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黄梅 《会计之友》2008,(22):61-62
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计量盈余管理程度,总体应计利润法是目前西方盈余管理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但同时也是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总体应计利润法计量的原理、具体模型和优缺点作全面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计量盈余管理程度,总体应计利润法是目前西方盈余管理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但同时也是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总体应计利润法计量的原理、具体模型和优缺点作全面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动机与现金流量操控动机主要有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监管动机和其他动机.在应计制基础会计与现金制基础会计融合的大背景下,盈余管理动机与现金流量操控动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特殊性、盈余信息与现金流量信息编制的基础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和现金流量操控动机的融合并不是很彻底.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起点和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度量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总结了现有的盈余管理度量方法,包括应计利润总额法、应计利润分离法、具体应计项目法和盈余分布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两种计量应计盈余的原理和单一公司比较的基础上论述了采用资产负债表法计量应计盈余存在一定的误差,并用实证的方法将其与现金流量表法下应计盈余的计量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哪种方法,经营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均高于应计盈余,但是现金流量表法下的经营现金流量持续性显著强于资产负债表法下的经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法下的应计盈余、经营现金流量更可靠.  相似文献   

6.
利用资产减值操控利润是企业实现盈余管理目的的常用手段,高新企业由于其高产品附加值、企业超常规发展、无形资产数额大等特点,使其更容易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灵活的盈余管理。文章将结合高新企业行业特点,通过全部应计利润模型与均值回复应计利润模型对A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结论,从会计及企业运营的角度对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年至2012年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用可操控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IPO企业在发行前后确实存在显著为正的可操控应计利润;2与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前相比,2009年后IPO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盈余质量变差;3主板IPO企业的盈余管理在上市前与中小板、创业板基本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上市后却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中小板、创业板企业仍存在较强的动机将企业的盈余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研究过去一直是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但实务界日益呈现的证据表明,应计利润操控并非盈余管理的首要方式,管理层在面临实现特定盈余目标的动机、受限的应计利润会计自由裁量权、后安然时代国际上从紧的会计准则、管理审查和股东法律诉讼的风险时,都可能通过实际操控影响现金流从而管理盈余。对实际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探索能够拓展当前有限的盈余管理研究,有助干改善公司治理、提升盈余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更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此,本文首先对国际现有实际活动操控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具体包括实际活动操控方式识别的相关研究、实际活动操控经济后果及投资者反应的相关研究、应计项目操控与实际活动操控关系的相关研究;然后着重分析了实际活动操控手段的四种计量模型,最后总结了当前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局限性,为拓展我国的真实盈余管理研究及提高盈余质量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计量偏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 《财会通讯》2008,(11):91-94
总体应计利润法是计量盈余管理水平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对总体应计利润具体模型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其计量偏差存在的证据与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产生计量偏差的主要原因。针对国内研究现状,提出开发更优的总体应计利润模型、修正现有模型以及扩大总体应计利润法运用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会计盈余激进程度发生反转来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会计盈余操控行为下的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发现,在没有显著的盈余操控行为时,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的持续能力没有显著差别;在首次发生盈余操控行为后,平滑收益动机下的负向盈余管理导致未来盈余的较小波动,使得会计盈余整体呈现较强的持续能力;而在其他动机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下,未来盈余的波动性难以预测,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都不具备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确认与计量基础的差别,利润与现金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着差异性。会计利润是基于应计制的账面数据;现金流量表现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概念体系,并成为企业估值、决策与管理的"至尊变量";而以应计制为基础的剩余收益,比现金流量更能确认价值的增加,并提供了一种分析企业和企业价值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收益平滑的定义收益平滑,是指通过对应计利润的调整来对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变化进行补偿,使得即使在经营性现金流量每年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收入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的盈余管理方法。收益平滑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密切,根据魏明海的定义,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  相似文献   

13.
陈凯凡 《广西会计》2003,(12):21-22
盈余管理是西方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国资本市场也同样出现了盈余管理现象 ,这一现象已引起我国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关注 ,并已有学者利用实证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从而使自己获益的行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通过操纵各种应计项目来实现 ,这些应计项目还包括了损益表中不涉及现金流量的收入费用项目 ,是广义的应计项目。 2 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做出某种调整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 利用关联方交易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  相似文献   

14.
将中国大陆1394家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7年期间5576份年报,分为熊市悲观样本组与牛市乐观样本组,用Givoly&Hayn(2000)的应计项目模型和Ball&Shiva-kumar(2005)的应计项/现金流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熊市悲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低,会计盈余下降周期与熊市悲观周期吻合;牛市乐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高,会计盈余上升周期与牛市乐观周期一致。上市公司经营者(代理人)操纵应计项目以及刻意安排应计项目在牛市与熊市之间回转,使得熊市悲观周期会计盈余被低估而牛市乐观周期会计盈余被高估,以迎合投资者(委托人)牛市过度乐观而熊市过度悲观的情绪和盈余预期。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适度分离的模式下,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操控盈余的空间.文章以会计-税收差异为视角分析判断其在识别企业盈余管理中的作用,结论表明会计-税收差异指标能有效地识别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会计-税收差异比操纵性应计利润在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时更加准确和有效,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适当分离,赋予会计-税收差异指标更多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会计准则、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文章以2009—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盈余管理方式偏好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方式选择。研究显示:真实盈余管理是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也未退出“历史舞台”,仍辅助真实盈余管理共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下,费用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大,而销售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小。最后,对规范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乃川 《活力》2006,(7):39-39
一、当前盈余质量评价的特点与方法 1.盈余质量评价的特点 (1)立足会计利润的分析。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及过度的盈余管理,这反映出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的运用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因为盈余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所选择的会计方法及管理层估计决定,所以报告盈余有可能没有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寻找我国证券市场关于现金流量信息含量和增量信息的经验性证据,提出了四条假设,分别检验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的信息含量、现金流量是否具有会计盈余之外的信息含量以及盈余和现金流量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等。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假设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李艳玲 《会计之友》2006,(16):76-77
本文为寻找我国证券市场关于现金流量信息含量和增量信息的经验性证据,提出了四条假设,分别检验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的信息含量、现金流量是否具有会计盈余之外的信息含量以及盈余和现金流量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等.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假设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上市公司数据资料的进行分析后发现,通过会计—税收差异可以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识别,以实现上市公司避免亏损,增加效益的目的。笔者先是对会计—税收差异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介绍了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