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革命以后的经济学都建立在萨伊定律的基础上,认为供给决定需求,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是不断发展的生产提高了市场容量。直到20世纪30年代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人们才将注意力从供给转向了需求,并逐渐发现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总需求的减少。因此,经济发展的关键已经不再是一味发展生产、提高供给了,而是要在宏观上平衡好供给和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领域供求关系的状况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内需"成为经济能否繁荣增长的关键.供求关系同样影响着社会的道德状况,道德"需求"和道德有效供给决定道德水平.每当社会中的道德"供给"与道德"需求"平衡,社会的道德状况就是理想的,而当道德"供给"小于道德"需求"、道德需求不足或道德"产品的品种"与道德"需求"相背离时,社会的道德状况就是"沉甸甸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道德不断地受到质疑,原因在于一方面无论道德需求的种类还是道德需求的总量都急剧扩大,有效的道德供给却远远没有跟上,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流道德的需求严重不足,难以形成完善的道德体系,使道德主体对社会道德状况评价降低.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强化政府部门预算管理至关重要。政府部门预算管理实施时间一般较长,但是在多环节发展中仍旧存有较多问题,当前要注重拟定针对性控制办法,优化补充政府部门预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强化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政府预算即是政府管理部门基于预算法各项要求,针对年度财政收支现状进行全面预计与估算,此项工作是政府部门财政收支现状合理安排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部门做好经济调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众标准化》2016,(7):6-7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标准的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在新产品、新技术领域。但是,标准化工作普遍存在更新周期长、标准化活动社会参与程度不够等问题,并由此压缩了标准的社会供给。当前,标准供给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下的标准化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不符。大力发展团体标准,成为大势所趋。根据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财政支出基高,增支数额大,宁晋县的财政状况十分紧张,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年年都很大。去年,他们为了确保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不出赤字,从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入手,大力开辟财源,狠抓财政增收,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947.7万元,比上年增收536.5万元,增长22.3%,相当于上年增收额的1.5倍,其收入额和增收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除弥补300万元的政策性增支口子外,又增加了220万元的农业和教育投入,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并不可怕,不必惊慌,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相反,我倒是认为产能过剩恰恰是我们国家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的一个体现。从过去我国一段时期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生产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呈现交替上升的趋势,某一个时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会有价格等因素起作用使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从而供需达到平衡;但随着生产的发展,需求的上升,渐渐又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刺激企业增加生产,达到新的平衡。这种生产和需求的交替具有周期性,而目前我们正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阶段。我觉得很难判断目前是绝…  相似文献   

7.
范焜 《四川会计》1994,(2):27-29
银行经营效益下降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工商银行西充县支行范 银行经济效益下降。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已逐步成为影响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具有综合性的社会经济问题。据西充县金融系统统计,到1993年9月末,盈利行仅...  相似文献   

8.
2022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雄关如铁,爬坡过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擎"稳"字大旗,指明发展方向,为人民打下底气...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关于经济建设要平衡发展的思想体现在做好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外汇收支的四大平衡理论中。总之, 平衡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掌握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户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一站式服务的特点,而企业服务的供给却趋向于专业化,客户需求与企业服务供给呈现一定程度的矛盾。科技信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成为近年来社会的热点话题,一些互联网共享企业因此蓬勃发展起来。文章借用共享模式思想探索解决民航企业供给与客户需求的矛盾,实现企业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客户资源共享,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是由于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给难以满足这种日益增加的需求。文章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分析出发,对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如何增加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低迷,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匹配,供给体系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供给侧入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城市中交通拥挤、堵塞,乘车难、行车难等问题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增长,交通需求结构在不断发展变化,交通供给的增长出现了滞后性。产生交通供给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交通需求增长所产生的土地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汽车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燃油供给矛盾和汽车尾气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积极发展天然气汽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压缩天然气气瓶的使用安全性进行阐述,以便压缩天然气气瓶的使用安全可靠,促进压缩天然气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后,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升级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球经济复苏依旧乏力、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存在等外在因素造成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外部需求条件迅速恶化,因此内部需求成为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市场保障。然而,制造业消费需求却发生了不利的阶段变化,即制造业消费增速呈现显著回落特征,从而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构成制约。面对需求结构的较快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质量,以使供给结构调整跟上需求结构升级的步伐,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进而促进制造业消费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6.
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需求和供给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当两者出现失衡的时候,就需要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调控,因此,对投资进行调控是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财政紧运行是指财政支出刚性增长 ,财政可控财力严重不足 ,致使财力供给与需求处于相对紧张条件下的财政运行。它具有财政风险的性质 ,与西部大开发、建设经济强市的客观要求极不适应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缓解。一、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努力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这是缓解财政紧运行的根本措施首先 ,在思路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间的矛盾与问题 ,促进财政收支的稳固平衡。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部分 ,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 ,财政收入水平应与经…  相似文献   

18.
王仁重 《企业导报》2014,(10):98-98
县乡是我国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层政权单位,而县乡财政收支的平衡情况,对我国的财政收支平衡有直接影响,并关乎国家的政权建设,因此,县乡财政是我国财政的基石,因此,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经历多个阶段的变迁后,我国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和健全,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现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县乡财政管理的效率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寻求有效的改革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世界经济格局不断调整,我国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党中央领导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泛的重视.在实践中供给侧改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挑战,诸如短期经济运行压力、财政收支压力沉重、制度创新阻力较大等.本文将简要探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内涵.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需要各大高职院校以提质增效为目的实现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创业人才供给社会需求。针对财务管理这一专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文化与经济,教育与发展紧密相容,在供给侧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等重大方面对各高职院校作出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顺境与逆境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