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监督既是个新闻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六项监督:行政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党派监督、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其中的新闻舆论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近几年却接连发生假借舆论监督之名而实施的新闻敲诈行为。这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记者的社会形象。那么,如何把握和严肃新闻规定与职业操守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不缺位、也不越位;公正介入监督事件,在一些特殊领域遵从特殊的监督规律,讲究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舆论监督与纪检监督的配合,舆论监督就能通过借助职能部门监督的职权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使得舆论监督在新闻题材的获取、监督后效的跟踪、深入监督的保障等方面的困惑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有效发挥舆论监督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各级党政机关包括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实施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也体现了党和政府通过传媒对社会进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加强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近几年来,湖北省委领导高度重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把它作为改进党委和政府工作的一个有效手段,要求在全省形成重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张晓凝 《活力》2014,(7):120-120
党的十八大之后,媒体转型和创新从技术层面转入思维层面。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在第八届中国传媒年会上指出,媒体转型和创新,新闻的三大武器不能丢,即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要坚持“走转改”,践行人民观,将党、政府和群众共同关心的就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作为新闻报道贯彻传播十八大精神的新闻落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直面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十八大还特别强调了“加强监督”,包括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等。而作为一个有十几年历史的老牌新闻节目,《新闻夜航》也在十八大之后做出了相应调整,其要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策动公益事件、一个是关注行业内幕。  相似文献   

7.
<正>一、舆论监督的概念与司法独立的价值(一)舆论监督的定义社会舆论监督主要指新闻舆论的监督,借助传媒手段进行,是指传播媒体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行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的主体是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的人,客体是为我国法律和法规所保护的一切社会关系,对象主要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权利组织和决策人物。  相似文献   

8.
李今龙 《活力》2013,(13):42-43
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之处,从而出现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中不可或缺的"利器",在目前政局开放、注重民生的良好氛围中,媒体更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履行监督之责.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主要目的是唤起社会公众对存在问题的关注,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舆论监督的超强杀伤力,在披露事实、传播意见的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准确地做好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同时,批评报道的负面影响会遭当事人嫉恨.因此,媒体自身要避免陷入新闻官司中.  相似文献   

10.
李亚茹 《活力》2013,(4):153-153
舆论监督性报道财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公开揭露,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形式。令人叫好的监督性报道,能够化解矛盾,促进社会进步,有力地配合正面宣传。党和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舆论监督的开展,然而舆论监督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媒体开展监督报道往往会遇到种种阻力与困难。这不仅说明舆论监督报道对丑恶现象的巨大鞭挞作用,同时也说明媒体要想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必须注意方式、讲求策略。  相似文献   

11.
林正华  寇剑飞 《活力》2005,(6):300-300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性报道,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因批评性报道不同于内部监督,也不同于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监督,它具有特殊的威慑力,有些人“不怕上告,就怕登报”,正是这种威慑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在新闻传播中不可小视,政府部门行政督办与舆论监督相兼容,使媒体舆论监督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行政督办对象在媒体上用"红黑榜"对比形式刊出,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秦岭 《活力》2011,(5):166-166
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在新闻传播中不可小视,政府部门行政督办与舆论监督相兼容。使媒体舆论监督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行政督办对象在媒体上用“红黑榜”对比形式刊出。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莫 《活力》2009,(10)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民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和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及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近年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李展曦 《活力》2012,(17):61-61
新闻媒体的胜诉率一直不高,这不仅影响到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本身的公信度,更暴露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自身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和制约的先天不足。本文结合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深刻剖析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关使得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走向法制化、透明化、健康化。  相似文献   

16.
丛一 《中国质量》2010,(4):29-30
2010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军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众一片叫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李肇星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说:舆论监督,记者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7.
沈伟然 《活力》2013,(4):154-154
舆论监督的实施是社会开放、时代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舆论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影响最大、作用最大、最直接的是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8.
张小枚  张昕猛 《活力》2011,(15):53-53
新闻舆论监督属于软监督,也就是所谓的“负面报道”或者“曝光”稿,它可以有效地弥补社会硬性监督的不足。因为它扎根于广大受众的信息互动之中,舆论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能够对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预先式、全程式监督。把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法制监督的盲区暴露在阳光下,发挥社会硬性监督难以发挥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要把审计监督自觉融入人民群众与新闻舆论的监督之中,和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以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更好地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真正发挥审计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这是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4月13日审计署举办的审计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上讲话中强调的。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一直都是新闻媒体运行过程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力量,在帮助公众全面了解政府、社会事务以及所有涉及公共礼仪事务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社会制度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这一平台对社会事务进行评议与监督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党与政府不断改进自己日常工作手段,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将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现状以及以人为本的监督与价值尺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