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变迁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石,分析了瑞典国政府绩效审计变迁过程,研究认为瑞典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受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等诸方面制度变迁因素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绩效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水平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了我国的绩效审计发展情况.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外部收益是制度变迁的诱因,要想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增加外部收益就必须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我国绩效审计现行审计管理体制及思想观念无法实现潜在收益的增加,因而应该为制度变迁创造潜在收益、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树立科学的审计观等,进一步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政府绩效审计变迁框架。分析发现,制度变迁理论能较好地运用于绩效审计变迁,进一步拓宽了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制度环境角度出发,从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环境、政府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几个方面具体展开中美两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环境的比较,进一步探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成本规模、现实成本与潜在成本的比率、变动成本这三个方面,对政府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审计成本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政府确定绩效审计的成本预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郑小荣  尹平 《财会月刊》2007,(11):56-57
本文从成本规模、现实成本与潜在成本的比率、变动成本这三个方面,对政府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审计成本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政府确定绩效审计的成本预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制度体系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绩效审计制度体系包括绩效审计准则、操作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我国对审计标准和指南的探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对绩效审计基本准则、绩效审计报告准则、绩效审计指南以及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拟构建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制度体系,为绩效审计实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绩效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国家审计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审计职能作用的范围和内容也必须扩展。从总的趋势来看,我国国家审计要从原来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存转变。从原来的公证鉴定向分析、管理咨询服务方向发展,为政府和经济管理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从原来的单位审计为主向公共社会审计发展。  相似文献   

9.
冯国滨 《审计观察》2003,(10):42-43
随着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的日益增加和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主义审计由一种较低层次的审计.逐步向一种综合眭的经济监督过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完善我国的政府审计制度是目前审计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通过介绍澳大利亚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发展过程及现状.以期为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层部门的行政成本和行政效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审计署正在全力推进绩效审计,涵盖了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基层审计如何关注行政成本和行政效能,推进绩效审计,是一项新任务、新课题。本文从行政成本增长原因分析、审计关注行政绩效谋划、行政绩效审计成果体现等方面作了探索,以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审计法需求与供给的研究,分析审计供给与需求在市场条件下的均衡,探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径,提出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绩效审计是当代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我国审计事业经过20年发展之后,进入由财务审计为主转向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的转型过渡期。2003年7月,审计署制定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2001年2月,深圳在《宪法》、审计法确立的审计监督制度框架内,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形成了深圳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全面推行政府绩效审计的大环境已经基本成熟,无论处于国内客观形势还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政府绩效审计莅我国势在必行。全面推行政府绩效审计是现阶段我国审计界的一大任务。政府绩效审计的根本任务就是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活动做出评价。经济性评价是要求政府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效率性评价是测定政府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14.
分析性复核由于其识别能力表现出良好的导向作用,本文对该技术应用至绩效审计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以成本管理类绩效审计为例对其应用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丰富绩效审计技术、增强绩效审计导向性、提高绩效审计效率与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政府绩效审计若干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中外政府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范围、制度建设、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差别比较,分析了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问题。在借鉴其他国家绩效审计经验的基础上,为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美国家审计绩效衡量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探讨了中国现阶段的审计绩效衡量指标体系,介绍了美国审计的绩效衡量指标。在比较研究中美审计绩效指标方面的主要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与目前中国国家审计绩效指标体系相衔接的“成本效益比”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绩效审计已成为当今世界政府审计发展的主流,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府绩效审计并未全面展开。其原因就在于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发展并不是独立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环境制度。本文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审计模式、政府绩效审计法规体系以及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全面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并针对建立健全这四个基本前提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制度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意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有利于健全公共财政框架和绩效预算制度,推进中国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和审计制度的创新;2、有利于填补公共财政和审计理论研究体系上的空白;3、有利于健全各预算单位责任机制以及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督促公共部门履行好管理职责;4、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实践的发展以及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国外绩效审计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随着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绩效预算制度的掀起而逐步走向完善。与此同时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发展很快,在90年代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  相似文献   

19.
绩效审计,又称“综合审计”、“全面审计”或“价值为本审计”。是指由具有独立性的机构和人员对政府单位或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济资源使用效益及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审计活动。由于我国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所以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可划分为以下两部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公共工程及各项基金的机构和部门;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部门、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单位。自1983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以来,政府审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打击贪污腐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我国政府审计目前仍只处于传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还相差较远,因此,深入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国企制度变迁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实施后成本。首先是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有两层意见,制度变迁主体的政治风险和制度变迁所的社会政治风险,这种成本必须内部化。因为成本内部化是与改革收益内部化相对应的,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改革是为了追求潜在的利润,当然其政治成本应内部化。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只要制度安排成功就可获得最大的租金,还可获得支持和巨大的政绩,甚至职位的提升,因此其改革成本理应由改革主体自行承担。其次是机制更替引起的制度利益转换成本:一是旧制度下的能够获得的利益,在新制度安排后,被取消,这部分成本可以称之为新制度安排的机会成本;二是新制度安排后由某些人承担了的费用,如农业制度变迁后,予以制度化的乡统筹、村提留;三是新制度安排后,未予以制度化的成本,可以在制度运行期间与制度化的费用一同由微观主体承担,也可以向后累计,找适当的时机予以分化解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