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探讨法的调整对象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判断一个法域是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关键是看它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对经济法也具有重要意义,他关系到经济法能不能成为一个法的独立的部门问题.实际上笔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经济法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首先应当在明确经济法的概念的基础上探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2.
张楠 《企业导报》2012,(7):149-150
经济法的体系,一直是经济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和调整对象一样,经济法的体系也是把握经济法理论的关键所在。实际上,体系和调整对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它比调整对象更为直观和具体。本文通过学界的关于经济法体系的学说,从经济法体系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划分,最后探讨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进行了概述,明确了确立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对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现状;再次指明了经济法的外部独立性问题和内部结构性问题是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在经济法发展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是经济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长期争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经济法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也不例外。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是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法作为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各类经济关系的重要的法律,其地位和作用是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所无法包容和取代的。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确定化、动态化和体系化构建,时经济法这一法律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述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舞台,“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在国际贸易和交往中各种摩擦和冲突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经济法的核心内容。但是对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从分析国际经济法具有自己独立调整对象入手,阐述了狭义论广义论和新论的不同观点并加以评析,最后提出了国际经济法的具体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法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型法律部门.中国经济法理论对法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表现为:经济法理论对公法与私法两分法局限的突破;经济法理论对传统部门法调整对象理论的更新;经济法理论对法律调整机制及其功能的拓展;经济法学提出社会本位观丰富了法的理念,是对个体本位理论的超越.经济法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既需要坚持思想的大胆解放,又必须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现实,还应当经受社会生活与法律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主体行为规制领域的社会关系,有其自身本质属性,正是此种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法的独立性;进一步,通过对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尤其是民法与行政法)间关系的揭示与说明,使我们能更深刻认识到经济法作为独立法部门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概述     
徐玉敏 《中外企业家》2009,(5X):150-151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其产生和形成是法律、法学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全面理解经济法概念,主要涉及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的调整对象、体系机构和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具有社会性的外部特征,有别于社会法的社会性,经济法调整具有社会性的经济管理关系,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其社会性主要体现在法益目标、调整对象、法律责任、价值功能等方面;社会性作为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特征,应当在经济法的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领域加以足够考虑。  相似文献   

10.
以调整对象为部门法确立的标准不能完全实现经济法和民法的现实功能;经济法和民法的立法现状仍未厘清其相对应的职能.通过公平观、效益观、自由观、秩序观、价值先导等法理层面的分析可以有效明确二者之间的界限、探究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社会性性质表现的也越来越明显,经济法调整的是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 ,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经济法考试大纲一、经济法基础知识(一)经济法概述1.经济法的概念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3.经济法的特征4.经济法的形式5.经济法的体系(二)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4.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三)法律行为与代理1.法律行为2.代理(四)诉讼时效1.诉讼时效的概念2.诉讼时效期间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五)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念2.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3.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二、企业法(一)企业法概述1.企业的概念与分类2.我国企业法的体系(二)个人独资企业法1.个人独资…  相似文献   

13.
宏观调控的关键是相机抉择,必须随着作用环境与对象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调整,针对具体经济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并根据不同时机给出正确决策.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是国家干预最直接的体现,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必然受到经济法基本原则和性质的约束.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6,(9):132-13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也随之发生调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骤。而在经济结构与经济法的合作发展环节中,经济结构和经济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因此,需要对经济结构的规范性和经济法的立法结构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调整,即所谓的"双重调整",以期发挥经济法的实际作用,更好地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最终达到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文章从经济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之间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进行经济法"双重调整"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对双重调整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法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凸显经济法双重调整的过程中的矛盾挑战,最终采取适宜的方式,发挥经济法双重调整的最优效果。另外还对经济法双重调整过程同经济法所产生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岚 《集团经济研究》2006,(36):100-101
一、和谐功能是经济法的终极功能 经济法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经济法学界讨价不多,且常把功能与作用简单混同使用.按照美国学者J·威尔逊的功能分析方法,"功能"概念是指属于总体活动的一部分的某种活动对总体活动的贡献.而一种活动之所以持续下来,是因为它对整体的生存是必要的.现有研究认为,经济法的功能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经济法的规范功能,另一方面是经济法的社会功能.经济法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而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其目的.这也就是说经济法是通过规范功能的发挥而实现社会功能的.可以说规范功能是手段,可称之为手段性功能;社会功能是目的,可称之为目的性功能.从其之间的哲学关系看,手段是以目的为指向的,被目的所指引,目的又是靠手段而实现的,即它们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看,规范性功能只是为社会功能服务的,社会功能是终极性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颖 《中国审计》2003,(13):86-88
在注册会计师的五门考试中,《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强、灵活性大、综合分析要求高的学科。试题在考核学生对法律具体规定把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从经济法知识层次及历年考题分布来看,经济法考试具有题量大、分布广,各章各节都有题;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突出新规定、新内容的特点,考生一定要准确、熟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经济法》教材共有13章,其基本结构可概括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教材第1章)是经济法基础知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形式、经济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等经…  相似文献   

17.
<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主要借助于社会关系来实现,不同社会关系构成了法律调整对象各自的特性,也奠定了法律部门划分的基础。商法在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它与其他法律部门尤其是民法、经济法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国际经济法的定义问题国际经济法的定义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对其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1.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间、国际组织间及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即"国际公法分支说",代表人物史瓦曾伯格。  相似文献   

19.
一、对“经济法失灵”原因的多视角分析 从经济法要经过的拟议、制定、实施、反馈环节来看,影响立法效益高低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其中有的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有事前影响因素、制约经济法立法过程的因素,还有经济法反馈环节中的因素。怎么来实现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立法目的,如何确立对调整对象的科学认识以及良性的立法规制、有效运作的执法机制、完备的事后纠偏机制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对国家干预作用目标的清楚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杨洁 《山西审计》2001,(4):10-12
历史已经证明,法律产生的根源是一定历史时期的需求,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体现为上层建筑对某种关系保护的需要。《经济法》也不例外,也是生产力发展到 产物。自从1775年法国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一书中首次使用“经济法”以来,各国都普通开展了对《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仍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按照历史前进的足迹,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四个发展阶段的分析来阐明《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