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部门所面对的审计对象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化信息系统,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以及企业管理软件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实务操作和程序,对审计的证据、内容和内部控制系统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进行审计,是广大审计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特点:1、审计业务重点由“结果”审计转向“过程”审计传统的审计业务从审计对象角度而言是一种“结果”审计,主要是对委托人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即会计业务流程的结果发表审计意见。而在计算机信息…  相似文献   

2.
唐飞兵 《山东审计》2002,(12):11-12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冲击着各个领域,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影响,其必然对传统的审计理论和实务产生很大影响。研究和制定我国计算机审计准则能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提供必需的指南,促进我国计算机审计事业的发展。一、当前计算机审计准则制定和完善所面临的环境1、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相结合的产物,审计准则的制定需要审计理论作为指导。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独立分支,因此,它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具有一…  相似文献   

3.
根据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的要求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的原则,笔提出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包的初步设计想法。  相似文献   

4.
一、计算机审计的含义 目前,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解释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比如,计算机审计就是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计算机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所做的审计;或者是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将计算机作为审计工具和手段,既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手工信息系统进行的审计,也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等等。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及我国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研究的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观念障碍导致对准则的需求和供给明显不足;准则制定缺乏系统性和结构性;未考虑对计算机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合适的审计人员以及准则对计算机审计技术标准关注不足。并从管理体制,审计人员的技能准则以及审计的技术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要统一计算机审计工作的管理体制,由国家制定计算机审计人员的技能准则和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6.
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cdatapro cessing)是指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审计》指出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的影响 ,并考虑其对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对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的符合性测试及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设计与执行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ED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一、EDP对传统内部控制的影响EDP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在于控制方式由纯粹手工控制转化为手工控制与计算机控制相结合 ,…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也逐渐由手工处理方式转变为计算机处理方式。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各部门、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广泛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组织管理。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逐步普及,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内部审计人员应该跟上信息技术的前进步伐,适应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人员评价和鉴证的主要对象是财务会计系统及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  相似文献   

8.
荆新  姚岳 《甘肃审计》2002,(3):31-32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人们将信息技术引入经营组织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许多风险。新的日益增长的风险要求建立一套全新的控制和审计方法。我们认为要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与理解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才能熟悉和掌握新的审计技术。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对于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在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便称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数据处理的集中化与自动化,数据存储的磁性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等特点,使得会计信息生成方式发生了改变,所以对在该系统环境下产生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便会有不同于手工环境的审计风险存在。一、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成因(一)审计对象的扩展化手工环境下的审计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相关信息的载体,即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10.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对会计实务和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也影响到为达到有效的内控而采用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审计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就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审计内容和方法问题在“无纸会计”(会计数据全部电子化)的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特别关心存放在计算机系统中(以磁盘或光盘存储)的数据是否能够真实反映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由于存放在磁盘或光盘上的数据能够被某些计算机工具修改且不留修改“痕迹”,因此审计人员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被审计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环境从手工处理、部分的计算机处理逐步发展到全面的计算机处理,相应地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也得到很大发展。本文就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如何下载电子数据作一介绍。 一、电子数据处理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变化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下,因为数据处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审计对象的经济业务运作方式、控制措施及作为审计线索和审计证据的财务、非财务数据都呈现出不同于手工数据处理环境下的新特征。这种差别将对审计产生如下的影响:(一)失去输入文档。数据可能直接输…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化,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计算机审计是随着会计电算化而产生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所进行的审计。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使被审计系统的可见审计线索减少,比起手工系统来,电算化系统中的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经济犯罪更具隐蔽性。因此,在手工会计系统的审计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用的情况下,必须加快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审计事业中各有其特定的地位与作用。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与审计目标、适用准则与审计技术等方面的比较,厘清两者的本质区别,以求两者并行不悖地得以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计算机审计的内涵与外延必将得以深入与拓展,而成功地开展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则是我国审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起步伊始的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应当多方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追踪国际惯例,并针对国情提出发展对策。当务之急,是制定切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审计准则规定了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遵循的操作规范,同时也规定了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为保证信息系统审计工作能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就必须制定相关的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对信息系统审计进行质量控制。在绝大多数国家,信息系统审计还末纳入到强制性审计的范畴,基本上还属于自愿性审计的范畴,也谈不上制定相关的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对信息系统审计进行质量控制。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中,仅有ISACA在审计指南《审计章程》(G5)中粗略地对审计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不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审计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信息系统必将纳入到强制性审计的范畴,制定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也将提上日程。本文拟在借借鉴国外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账外资金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危害性大等特点,对审计人员来说存在很大的审计风险和大量的调查取证等审计工作量。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被审单位账务处理软件提供的查询功能以及其他管理子系统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的账表输出等功能来辅助进行账外  相似文献   

16.
解读新国际独立审计计划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平 《审计月刊》2004,(12):14-16
安然事件后,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应对所面临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审计人员评估风险、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适时地对现行审计风险准则作了一系列的重大修订,于2003年10月发布了3个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一是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审计事业中各有其特定的地位与作用.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与审计目标、适用准则与审计技术等方面的比较,厘清两者的本质区别,以求两者并行不悖地得以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计算机审计的内涵与外延必将得以深入与拓展,而成功地开展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则是我国审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起步伊始的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应当多方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追踪国际惯例,并针对国情提出发展对策.当务之急,是制定切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审计质量受到影响,要想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对计算机内部数据处理的详细过程直接进行审查,并加快发展信息系统审计来完善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崔振龙 《中国审计》2001,(12):49-5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组织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业务管理和财务处理.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财务信息的载体、会计数据生成的途径和方式、审计的轨迹、管理和控制的方法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进行审计,不应改变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和范围."要遵守审计准则的这一要求,保证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理论界将审计人员用手工或电算化的审计方法、技术和程序对电算化或手工信息系统所进行的审计称为电算化审计。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审计人员如何利用计算机这种工具来开展审计工作;二是指审计人员如何对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但有人认为“电算化审计”这一提法过于笼统,不够明确。为了便于论述,本文将第二方面的内容称为审计电算化。这里讲的审计电算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人员对输入和输出数据、计算机内的程序和文件进行审计;审计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而关于第一方面的内容,则暂将其称之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作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内容都属于计算机在审计领域应用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