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齐美尔关系广泛存在于各类群体和组织中,联盟创新网络中的齐美尔关系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理论,从联盟创新网络视角探索齐美尔关系与知识基础、知识多元化、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齐美尔关系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知识基础、知识多元化负向调节齐美尔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齐美尔关系促进了知识流动,知识流入与知识流出对齐美尔关系影响企业创新都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知识流入比知识流出的中介效应程度更高。因此,企业应积极融入创新网络,充分发挥齐美尔关系效能;深耕熟知技术领域,有效规避负向调节效应;加强知识流入流出,积极发挥知识流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联盟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企业经济》2007,(1):10-13
跨国技术联盟正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的一种新趋势。跨国技术联盟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技术本身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促进结果。此外,激烈的全球商业竞争和东道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也是技术联盟发展的重要催化因素。深入研究发现,技术联盟能使企业产生创新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安置基地效应、网络学习效应和社会资本促进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技术联盟时,首先应充分认识和明确技术联盟创新的战略意图,然后通过跨国技术联盟网络与创新学习机制的建立,以及良好社会资本的培养来有效实施这一战略路径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间的合作与联盟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教育现象之一。大学战略联盟围绕大学价值链,建立和发展三种类型联盟价值链,即:知识创新联盟价值链、知识转化联盟价值链和资源管理创新价值链。通过合理的大学战略联盟制度安排和有效的管理,大学战略联盟能产生共生态价值链效应、创造大学(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师资管理等)核心价值成长和发展的价值链效应。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联盟创新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技术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文章综合分析了技术联盟创新的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联合经济效应与集群效应,并提出了政府促进和培育技术联盟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坚 《企业经济》2008,(1):35-37
企业技术联盟是建立在企业间知识资源组合的基础上,知识是企业技术联盟产生超额利润的关键资源,知识共享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本文主要从知识特性、企业自身及联盟伙伴三方面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指出技术联盟组织一方面要通过知识合同或者知识产权措施来保护和奖励共享隐性知识的成员;另一方面也要营造隐性知识管理的环境,为成员探索隐性知识的转化方法创造条件,旨在提高企业技术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效率,使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6.
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是从知识角度来分析联盟的动机与内容。广义地说,它是指企业与企业或其他机构通过结盟方式,共同创建新的知识和进行知识转移。 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知识是国内企业在作联盟伙伴决策时出现外向偏好。发展中国家企业知识存量有限,与先进跨国公司联盟无疑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联盟的主要动机是,学习中国本地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占领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技术外溢对联盟企业与非联盟企业最优规模的影响,研究了当存在技术外溢效应时,非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结果表明,技术外溢会使非联盟企业最优规模增加,同时使联盟企业的利润外部化成为消费者福利;技术外溢效果越强,非联盟企业愿意支付的技术转让费越少,联盟企业的授权动力越大。单位成本的降低幅度也是影响非联盟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重要因素。只有降低幅度比较小的时候,非联盟企业通过支付技术转让费获取授权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济人概念,对于同质竞争企业之间建立知识共享联盟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同质竞争企业依据企业的技术能力、知识能力的强弱和资金实力三个方面将企业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竞争企业知识联盟间知识共享进行了收益与成本分析,得到了同质竞争企业知识联盟间进行知识共享的条件,并对处于联盟中不同地位的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知识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知识密集联盟富含高密度的知识资产,这些资产极易受到机会主义行为的侵害,对其的治理一直复杂而富有挑战性。传统的联盟治理机制各有不足,且代价不菲。知识模块化提供了另一种“内嵌”机制的选择:通过预先设计将需要投入的知识“包裹”进不同的模块,需要共享的知识则以标准化界面接口的形式存在,在事实上减少各模块间的交互依赖性,实现简单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对知识密集联盟,知识模块化可增进联盟绩效;传统的联盟治理机制亦可增进联盟绩效;在对联盟绩效的影响上,知识模块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正式治理机制;在对联盟绩效的影响上,知识模块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关系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FDI企业在东道国直接生产经营活动和由FDI企业引致的进口增加所带来的国际知识的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1994~2008年的29个省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对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与该地区的吸收能力相结合,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的资源节约效应正在引起重视。