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县(市)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蓉  梅姝娥 《价值工程》2009,28(1):16-18
运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方法,基于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收集到的1999-2006年江苏县(市)的面板数据,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县(市)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面板协整关系,在长期中财政科技投入水平对江苏县(市)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效应,但这种正效应在各县(市)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中所收集的1999年 ̄2004年江苏48个县(市)科技进步数据,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企业科技进步、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几个方面对江苏县(市)的科技进步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江苏县(市)科技进步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区域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方法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科技部组织开展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的指标体系,研究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而利用第三次(2003年 ̄2004年)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所收集的数据,对江苏城市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各个市的科技进步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从建立到成熟需要逐步发展的过程,目前在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创建、实施和完善过程中,其创新组织与管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县(市)基层科技进步的内涵,从基层科技综合资源、基层科技资金管理体制、保障科技投入的稳定持续增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科技政策落实、政府的管理主导作用等方面进行加强和落实,推进县(市)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3-2012年均参加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江苏省县(市)的相关有效数据,通过基于协同学的功效函数法,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情况。分析表明江苏省县(市)整个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协调性是呈良性发展的,相关结果对于政策的建立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握我国示范县(市)的科技进步情况,文章利用国家科技部于2005年组织的第三次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收集到有效数据的56个示范县(市)在2003年 ̄2004年的科技进步态势。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处于山东半岛的东北部,县域经济比较发达.2004年,它的13个县(市)中有3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其县域经济能否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烟台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也影响山东省的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侯敏、陈飞、郭兆成以人均GDP为基础,对烟台13个县(市)区的经济差异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烟台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非均衡发展阶段,并提出相应措施,以缩小各县(市)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仅从一个指标分析问题虽然比较直观,但往往片面,很难全面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本文选取多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烟台13个县(市)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协调各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日前完成了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 ,评出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名列中国经济百强县市前十位的是 :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江阴、江苏张家港、江苏常熟、福建晋江、江苏武进、江苏昆山、浙江绍兴、江苏吴江。据最近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县级行政区划GDP达 5.4万亿元 ,占全国GDP的 56% ,比上年有所提高。经济百强县(市 )是中国县域经济的领军力量 ,其数量不足全国县 (市 )总数的5% ,人口不到全国县域总人口的1 0 % ,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 2 5%。百…  相似文献   

9.
吕维刚 《活力》2005,(6):49-50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层次,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客观、准确评价一个县(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全面了解和比较县(市)之间的差异,对提高县(市)经济整体水平,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的经济责任,应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从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上来界定。基本原则是:——政府职能导向原则。政府的职能决定了县(市)书记、县(市)长的具体经济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与监督。社会管理和保障。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等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赣州中支")借助辖内县(市)支行行长离任契机,尝试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对县(市)支行行长任职期内预算管理、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正向积极效果。一、背景简介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审计机关已经开展数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尤其是地(市)中支却还刚刚起步。此前普遍进行的离任和履职审计虽然也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县(市、区)长在管理事务中所涉及的经济事项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广,权责越来越明,经济责任也越来越大.对此,宜春市审计局对县(市、区)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和评价指标作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县(市、区)长正确履行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13.
石方川  关冰 《数据》2003,(11):7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测算,2002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为29.1分,比2001年上升了1.5分.在2073个县(市、区)中,位列前100名的县域,其综合发展指数达到59.8分,比平均水平高30.7分,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域的22.5%,充分显示出发展活力.其中,位列前l0名的最发达县域分别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昆山、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江苏常熟、浙江萧山、浙江绍兴、江苏太仓、江苏吴江.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技术协作是一个广泛的现实活动和研究课题。它可以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协(合)作,也可以是一国内部不同企业、部门、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这里讨论的范围限于各省、自治区、市、县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主要是我国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这些地区有一方经济比较发展,技术和管理的水平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15.
张毅 《数据》2003,(1):25-26
一、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特征 一是综合性.县(市)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是指县(市)的全面发展,它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善、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科教水平的提高等,也就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同时,县(市)的综合发展不仅体现在县(市)的发展水平上,而且还包括县(市)的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协调性的理念下,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过程,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的特征。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体现在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性、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协调性、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以及科技产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频繁,撤县(市)设区更是成为中心城市扩容提质的主要行政手段。统计和分析1978年以来全国撤县(市)设区的数量变化和分布特征,并总结和归纳了这一行政区划调整频繁的动因,研究发现:①1978—2016年间全国共有231个市辖区调整的案例,90%以上的市辖区调整发生在1997年以后,且以撤县(市)设区为主;②1997—2002年和2011—2016年为全国撤县(市)设区的高峰期,尤其是2010年以后增长态势明显;③撤县(市)设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撤县(市)设区的主力军;④基于"核心—外围发展理论",我国撤县(市)设区频繁的动因可归纳为六点,即撤地设市后的建制性调整、市管县体制下的区域统筹、撤县设市冻结后的体制性调整、省管县体制下的政府竞争、大城市情结下的结构性调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县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  王颖莉 《价值工程》2014,(29):12-13
县区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对县区进行科技创新评价,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济南市现行的县(市)区、高新区考核指标为基础,借鉴武汉、南京、宁波等地的考核办法,构建了济南市县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用济南市"2013年度县市区、高新区科技创新进展情况通报"的部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济南市各县(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了沪市17家具有代表意义的煤炭业上市公司2009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进行经营业绩评价,并从绝对量和相对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经济增加值(EVA)、传统会计利润指标与公司市场增加值(MV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EVA作为煤炭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合理程度.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建立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就是指它们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即科技进步对经济系统内部协调的促进,经济发展对科技系统内部协调的促进,科技经济系统外部的协调。 (1)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②科技进步促进产业技术结构高度化;③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开放度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合理化;④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⑤科技进步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⑥科技进步促进空间经济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