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文书 《价值工程》2014,(10):250-252
本文针对国内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形势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校企合作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动因与合作模式的分析给出了该专业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应用型办学理念的深入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校企紧密型合作有效地推动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在当前校企紧密合作的强大驱动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为依托,努力探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共育模式的革新,具体创新措施包括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人才共育平台建设,提升人才社会服务能力,探索校企双轨双导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多导育师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展成了目前的发展潮流,新产业、新模式、新方法逐渐成为教育活动里的主题。对此院校也要深度结合着市场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对于物理专业而说,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办学的优势,深化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深度适配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以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为切入点展开深度探讨,明确了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背景,分析了物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发展目标及融合教育思想下物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最后给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物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新时代校企合作办学的课程改革及横向的课程实践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缪苗 《价值工程》2014,(19):263-264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合作形式不同层次,各有特色,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是一个突破与创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围绕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实践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对接、实习实训安排、载体建设等具体的实施过程,需要深层次的探索合作的途径和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的有益的探索,合作形式不同层次,各有特色,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是一个突破与创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围绕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实践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对接、实习实训安排、载体建设,需要深层次的探索合作的途径和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蔺宏良  崔选盟  任春晖 《价值工程》2010,29(34):289-290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现状,构建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重点就校企共同搭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以职业能力结构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携手实施工学结合的三段式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互惠共享型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教材等七个方面的实施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及学校"三位一体"的合作协调机制、"双轨制"的人才教育机制、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项目驱动机制、合作考核激励机制等运行机制,以促进和保障紧密的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全渗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容,从战略渗透、资源渗透、技术渗透、管理渗透以及文化渗透五个方面探索了房地产专业“全渗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经过4年多的实践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创新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校企合作最终的目标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通过研究岗位技能评分标准,促进校企共建岗位技能评分标准,实现共育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全渗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容,从战略渗透、资源渗透、技术渗透、管理渗透以及文化渗透五个方面探索了房地产专业“全渗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经过4年多的实践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政策性的引导,文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着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并指出用5-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校企合作、校企人才供需对接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已迫在眉睫。本文基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与上海华住集团通过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多元协同育人的经验与效果进行分析,从校企供需对接优势效应、打造就业育人平台的实效以及构建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模式的经验与思考三方面对校企合作就业育人的新模式进行探讨,期望能切实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敏  师源  徐祯炜  张华 《价值工程》2010,29(26):37-38
物联网是一种将RFID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技术。本文在介绍物联网的内涵和主要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联网对企业供应链管理各个层面的影响,以企业物流模块为例,研究了物联网在企业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薛勇  赵静远 《价值工程》2012,31(26):202-204
烟草行业是最早提出建设烟草物联网的行业之一。本文分析了烟草行业物联网建设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卷烟商业企业为切入点和核心的物联网建设构想,并分析了可行性,给出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慧现代化的现代物流升级与转型——以攀枝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给传统产业注入物联网元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打造构筑于物联网基础之上的智慧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基于物流实时感知系统、用户智能服务系统、物流管理与智能调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智慧物流体系,实现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把传统物流发展成为感知、互联、可视、智能的智慧物流,将成为促进攀枝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徐鹏 《价值工程》2011,30(3):176-177
近年来,随着学校招生、学校的规模逐步扩大和学生的数量的更新换代,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学模式也不断改革,使得教务管理工作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并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成为开发的重点。主要研究在Internet环境中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对学校管理有着广泛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雪薇 《价值工程》2014,(6):265-266
本文通过剖析特定层次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机制,寻找学校、企业以及兼职教师的共建、共用、共享机制,为促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承载的主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这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因此,论文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以期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加快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物联网发展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结合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技术是继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次新的信息浪潮。正确合理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装备器材保障领域,将对我军的装备器材保障能力起到快速提升作用。装备器材保障物联网就是将物联网技术在装备器材保障里的综合应用,作者通过分析理解装备保障物联网的概念,针对具体保障业务建立理论模型以及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具体业务应用,从而挖掘物联网在装备保障当中的巨大潜力以及研究重点,并分析利弊,为我军发展装备器材保障物联网起了一定的建言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投入工程施工中来,使得施工安全环境愈加复杂。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形式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应对复杂严峻的挑战,需要新的管理形式。在社会高度信息化背景下,物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将其引入施工安全管理中恰逢其时。论文讨论了新技术环境下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职教育应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工作能力为核心,实际训练、实景操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针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新形势,论文结合河北经济管理学校会计专业近几次校企合作的经验,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在校园内共建会计实习基地的策略。通过共建“会计共享中心”校内实习基地,论文探讨了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共建,探索了互惠互利、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