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率掉期又被称为利率互换,是指市场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最常见的利率掉期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投资者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可以将浮动利率形式的资产或  相似文献   

2.
第一,短期贷款为主。在利率相对较高时,客户应尽量缩短贷款期限,这样虽然还款压力较大,但利率负担较轻。同时,还应特别注意贷款合同中的提前还款条款,有的银行约定不允许提前归还,有的则要对提前还款收取一定罚金。  相似文献   

3.
等额还款与等本还款是两种最常见的按揭贷款偿还方式,笔者设计了基于Excel VBA的等额还款与等本还款计算程序,使用者只需在贷款参数栏输入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等参数,单击计算按钮就可以方便得到包含每期偿还的本金、利息、期末尚欠的贷款本金等在内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是指银行与住房贷款者签订房贷合同时,按当时的相应贷款期限确定利率,且在贷款合同期内该利率固定不变的住房抵押贷款方式。而浮动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贷款利率在贷款合同期内随央行的基准利率调整而变化,购房者在下一个年度开始要按照新的贷款利率还贷。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前被称为"铁板一块"受视频:央行宣布降息并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其实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早就已经开始,但是存款利率上限从未放开过,市场和业内人士也一直呼唤利率市场化的这一步重要改革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1)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2)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3)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4)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18日央行突然宣布再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其中.对于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由6.39%上调至6.84%.上涨0.45个百分点。利率的上调再次证明了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在银行有一套5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从04年经过四次加息,利率共上调0.774%.利率的上调意味着消费者支出的增加,由此,也引起消费者对贷款购房这种方式开始慎重起来.极力去寻找能够节省支出的还款方式。北京中原三级市场部研究人士特将目前常用的三种还款方式的定义、特点及哪种方式更节省利息支出来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希望能给目前要贷款的消费者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还款方式的选择更加合理,文章采用现值比较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还款方式的选择中,贷款利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无论提前还贷还是到期还贷,若贷款利率低于投资收益率,首选等额本息还款法;若贷款利率高于投资收益率,首选等额本金还款法;若贷款利率等于投资收益率,还款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还款能力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9.
房贷利率上升 美国房市喜中有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三年,虽然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房地产市场却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美国经济中少见的亮点之一,究其原因,是不断走低的抵押贷款利率。但近期美国的30年和15年住房贷款利率从原来的低水平急剧攀升了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令美国经济金融决策者十分担忧。 贷款利率上升表明金融债券市场对美国经济加速增长的信心正在提高,但住房贷款利率的提高,可能会影  相似文献   

10.
曹莹  陈蓉 《财会通讯》2009,(7):89-91
利率掉期又被称为“利率互换”,是指市场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最常见的利率掉期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投资者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可以将浮动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转换为固定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从而达到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利率风险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次贷危机剖析 在美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上,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分为优质贷款市场、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一般要求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但是,由于优质抵押贷款市场门槛较高,大量信用程度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消费者往往转向次级贷款,该类贷款对信用要求程度不高,但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到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现状 随着房改的全面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量逐年增长,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入的重要领域。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均为之关注。如同济大学的张庆洪从保险公司开办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业务的角度,东北财经大学杜小平、王全明等从贷款证券化角度,虞晓芬、疗永钦等从风险管理、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角度,武文博从贷款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很少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对固定利率分期偿还抵押贷款中内部各因素对贷款的影响进行研究。笔者认为,随着持续加息的压力和预期,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将会被推广,研究固定利率分期偿还抵押贷款中内部各因素的关系和影响,对我们制定更合理的贷款方案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1996年至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允许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并扩大了贷款利率下浮区间,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攻坚。从我国金融运行情况看,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利率由资金供求双方自主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扩大企业发债规模、贷款利率从浮动走向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分次扩大向上浮动区间,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行途径。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步代,实现经营策略转型;中央银行应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创新金融调控手段,加强信贷市场监管,保障金融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陈伟  罗凡 《价值工程》2004,23(9):95-98
本文建立并比较了两种不同贷款利率条件下的信贷市场模型,对我国银行授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只有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才能使利率成为银行信贷业务中的甄别机制,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还款期间比较长,一般都在10年到20年以上,因此同其他短期限的贷款相比,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就越多,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就越大。从理论角度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确定主要考虑信贷资金的成本、准备金率、人工费用等。我国目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是由人民银行直接确定的,各大商业银行只能按此执行,调整的空间很小。灵活性较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面临着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陈伟  罗凡 《价值工程》2004,23(12):95-98
本文建立并比较了两种不同贷款利率条件下的信贷市场模型,对我国银行授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只有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才能使利率成为银行信贷业务中的甄别机制,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行在京推出固定利率房贷建行北京市分行日前宣布,该行自10月起正式推出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至此,包括光大、农行在内,北京地区已有三家银行推出了此项业务。建行的固定利率房贷产品共有4种模式可供选择,分别是“完全固定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分段组合”以及“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分段组合”。“固定+浮动”和“分段组合”的出现打破了市场原有固定利率贷款必须“全程固定”局限,可以满足贷款人在不同期限档次执行不同固定利率的要求,在每个固定利率期满后,客户可以根据当时的利率水平和走向,重新选择利率确定方…  相似文献   

18.
利率是金融商品的价格,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前提下,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利率风险是指由利率波动引起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以及表外头寸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导致金融机构的市场价值和所有者权益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来源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自身的管理。我国现行的是管制利率,从管制利率制度走向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开放的利率制度,从固定的利率水平走向可合理浮动的利率水平,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无疑会给国内的商业银行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导刊》2005,(5):34-35
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司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央行连续九年降息以来首次加息,这也意味着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央行正式使用利率这手段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加息消息发出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13,(8):16-16
利率改革影响不大留"尾巴"为调控房产让路央行日前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本次措施共有四条: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四是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