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倞 《活力》2011,(9):F0004-F0004
五大连池市作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多年来,坚持以促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使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加强劳动力转移优质服务为手段。强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用工市场对接、返乡创业指导和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劳务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土地对于我国亿万农民来说,不仅意味着绝对的生产资料,而且还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和社会保证.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流转主要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方式,是对我国土地承包制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了进一步的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本文将运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选取清流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数据、案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提出相关的观点,并对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成为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重要瓶颈,国家围绕促进土地流转开展了许多工作,包括农民土地承包权确权等;地方政府为了推进该项工作,也做了许多创新,比如土地流转信托等.本文选取福建沙县为例,研究该地在推进土地流转信托模式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现实困境,并分析制约因素所在,建议通过完善法律基础、坚持市场化、打造龙头农业产品和企业、加大监管、强化人才引进和农民培训、创新资产证券产品等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各地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过程中,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一新政,因地制宜解决了土地、资金等困难,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5.
相比不具有可持续性且容易带来极大不公平的土地征收与出让等政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即"土地流转",能调动农民自主性,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新型城镇化进展。"土地流转"有着不可替代的经济效率优势,同时,政策中注重收益分配体现了公平原则,符合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要求。本文通过效率与公平两个切入角度,基于福利经济学,以成都土地流转模式为中心,以温江区万春镇调研结果为依据,研究"土地流转"政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作用。针对万春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指出可通过明晰产权与相关法制建设、加强对有关政策执行部门的监管与加强建立有效的收益分配机制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已成为中国农村一种新的农地制度要求.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仍出现了很多问题,分析出现的问题及有针对性制定出的一些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当前政府及学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力低下的问题,提高土地收益,促进"三农"发展。文章介绍了广西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广西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六大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土地流转利益主体;深化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农民土地产权市场交易制度;建立扶持奖励的优惠政策,推进土地流转进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他们将自己承包的农用地租赁给专营农业的农户,带动和促进了农用地的流转。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在不同利用主体之间进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淡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影响农业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投入要素进而影响农业内生发展。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对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代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土地确权和土地转入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农业投资及贷款意愿,提升了其农业科技使用意愿,并增强了其农业人力资本提升意愿;而代表"三权分置"改革的土地转出对三者的影响均为负。由此表明,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对农业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内生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农业内生发展。建议深化"三权分置"改革,推进确权成果应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借助大数据建立网络化土地流转平台,以土地为杠杆撬动农业其他生产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民的老龄化,大量农村土地将进入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和"三农"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关注的重要课题.文本对"三权分置"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化解"三农"问题的途径进行探索.该研究对于解决"三农"现实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大连池市是一个以旅游、矿泉、特色绿色农业为主的县级市,辖11个乡镇,现有农村人口14.6万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全面实施农业"三分战略强市,劳务输出富民"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力度,在有组织规模转移、一站式优质服务、农民整体素质提升、高技能订单培训、网络化全程维权、农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农村经济形势飞速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民间资金积极投向名、特、优农副产品的规模生产和深加工,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市场需求。新农村建设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放在首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务工,农户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3.
呼兰区辖11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16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2.6万人,耕地面积213.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流转条件>颁布后,呼兰区非常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积极介入、跟踪指导、扶持规范,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经营规模不断增大.目前,全区流转土地面积38.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8.2%,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不断扩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8 665元,比上年增长27.8%.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的深层次改革。加快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是一种必然要求,应当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相结合。德州市在"10+3"产业推进计划的引领下,涌现出了一批土地流转的典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转移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借鉴国外农场生产的经验,开展土地流转也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目前探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一种实践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要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号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土地流转现象就大规模出现了.本文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双流区集中居住的土地流转现状、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人在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于集体所有的或国家所有但由集体长期使用的土地享有的支配权以及享受其收益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人已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继承等方式流转。笔者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要件进行以下探讨。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条件在我国,自古以来农民和土地密不可分,土地乃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随着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脱离土地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转移必然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农民之外和农民自身都存在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为此,应广开生产门路,拓展就业空间;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思想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中70%是农村人口,农民问题仍然是最主要的问题.单纯依靠农业不可能富裕农民,必须把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只有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才能提高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引导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9.
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难以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集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但现实土地流转受到国家制度的较多限制.  相似文献   

20.
农地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德宏州为调查地,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探索推进德宏州农地流转合理有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