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专利犯罪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使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由专利犯罪行为使被害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性权利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专利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是有争论的。在专利犯罪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专利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合理确定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2.
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其立法本意在于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在受到犯罪侵害后能够通过诉讼程序得到合理的赔偿.合理运用该项制度,对当前我国的社会进程和法制建设,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当中,无论是立法、学术研究还是司法实务界的具体操作都严重滞后,该制度的立法初衷大打折扣.因此,对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新的理解,赋予其时代内涵,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     
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迁受的物质损失所进行的诉讼。由于这种诉讼是由刑事诉讼派生出来的,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的,所以称之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77条也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造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案中…  相似文献   

4.
白杨 《企业导报》2011,(8):172-173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刑事诉讼领域中排斥精神损害赔偿,这与民事领域中得到广泛认可的精神损害赔偿之间产生了冲突,损害了法律的统一性、协调性,造成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将精神损害赔偿扩大到刑事诉讼领域中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因此,我国应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其立法本意在于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在受到犯罪侵害后能够通过诉讼程序得到合理的赔偿.合理运用该项制度,对当前我国的社会进程和法制建设,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当中,无论是立法、学术研究还是司法实务界的具体操作都严重滞后,该制度的立法初衷大打折扣.因此,对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新的理解,赋予其时代内涵,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正犯罪引起的精神损害在司法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但我国相关法律一直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限定为物质方面的损失,这一规定违背宪法、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矛盾、与司法实践产生矛盾,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概述(一)犯罪引起的精神损害因犯罪涉及的精神损害分两种:一种是犯罪行为的目的就是造成精神损害,例如犯罪行为损害受害人的名誉、荣誉等,受害人因此遭遇精神折磨。比如受害人遭受侮辱或者诽谤侵害  相似文献   

7.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侵权经常会造成被害人精神利益的损害,而我国尚未全面建立犯罪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促进我国法律更全面地尊重和保障人权,本文拟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刑事诉讼法》,并相应地推出了新的司法解释,其中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部分内容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动,尤其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一块。本文对新刑事诉讼法中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卢海英 《活力》2012,(17):36-3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民事诉讼,故其调解与单纯的民事诉讼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把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特点.对于有效贯彻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现刑罚的公平与正义,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减少当事人的上诉、申诉和上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反垄断法把传统侵权法中的补偿性原则应用于反垄断损害,难以对受害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形成足够激励,而单纯依靠公共机构实施,并不能收到理想的反垄断效果。为此,我国反垄断法应当引入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并赋予垄断行为受害人以直接的民事诉讼权。  相似文献   

11.
问:两个月前,我家被窃贼偷走人民币2万元。后来这个小偷在其他地方作案时被抓,供出了在我家盗窃的事实,赃款已花完。请问,我如何才能要回被偷的钱?又该找谁去要?答:这个问题在法律上称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目前,不少公民对于被盗的情况只是坐等公安机关退赃,如果盗贼将赃款已挥霍干净,无法退赃就不了了之。如果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后被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犯罪分子有房屋等个人财产,可以拍卖…  相似文献   

12.
精神损害问题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出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法学界对它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从是否把它作为一条制度规定到法典中,到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法人可不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等等一系列问题法学界学者们从以前一直争论到现在.但是作为一个法律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还极度不健全,在这里仅就一些基本的问题做一阐释.  相似文献   

13.
杨武  江志军 《活力》2012,(18):40-40
一、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对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刑事诉讼法第77条只是笼统规定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问题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出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法学界对它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从是否把它作为一条制度规定到法典中,到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法人可不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等等一系列问题法学界学者们从以前一直争论到现在。但是作为一个法律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还极度不健全,在这里仅就—些基本的问题做—些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恶意诉讼 根据恶意诉讼的行为特征和相关法律规定,恶意诉讼的概念可以作这样的表述: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滥用民事起诉权,为追求不法、不当利益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而提起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或现象.简单地说,恶意诉讼就是当事人基于恶意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从本质上看,恶意诉讼具有侵权属性或滥用权利的违法属性,属于违法行为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荷兰解决消费者群体性纠纷主要借助于消费者团体诉讼和集团和解两种机制。消费者团体诉讼适用于禁令诉讼,主要是针对经营者使用不当格式条款或不当经营行为而提起。集团和解适用于损害赔偿案件,其目的在于通过一个非诉讼程序补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王传发 《活力》2012,(16):78-78
当前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在审判过程中怎样做好附带民事调解工作,怎样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及时得到赔偿,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摆在我们刑事审判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近年来.各级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去的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体制机制性的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挥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试就目前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法律限制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只能请求给付工伤保险待遇,而不能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其目的在于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降低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同时使劳动者得到及时可靠的赔偿,减少劳资冲突。司法实践中,参加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基本都能实现各自的目的。工伤赔偿难,不仅是工伤职工个人的维权问题,更暴露了政府公共管理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而遭受精神上的损害请求赔偿的法律制度,应从保护民事主体人身权利角度出发,在立法上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进一步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公益诉讼的概念起源于古罗马法,是普通私权诉讼概念相对照形成,在罗马法时期又名罚金刑或民众诉讼.因此传承其法律宗旨一般的理解是公益诉讼是集团型诉讼,那么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如何在多元化的纠纷中明确,是依照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之规定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范围来认定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相关组织,那么依据侵害事实的因果关系是否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如何让多元化主体来参与民事公益诉讼,从而使公益诉讼有效的发挥其功能.本文从各类型民事诉讼主体资格是否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做一些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