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公告事件窗口内的累积平均非正常收益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表明资本市场对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持正面反应;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短期内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正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企业特征、公司治理和监管制度三个方面回顾了已有研究中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影响因素,公司业绩和市场反应两个角度总结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经济后果,最后根据已有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可以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进行单独和对比分析,对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类型细分研究,采用案例研究上市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1996-2017年上市的240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监管制度变迁对IPO募集资金投向及变更情况进行系统描述,并进一步检验监管制度是否能够有效抑制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描述性统计发现,在监管制度变迁的动态背景下,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实证检验发现,监管制度确实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而且在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监管制度对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监管制度的实施会减弱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公告事件窗口内的累积平均非正常收益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表明资本市场对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持正面反应;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短期内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正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发行市场的缺陷导致权力寻租、证券诉讼制度对中小投资者不利、二级市场弱势或无效,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根本原因。本文探讨了特定制度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一系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度在中小板上市的2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关注中小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并对中小板上市后按承诺投资公司和募资投向变更公司的经营绩效,从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均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动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以下简称募资变更行为),是指对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没有按照招(配)股说明书的有关承诺进行投资的行为。受市场环境和法律监管尚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时有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发生,该问题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0年、2001年、2002年通过首次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来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对募集资金的投向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正常投向的比率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正常投向中主业投资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对外投资与公司经营业绩在第一年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不具有持续性;偿还债务与公司业绩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募集资金变更投向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募集资金变更为对外投资和募集资金闲置与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使得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好证券市场的募集资金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影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闲置、募集资金频频变更投向就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7年度在中小板上市的1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IPO超募、股权结构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同时对上市公司按承诺投资和募资投向变更后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为监管者加强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是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面对高频率出现的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现实,各方利益群体如何维护自身利益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利益冲突视角分析了各相关者之间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上的利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薪酬激励政策、聘请独立审计机构、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0年至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募集资金变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业绩差的公司更趋向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而且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后,会进一步导致其公司业绩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0年至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募集资金变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业绩差的公司更趋向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而且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后,会进一步导致其公司业绩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5年沪市A股公司募集资金变更的新项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类项目的投资效果。通过对公司规模、以前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股权结构、项目规模等因素分析后发现:该部分资金的投资效果与第一大股东的关系不显著;与资金变更规模正相关;与是否投资于主营业务正相关、是否投向多元化正相关、是否发生过募集资金闲置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定向增发对象主要是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大股东参与认购表明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定向增发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募集资金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不大时,不会轻易变更。在公司治理较差时,大股东为了私利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投资更利于大股东利益的项目,相比较只有外部投资者认购的定向增发,大股东参与认购的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比例更高,变更次数多且变更较快。  相似文献   

16.
赵博 《现代企业》2012,(4):35+38
作为公司成长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现金流量增长的重要基础,投资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然而,近几年投资回报率低下、重复建设、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等现象层出不穷,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倾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发了股东与管理层的委托—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资投向现象透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始于1997年的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现象,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资投向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浪费了有限的资本资源,扭曲了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第二,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进行委托理财、短期投资既造成了股市泡沫,也增大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第三,某些上市公司与庄家勾结,滋生内幕交易、欺诈行为,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因此,分析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资投向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改变这一现象的对策就显得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353家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创业板公司的超募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整体超募现象严重,平均超募率高达156.44%;但是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财务报表显示有121家存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巨额募集资金支持下,公司业绩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超募"意味着市场高预期,但并不意味着高回报。  相似文献   

19.
持续地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是企业选择上市的重要因素,也是证券市场的最大吸引力。其中,如何选择项目并发布以项目为基础的招股要约,是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同时又是投资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募股项目的变更不仅仅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诚信问题,境外因公司调整或变更募股项目而招致交易所公开谴责或投资集体诉讼已不乏其例。如何从招股要约中把握上市公司募股项目可能动向,已引起各国投资与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就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来看,公司欲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需要具胶有景相对明朗的项目,而且需由相关咨询机构(也可由自己)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并按资金的来源、资金量的大小与项目类别分别报送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审批,重大项目更需先得到专家委员会的认可。多级的项目质量控制体制,为投资把握项目的可行性、限制招股要约的随意性提供了最直接的保障。但是,实证研究发现,这种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存在不足,上市公司募股资金的调整与变更为数不少,同时募股资金的实际运作绩效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预测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上市公司募股项目选择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存在缺陷。本研究拟通过募股项目变更的实证分析来对此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自由现金流量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长期业绩滑坡进行了研究.将原样本按照配股次年业绩状况划分为上升组和下滑组,并分别考察其长期业绩的变化情况.指出募集资金变更、随意性收益支出的增长是代理成本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