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形成同向同行大思政育人格局背景下,本文从会计学课程思政化的涵义及其意义出发,依据《基础会计学》课程特点,就该课程思政化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明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积极革新思政教育教学观念,以期对思政元素融入会计学专业教学、对其他高校实施专业课程思政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孙慧倩  王烨 《财会通讯》2021,(21):163-167
会计确认与计量中的估计与判断要求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估计与判断具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会计学课程思政框架应遵循相关性、协同性、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基本思路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概念,并在会计具体项目核算部分减值计提和收入确认中再适当融入."植入点"可以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课堂讲授与翻转课堂、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其思政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物流职业岗位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本文通过总结《供应链管理》课程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的做法,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进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4.
《会计学原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1990年国家教育部将其定为财会专业十一门核心骨干课程之一。本文将"思政元素"融入《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使会计专业教育与思政道德教育紧密结合,针对当前《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课程思政建设需求,提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改革措施,以期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当前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物流会计专业课程现状入手,挖掘物流会计课程的思政元素,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转变入手提出了课程思政背景下物流会计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卉 《当代会计》2021,(8):29-30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将会计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行具体实施的背景下,在专业教学方面对思政教学进行改革,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进行正确指引。以《物流基础实务》这一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研究,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整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与课堂相融合,融入学生头脑。  相似文献   

8.
在凝聚广大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战线的进程中,高校思政工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方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载体与途径,切实加强思政工作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政治责任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遵循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改革思路,这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育人工程,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觉悟。文章选择财务管理专业为视角,以教学实践课程为平台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深挖实习基地思想政治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在丰富教学实习内涵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滴灌式"融入机制。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育人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加强课程思政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准确把握课程特点与挑战、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各大高校全面推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既能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又能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还能真正发挥好每门专业课程树人育心的作用。在巩固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有助于学生在接受设计课程理论内容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又与现代设计相贯通的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博 《中外企业家》2016,(6):189+19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造成学校培养的会计学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会计学人才存在一定差距,其重要原因就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本文主要从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现状、会计学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根据核心能力要求进行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这三方面来论述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内容单调、枯燥,加上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无形中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明显违背教学目的。该课程教学方法必须与实际的会计岗位相适应,与实际工作过程相适应,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阐述了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力需求和学情,分析了《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该课程改革的教学设计思路、理念与举措。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好坏关系着会计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致力提升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任务,要在就业导向视域下协同企业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并着重培养。“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当下的课程思政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该门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中企业外购原材料业务核算内容为例,深入分析该项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通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实现全方位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应用外语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课程内容复杂,涉外性强,如何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遵守国际准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贸人才尤为重要。本文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为应用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在本科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会计专业的发展,会计学原理的教材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然而,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与教学发现当前国内会计学原理教材的主要适用对象是会计专业初学者,但教材在某些方面又不利于刚刚接触专业课程的学生的学习。与之相比,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一些编写特征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深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根植思政理念,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实施及效果方面展开,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旨在实现专业课程更好的思政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周谦  赵娟 《财会通讯》2021,(11):165-168
本文以财务管理学课程为例,针对现有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探索推进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建设.文章从教学内容方面,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碎片化思政因素;从教学组织方面,整合课程价值模块和思政内容打造系统化的课程思政;从教学方法方面,采取五层级教学方法开拓课程教学时空界限,体现润物无声的"育德"内涵,以此课程教学改革带动专业课程体系的"育人"作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19.
基础会计学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及抽象性。为了让初学者在首次接触课程及专业时能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应将案例法教学引入到课程讲授之中。结合生动鲜活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找到学习基础会计学的兴趣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思政教育是高校素质文化传统的基础路径,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纳税实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指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思政教育达不到应有效果。课程思政教育具有渗透性特点,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加强专业教育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推动思政课有效实施。基于课程思政视角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学生全过程学习理念。以学生思政品质培养为基础,引入微课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方式。增设纳税实务专业实践教学,考察学生思政品质,为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