标准化藉由要素生产率变动引致人力资源节约效应,标准化藉由资本生产率变动引致资本资源节约效应,标准化藉由技术生产边界变动引致人力和资本节约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战略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略联盟(Strategy Alliance)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联盟数量更是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但是,伴随着联盟数量的增长,联盟的失败率也是很惊人的。斯皮克曼等(1996)估计战略联盟失败率为60%。威德曼(1998)甚至给出了70%的更高数据。美国安德森咨询公司也曾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结论,66%的联盟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战略联盟会出现如此高的失败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知识管理,尤其是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研究战略联盟及其成败的原因。最近的调查显示,71.43%的联盟企业表示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资金,而是获取先进技术信息、共享知识资源。而知识共享的程度又取决于联盟成员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如果联盟成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不足,必将影响联盟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转移,进而导致联盟的失败。所以,研究战略联盟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吸收联盟外的知识,也可以吸收联盟内的知识,本文只研究联盟内知识的吸收。一、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一)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Cohen&Levinthal(1990)在他们发表于美国《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3.
企业纵向联结的效应分析--基于煤电行业的实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针对煤、电企业纵向联结的三种可能的模式,即煤、电企业战略联盟,煤、电企业企业集团,煤、电企业完全一体化,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这三种煤、电企业纵向联结的效应。最后,通过对这三种纵向联结效应结果的分析,论述了其政策性含义。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组织间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原因有许多种,其中通过组织间学习.获取联盟伙伴的管理经验与技术知识是一个重要动机。组织间学习是组织中的个体、团队和整个组织层在与其他组织的比较过程中,获得和应用新知识的过程。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组织间学习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15.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关键,对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知识来源的角度看,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主要来自三方面:内部、客户、知识联盟。运用螺旋式SEC I知识转化策略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在企业与客户之间运用递进式双向知识转移策略,在企业与知识联盟间采取多层次知识共享的策略。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从文化、组织、技术以及激励制度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杨乐 《企业活力》2007,(12):68-69
<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外部组织形式和制度的创新的表现。新经济的发展和知识、技术在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大企业必须解决知识创新和技术优势把握的问题,而这一任务依靠传统的企业内部研发(一体化形式)或者外部市场获取(市场形式)都是不够的,准一体化的战略联盟刚好成为最有效的形式。于是,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被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通过这种联盟,企业建立了一种不  相似文献   

17.
战略并购与知识联盟的学习经济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战略并购和知识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学习,从对方(并购方或联盟方)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大的价值。由于这一学习过程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也称之为“学习经济”。学习经济的本质在于,由于学习速度加快而使知识转移效率提高,从而提升企业的战略资源价值,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并购是为了实现目标企业的能力、知识的转移和扩散以及同并购企业原有能力、知识的整合,获得目标企业的战略资源,从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而知识联盟的主要目标也是为了学习及创造知识,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战略联盟背景下,研究了联盟控制方式对联盟成员企业的组织能力以及联盟合作绩效的影响作用,形成了三个主效应假设,并构建了概念模型。理论研究结论指出,契约控制与企业组织能力之间为倒U型关系;关系控制与企业动态能力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运作能力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企业动态能力与联盟合作绩效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运作能力与联盟合作绩效为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联盟控制方式研究的不足,对企业开展联盟合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知识溢出、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企业联盟因其能产生“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而被许多经理推崇,但美国Mckhsey公司所做的一项研究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所有原本期望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公司中,大约只有2%的公司最终建立了成功的长期合作关系。或许这一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联盟中的利益十分诱人,但联盟中的陷阱也令人生畏。本文着重从有效联盟的形成条件和有效联盟的运行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有效联盟,才能谋取联盟利益而规避联盟中的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