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继英国、丹麦等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挪威的低碳国家建设之后,日本则欲打造全球首个低碳社会,其实践活动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理解,市场不是一个纯经济学上的概念,而应将其视为人们有自主选择机会的社会状态。市场经济也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采取的一种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文明方式,它对社会信任的不断发展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工作任务、人际关系、角色冲突、职业发展、时间平衡、组织倾向拧成六大“压力源” 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日前推出“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据了解,调研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在为期4周的调查中,共收取全国3万余份有效问卷。  相似文献   

4.
许波 《活力》2005,(5):169-169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来临,人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学习型社会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想场所,为学习者提供了客观的学习条件,它是人类社会进入了同质化发展状态的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为我们创建学习型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方式。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框架,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离散选择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KHB效应分解方法研究个人社会经济保障感知对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保障感知与志愿服务参与行为呈正相关,阶层提升感知在社会经济保障感知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发挥了正向的调节效应,个人对政府与群团组织的信任水平是社会经济保障感知影响志愿服务行为的中介路径,替换变量测量方式和倾向得分匹配后得出的结果依然支持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刘凤英 《活力》2010,(1):53-53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系列理论阐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指明了方向。本文试从社会结构文明的角度,对社会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进行一点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社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是惊人的、前所未有的,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还滋生了计算机犯罪。科学技术不是外在于社会的力量,在发展高技术的同时,社会的生产关系、规章制度、法制法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都要有相应的变革,只有这样高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至成为祸害。  相似文献   

8.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沙特阿拉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谈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促进人民相知相亲,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引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表述,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这十六字理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本期,我们特约请费孝通先生弟子、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撰文介绍《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一书,通过这部对于中国社会的认识与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之作,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人类意义。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前进的最大、最持久的直接推动力,它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可以把技术创新看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伟大的杠杆”。  相似文献   

10.
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进行辩证的分析。 1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一般性认识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其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同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更为明显。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判断,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功能作用上。 首先,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昌盛。纵观近3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每一次重…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审计从组织上看参差不齐,从规模上看只是初具雏形,业务上仍处在“找米下锅”的阶段,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社会审计要发展,必须走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始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自秦朝到清末,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中一直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治理理念.县以上由国家委派官吏治理,乡以下则采取国家输出法律制度,依靠地方乡绅和宗族制度来管理。直到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专制统治体制的瓦解.传统的乡村治理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农村直接进入国家的视野.开始打破“政权不下县”的传统.将国家乡政权力体制下沉至传统的农村基层社会.历经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等阶段乡村组织体系的改革发展。政府将农村社会纳入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基层农村社会处于国家权力支配之下。行政力量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乡村开始探索走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道路.对基层社会管理实行“乡政村治”模式.在农村建立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并从法律上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维护了国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又保障了乡村社会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民主建设当中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成为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13.
习伟  习静 《价值工程》2011,30(20):293-294
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终极理想。翻开中外历史典籍,智者关于社会和谐的描述比比皆是。但是,实现社会和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今,人类社会在经历过漫长的人治、德治历史过程后,最终选择依靠法治力量来构建社会和谐,这已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共识。建设公正平等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璐  祝锡萍 《财会通讯》2009,(4):134-136
本文从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出发,阐述了中小企业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外部环境,认为中小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提出了中小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会计的设想.指出企业和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注重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选择适当的方式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在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有必要甄别现有典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特点,以资借鉴。本文对德国市场经济模式中的相关观测点分别进行研究,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十七大报告当中。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前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一种文明标志。然而,现实表明,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  相似文献   

20.
刘晓莲 《审计文汇》2007,(8):105-106
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崇高境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核心,如果说文明是国家与民族的根和魂,那么基本政治制度昕表现出的就是社会与人的形和体。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文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审计制度文明的不断创新与变迁。文明审计必然会以国家制度文明所赋予的监督、制约、服务和保障等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