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蓬勃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吉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和次发达的地区,具备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本文针对长吉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其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并加快了我国区域合作治理的步伐。区域合作治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成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治理之间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罗自琛  耿明斋 《物流技术》2014,(1):67-69,111
首先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物流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在对中部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关联度进行系统分析后,总结出物流发展过程中不适应中部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部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区城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并加快了我国区域合作治理的步伐.区域合作治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成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治理之间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及战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价值工程》2011,30(3):4-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的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在此态势下顺应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潮流,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提出了相应的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整合国内机制,实现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总体协调。本文阐述了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我国不仅要推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而且面对我国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国内各地区发展规划过程中也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瑛 《企业经济》2005,(4):144-145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协调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必须以区域之间形成紧密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本文主要从市场视角分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为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林  李萍 《价值工程》2010,29(13):233-234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史入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在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虹 《物流科技》2014,(2):134-136
京津冀地区现有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四个港口分布在渤海西部300公里的海岸线上,天津港是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秦皇岛港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唐山港具备天然深水航道;黄骅港是规划中的综合性大港,四个港口有各自明显的优势与劣势。长期以来存在着港口规划各自为政,腹地资源恶性竞争,码头泊位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不能互通,信息平台难以共享的突出问题,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合作正逢其时,应以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明确分工定位、建立政府间协调机制、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构建信息网络基础平台为关键,争取借助国家正在制定的有关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方案,对港口合作问题进一步深化,推进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京津贫困带是我国非常典型的紧邻大都市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且由于贫困与生态问题耦合,多年来难以脱贫。推动环京津贫困带减贫,成为贯彻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承担生态涵养和生态安全功能、大城市“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区域开放较晚等角度,分析环京津贫困带形成与存在的多重原因,并探讨通过区域协同发展解决大都市周边生态抑制型贫困区域贫困问题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卢园 《价值工程》2014,(7):22-23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三大引擎,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中国最有可能建成全球巨型城市区、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可以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科技协作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京津冀科技协作。三方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切实推进京津冀科技协作与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科技协作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是一项全球性质的大型体育竞技活动,奥运会的举办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并不是组织一项简单的体育赛事,冬奥会能为我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必然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机遇,但同时,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论文从冬奥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冬奥会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合京津冀地区企业的绿色发展现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给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京津冀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目前三地172个区县的人均GDP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方面,以1992年为节点呈现前后分异,在此之前,三地水平大致相当,在此之后,三地经济逐渐拉开差距;经济总量的位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河北、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方面,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北京、天津高于河北省;东部地区、西南地区高于北部、西北和东南地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杨威  刘朋 《价值工程》2010,29(32):47-48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高校的发展在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促进地方技术进步、推进地方文化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天津市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廊坊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及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该都市圈内生产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廊坊置身于京津冀都市圈,与京津山水相连,具有对接京津产业的良好基础。廊坊市应深度融合京津资源,积极搭建开放平台,规划廊坊市与京津产业对接的思路,确定与京津产业对接的领域,以此促进廊坊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翁钢民  杜梅 《企业经济》2014,(3):151-155
为优化京津冀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的物流产业进行定量研究,以人均货运量为指标,计算19962011年各年数据的Moran’s I值,并运用Moran散点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空间布局演变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模式,但总体上区域集聚水平较低;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增大。因此,要加大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设施的建设,合理布局交通,加大政策性鼓励,使物流业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坚持比较优势,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规划手段进行空间导引,真正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对京津现有规划思路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具体勾勒出以京津为中心,以河北为自然延伸,以晋陕蒙为生态屏障与能源支撑的"首都区"建设区域,指出其是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基于战略高度和区域视野来规划发展;同时,"首都区"建设必须与体制改革,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