网络嵌入缓解数字经济企业融资约束,从而推动创新绩效发展.而融资约束在知识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关系中没有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文章创新之处在于从交互赋能视角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以往单一网络嵌入的相关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的交互赋能机制,缓解融资约束,不断提升资源获取能力,提升团队的知识敏感度和知识迁移能力,提升数字经济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然而,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单纯投资无法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对江苏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已有一定时间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先进制造技术的使用程度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显著正相关;先进制造技术的知识特性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均相关,但未发现隐性化程度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技术学习在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企业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程度和创新设计方法的采用度,注重提高组织技术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并通过技术学习和管理建立起与先进制造技术匹配的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析客户知识管理能力(CKMC)对新产品开发绩效(NPD绩效)的影响,讨论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并探索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的驱动作用,提出CKMC对NPD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最后以制造业为调研对象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显著影响;在中国背景下,信任和合作的组织文化有助于提升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集权化和形式化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客户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但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提高;中国的制造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