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一些大城市逐渐表现出郊区化特征。本文以城市郊区化为背景,从新自由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市场转型期间,政府分权、土地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基础;以转型为切入点,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的政府企业性开发、竞争和再分配模式成为导致城市郊区化产生的主要动力机制;最后分析了新自由主义视角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和负面影响,试图从新的视角揭示中国城市郊区化更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2.
城市郊区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对郊区化的研究有利于认识城市发展的过程.从已有的郊区化理论成果出发,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提出了郊区化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郊区化的市场和制度改革驱动机制;郊区化的过程;城市郊区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文章分析比较了南京城市绅士化与西方城市绅士化在表现形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异同,指出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政府的政策引导、市民的择居观念与行为等是推动当前南京城市绅士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引基础上指出了南京的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强调尽管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存大差异,但中西方城市绅士化的本质是相同的.因引,为了避免在今后的郊区化过程中出现城市中心区的"空心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吸引中产阶级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区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4.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在地域空间上的延伸,也是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一种动力机制。它是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以及某些城市职能由大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城市郊区化的核心是人口和经济要素的离心扩散导致城市郊区的发展。一、上海市的城市郊区化和住宅房  相似文献   

5.
马祖琦 《城市问题》2007,6(10):86-90
从美国郊区化与城市蔓延的典型特征入手,简要回顾了理性增长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内城贫困、居住隔离、空间失衡和公正健康四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蔓延引发的社会及经济后果.随后就若干论点介绍了城市蔓延与理性增长之间的理论之争.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教训,对我国城市化道路和土地利用模式展开思考,认为要转变方式,树立科学的区域发展观;借鉴西方城市健康的分析框架,努力探索"健康城市规划";充分发挥规划政策在应对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综合调控作用;公平公正,追求社会稳定和谐,发挥政府力量对市场扭曲的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城市公共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面临新要求、新导向和新约束,目前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城市化的道路是每个城市政府必须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探讨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公共治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认为影响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体制因素包括国家目标和政绩考核对发展的要求、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以及对城市政府资源配置权缺乏有效制约.针对以上问题,论文以公共治理创新的角度,从国家制度建设和地方实践两个方面提出实现新型、可持续城市化模式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城市郊区化与汽车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城市出现的郊区化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若干相似性 ,也存在大量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动力机制。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大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表现形式。在合理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引导下 ,郊区化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会相互促进 ,并推动大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美国城市发展从原来的传统城市化,转入大规模的人口郊区化,郊区"卧城"大量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发展时期,产生了"边缘城市"与"无边缘城市"等城市空间新类型,同时也面临资源、居住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外城市郊区化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它的到来标志着城市由集聚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本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出现了郊区化现象。我国目前是否出现了郊区化现象,是否进入了郊区化发展阶段,许多学者对此意见不一。周一星等人认为,我国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出现了郊区化现象,并作了实证研究。[1]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郊区化是和扩散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而我国城市尚处于集聚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并没有出现中心区的衰退现象,因此我国没有出现郊区化。[2]还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以产业飞地为初始模式推动的郊区化进程与北美的郊区化进程具有不同的特征。阐述了中国城市的飞地郊区化的特征,并研究其背后的动力因素。首先对产业飞地和飞地郊区化的特征,及其塑造多中心城市空间的动力进行了阐述。其次,以苏州市区为案例,分析了苏州如何通过飞地城市化推进郊区化发展并促进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研究认为,与北美经典郊区化理论不同,飞地模式的郊区化具有外生性特征。在外来力量和“创业主义”政府的共同推动下,“飞地郊区”逐渐成为城市的新城或新中心,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上海城市经济空间、居住空间和人口空间郊区化演变趋势特征以及郊区化演变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外城市空间郊区化演变比较,提出了上海城市郊区化演变过程中需要警惕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城市问题》2008,(3):13-16
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过程中,替代产业、接续性产业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市场,由市场决定,但这并不否定城市当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其结论为,在特定情况下,城市当局任其"矿竭城衰"可能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suburbanization over recent decades. However, limited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to how land‐based capital is mobilized, accumulated and circulated within the circuits of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process, or how land‐based capital is used to finance massive investment in suburbanization by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 especially since the trend in land commodification during the 2000s. We examined the capital switching experience in the city of Hangzhou and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ttempted to simultaneously strengthen housin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growth. In contrast to experiences of suburbaniz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 real estate boom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suburbanization in Hangzhou was not necessarily the result of diversion of excess capital from over‐accumulated investment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ather, it was a consequence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facilitated by land‐reserve systems and land‐based financing of infrastructure orchestrated by loc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ir affiliated land‐reserve centers and local investment platforms have acted as entrepreneurs by using profits from suburban property development to subsidize industrial investments and fund the infrastructure‐supported expansion of outer suburb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risks of land‐centered accumulation and provide important reflections upon the theory of David Harvey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China.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速度与目标、人口与土地、城乡人口结构及城乡居民点结构、城镇化政策的重点等战略问题,并以对两个方案的对比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得出须从体制、机制层面更多地激励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集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面向原乡村居民发展低成本房地产业,吸引其落户,应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5.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为了发挥引导基金的政策效应,必须对其实行有效的考核与监管。论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引导基金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政策目的、政策效果和经营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共18个评价指标,并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为政府制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kely efficacy of government agencies using their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s with private firms to affect training outcom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pecifically, it reports on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two training policies of the Western Australian government. Empirical data is drawn from the government's Tender Registration System between 1997 and 2006. The main finding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that in the absence of strong industry commitment to policy objectives, the contracting approach is likely to result in high levels of avoidance activity and generate very few benefits. The results of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also support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7.
城市水业的成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行业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正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行业的成长主要来自于城市化率的提高及水价的上涨;污水处理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的成长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再生水行业处于幼稚期的萌芽阶段,成长空间较大,行业成长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从水价建立机制、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