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德国工业4.0迅速窜热的同时,中国也坐不住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呼之欲出。"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出"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2014年6月份在福建泉州召开的一次当地企业战略发展研讨会上透露的。周济称,中国工程院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正在制定的一个发展纲要,预计2015年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审批。这是一个需要动员全国力  相似文献   

2.
要闻     
《财务与会计》2015,(12):4-4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在移动互联网、泛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以后,制造业将产生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制造业已经来到发展的十字路口。我国2025制造强国战略规划即将出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可以说是和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版同步推进。我们是既要推进精密制造、自动制造,还要同步解决智能制造的问题。一、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趋势在当前国际国内和上海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转型创新是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刘楠楠 《价值工程》2019,38(27):45-47
德国"工业4.0"代表了德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制造2025"是在我国工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制造2025"下,将使中国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和提升,在智慧智能化的新时期体现出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力量,在深入理解"中国制造2025"有关具体政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造业企业和职业变化,深入分析产业环境适应"中国制造2025"。  相似文献   

5.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大力加强工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落实十三五规划,弘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文化理念及国家繁荣强盛的基础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一轮的工作革命及《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的发布,企业的管理及盈利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形下,尤其在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如何使用先进成本管控方法做好成本管控,增加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经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制造企业成本管控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可以说,全世界人民都在享受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提高了世界人民的福社,也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5月19日下发《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揭晓: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中,专门提出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
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正式对外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应用环境出发,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我国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新一轮的制造业创新发展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这为我们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概述了会计核算方式的历史变革,提出了在《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结合智能工厂建设,会计智能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24):171-174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实现智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研究分析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健全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开展了工业4.0战略的深度分析与研究,梳理了工业4.0战略计划与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的关系,概括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情况,全面分析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研究探索了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策略,提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及多角度系统性的培养体系,可展开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发展路径,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是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红塔集团将智能制造视作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也是其“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7,(10):102-103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等理念的提出,中国的加工制造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如何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变?笔者结合从业多年的经验,深入分析当前机械加工行业的现状,提出实现工业4.0,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去实施。  相似文献   

14.
"工业4.0",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前三次工业革命,由于历史原因及传统观点的滞后,我国不是主力军,失去了抢占发展先机的机遇.而这一次,我国较早地积极参与其中.按照目前发展形势,如果说未来世界是一个"人体",那么美国是大脑(制订规则,发号施令),德国是心脏(强有力的启动器,想智能化后摆脱大脑成中枢),中国就是四肢(觉醒后鲜活地发展心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智能制造。衡水"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大幅度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战略挑战与历史机遇,基于对中国工业4.0与德国工业4.0的比较与研究,分析和探讨实施中国工业4.0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构建起一套以信息物理系统应用为特色的研发、服务平台和配套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CE:在社会消费升级和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会面临一些困境和全面升级,在此背景下,Emerson有什么机会和计划?杨绍曾:我认为这个白皮书对我们很有意义,其重点关注的某些经济领域,比如关注能源效率和运营效率的提高,这确实能很大地帮助中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未来中国制造业将更重视技术,包括监控公司业务的新方法、提高效率的新方法,这些都会导致更多自动化和运营数据的产生。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工业自动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工业机器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代替长时间、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更在于未来对自动化领域造成的深刻变革,终会实现人类自身的颠覆性革命。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能大幅提升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甚至变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把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带来的机遇,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必须要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14,(10):110-111
继“汽车强国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后,近期国家又提出了“汽车强国”的明确标准,即:要有一两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几强、有一些独到的技术能够引领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一直是中国一汽的奋斗目标,并以十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一汽的“汽车强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字化转型是航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转型是新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人类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三次革命,当前我们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信息化革命的挑战,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2013年,德国推出工业4.0,可以说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式拉开序幕。中国也提出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中国航天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必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勇立潮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