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主要依赖于对公司内部人掏空行为的各种监督和处罚措施,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则代表着一种监督机制。研究结果证明,独立审计师和内部人在两阶段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纳什均衡解,均衡状态下如果对于审计失败和内部人的掏空行为实施更严厉的惩罚,那么,公司会有更高的总投资水平,股权结构更分散,审计师将获得更高的审计费用,内部人也将得到更高的预期投资回报。同时自利的审计师在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时,将不自觉地达到高质量审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主要依赖于对公司内部人掏空行为的各种监督和处罚措施,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则代表着一种监督机制.研究结果证明,独立审计师和内部人在两阶段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纳什均衡解,均衡状态下如果对于审计失败和内部人的掏空行为实施更严厉的惩罚,那么,公司会有更高的总投资水平,股权结构更分散,审计师将获得更高的审计费用,内部人也将得到更高的预期投资回报.同时自利的审计师在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时,将不自觉地达到高质量审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已成为一种常态,导致了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在此情形下,探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提高上市企业盈余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独立董事制度视角,利用2011—2015年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样本,探讨独立董事声誉能否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结论表明:独立董事声誉可以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相较学者独立董事声誉,实务独立董事声誉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更显著;外部审计机构会为大股东掏空行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而在治理大股东掏空具有一定效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股权代理问题与高质量审计需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发现股权代理问题影响了审计需求,股权代理问题越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聘请高质量审计师,而我国的研究刚刚起步并存在不足。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高质量审计师的替代变量;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是否影响其审计师的选择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明晰自愿性交更审计师行为与审计意见二者深层次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审计产品质量.之前一些关于上期非标准审计意见将会导致本期公司变更审计师的观点有失偏颇.在关于上期审计意见对本期变更审计师、本期变更审计师对后期审计意见类型影响的研究中,相对于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而言,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不仅不会倾向于本期变更审计师,而且当公司上期被出具的是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时,本期发生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本期变更审计师行为显著提高了公司后期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降低了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变更审计师的决策依据是预期审计意见的改善而不是上期审计意见类型.  相似文献   

6.
股东、经理和内部审计师利益博弈的结果表明:经理的控制权越大,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越大;公司的内部审计监督越严,经理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越小。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了经验证据:若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经理人员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越高,越易造成经理层控制董事会的局面,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就越严重;内部审计监督越强,越有利于抑制管理层的利益侵占行为。国有企业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更为突出,监督不力,管理者对股东的利益侵占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选择2002年深圳股市的48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的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就越不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境内合作所,以便实施其掏空行为;而设立审计委员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的审计师选择偏好;如果第一大股东是外资股,则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境内合作所,以求降低其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审计关系是对现代审计起源分析的结果,是研究审计独立性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研究审计相关责任的逻辑起点。它包括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审计客体、审计执行主体。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是比较严重的,本文分析的审计市场失衡的成因,提出了改变审计关系的思路,即在要求审计师保持实质上独立的同时,让审计师从形式上更进一步独立出来,消灭审计师与内部人合谋的机会,并且提出了审计收费监管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沪深交易所监管问询对审计师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收到问询函后审计师更倾向于离任,而审计师声誉和行业专长会抑制监管问询后审计师变更;选择留任的审计师则会倾向于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将签字注师更换为执业经验更丰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使得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更加谨慎,表现为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意见更有可能由上一年的清洁意见变更为非清洁.  相似文献   

10.
"吃人的嘴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①。但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上市公司自愿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现象。如此的"好客"行为是否会损害审计质量呢?搜集2001—2010年间上市公司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数据,使用盈余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实证研究了餐饮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承担审计师餐饮费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质量(盈余稳健性)显著更低。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的分组检验表明,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民营上市公司,其审计质量显著更低。上市公司为审计师提供餐饮费的行为,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利益"绑定"关系,从而严重地损害了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审计成本与风险溢价是影响审计师定价的两个重要因素。以2007—201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定价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审计师特征以及法制环境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相较于非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审计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审计定价更高,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审计定价越高。进一步地,在民营企业、“四大”审计的企业及在法制环境好的地区,审计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审计定价都更高。这表明审计师能够识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并将其反映在审计定价中。  相似文献   

12.
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供合理保证,审计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资本市场参与人的行为选择,论证了审计师的行为选择既与公司管理层提供的报酬大小非常相关,也与政府监管层的处罚力度、检查概率与范围相关.同时,还得出了审计质量的形成就是投资者、审计师、公司管理层、政府监管层之间进行博弈所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行为是否具有信号传递作用?这对推动我国审计师行业发展和扩大独立审计的市场需求基础十分重要.通过2001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大规模审计师,能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加快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调整速度.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具有不同的边际效应,为促进资本结构优化调整,民营上市公司对国内"十大"审计师的需求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外部审计作为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重要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目前已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外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师的独立性。所谓审计的独立性就是指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受任何外部影响,坚持公正无偏的立场、能够独立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一直以来审计的独立性被视为审计的灵魂和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后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舞弊视角探讨审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其察觉的重大错报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舞弊迹象的公司,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事项种类更多、风险主题和差异化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公司当年存在财务舞弊,其下一年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更高、审计师被牵连至监管处罚或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更大;财务舞弊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审计资源较多的公司中。  相似文献   

16.
以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以审计报告相关准则修订为契机,研究了审计师与上市公司、审计师与投资者、前任审计师和后任审计师之间的关系契约以及关系契约个体的进化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师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契约基于市场基础、信任规则和声誉机制维持;关系契约下投资者的资金配置相对于传统契约而言,更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修订正是将关系契约理论落到实处,其核心内容是进一步强化审计师的沟通与责任,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公司诉讼对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公司诉讼分别与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普遍的低价揽客行为,但是针对被诉公司,即使更换审计师后,其审计费用也显著增加.这表明审计师会利用公司诉讼的信息,修正审计风险判断.  相似文献   

18.
审计意见购买问题是经理管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对此都尤为关注.企业为了获得完美的审计意见可能进行审计意见购买,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破坏了外部独立审计制度,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对经典文献进行整理,提出需要从监管机构,企业管理层和审计师自身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证券市场发展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大股东"掏空"即控制性股东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侵占(隧道挖掘)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掏空"的影响因素、方式(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等),而国内关于审计对"掏空"行为的有效性的问题研究比较有限,而且没有得出一致结论.该问题的深入探讨,将会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关系,提供一种解决"掏空"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国有企业纵向兼任高管的存在降低了审计收费,非国有企业纵向兼任高管的存在增加了审计收费。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审计师能够识别国有企业中纵向兼任高管发挥的监督效应,进而减少了审计收费;也能识别非国有企业中纵向兼任高管掏空效应占主导,进而增加了审计收费。内外部治理因素调节作用有效降低了审计师执业风险,审计师能够识别股权制衡和外部分析师在促进纵向兼任高管监督、抑制掏空方面的治理作用,进而减少审计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