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仿投资行为是股票市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运用最具前沿的RBC经济理论对我国股市模仿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可为证券监管部门治理模仿投资行为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非线性移动平均方法求解得到了一个三部门的中国经济周期模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并比较了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对于中国经济现实数据的拟合程度。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非线性移动平均模型相对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经济的现实数据,原因可能在于:(1)非线性移动平均模型的二阶核密度与三阶核密度函数均表明以产出为代表的变量的二阶成分与三阶成分对于变量的变化具有持续性、显著性作用,而线性模型则忽略了高阶成分;(2)线性逼近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外生参数,这些参数校准与估计过程中的偏误导致线性模型对现实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因此,采用非线性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周期可能优于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3.
含有趋势时间序列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提出两种含有时间趋势的模型,然后论证如果使用不正确模型来分析,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但市场主体缺位和市场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必须尽快消除这两个制约因素,做好各项改革的协调工作,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自由化取向和着力点:基于市场化初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麦金农提出的“中国之谜”,分析了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评价了我国市场化初期的金融改革成效,并针对我国已从“金融抑制”转入“金融约束”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时避免过度金融自由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BGG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工资粘性,使之成为综合考虑价格粘性、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工资粘性的DSGE模型,我们模拟并比较了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验证了中国工资粘性的存在,说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尚存在改善的余地。货币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效应较强但持续期较短,而数量型货币政策效应较为温和但影响相对持久,央行需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中国的可行性,并最后提出个人综合其他研究人员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数据,在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民营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民营企业金融化显著提升了生产率,金融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等渠道,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之目前民营企业金融化水平不高,故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反向影响机制并没有出现。另外,融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束缚,民营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市场化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主要体现为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型特征.数字技术发展的最佳市场化水平区间为第二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