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8,(15):7-10
本文以1991-2015年湖北省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等时间序列数据为区域物流指标,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间序列数据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协整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方法研究湖北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与货运量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影响较大,且交通固定资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本文为湖北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瑜凡 《河北企业》2022,(1):140-142
为了促进金融与自主创新更加深入的融合发展,本文以河北省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各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分层分析,研究其内在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河北省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耦合度为高度耦合状态,各个地区间略有差异;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上升趋势。通过本文研究,对河北省金融集聚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系统内在逻辑有深入了解,对促进两系统的耦合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贺菲菲 《价值工程》2012,31(35):159-162
"十二五"时期,河北省面临着环京津都市圈、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显现。文章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区域发展的历史沿革,然后重点分析了目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下一步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研究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区域交通人才需求预测能力,从区域交通经济等影响因素指标与区域交通人才需求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块向前筛选法对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处理,构造了基于计量经济分析的区域交通人才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发现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小的相对误差,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邵校  海峰  陈立 《物流技术》2007,26(10):4-7,14
从系统论、协同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区域物流活动的特点,探讨了区域物流系统的内涵和基本特征,重点针对区域物流系统的协调性要求,提出了构建区域物流系统协调机制的地方政策建议和机制框架,即合作协调机制、同步协调机制、要素协调机制和互补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邓熠 《物流技术》2023,(8):107-112
以福州都市圈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福州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了各城市在2014-202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对福州都市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州都市圈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都市圈整体及各城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城市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根本性条件,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也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区域创新系统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要素构成、结构模型、类型划分以及评价体系,并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十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暨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地理的理论与方向、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区域合作途径与模式、经济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创新与转型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反映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地理和区域合作的新动态、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湖斌 《物流科技》2008,31(7):83-86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物流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促进了与现代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和邮电通信业等行业和部门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廷瑞 《物流技术》2012,(13):171-172,184
指出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增长极效应、带动效应、扩散效应和贸易拉动效应而起作用的,接着研究了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最后提出要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物流产业与生产制造产业互动发展、加强区域物流产业的整合力度和企业联合程度以及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方面来实现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从江苏的区域经济系统的重组,形成新的区域经济体系。在未来运输体系中高铁会占有重要地位,带动整个区域运力的提升。苏北高铁建设将加快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增加区域物流有效需求,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唤  陈学中 《价值工程》2009,28(7):18-21
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六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该体系的特点,即开放性、核心性、层次性、演化性等。将隶属度函数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平均算子结合起来,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中对河北省衡水市区域物流能力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法对调研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了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与模型探讨,在指标的定性与定量上对区域物流能力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2007~2011年的衡水市区域物流能力值除了在2010年有所下降外,在整体上还是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李晓宇 《价值工程》2012,31(35):194-195
区域经济具有空间特征,而GIS(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直观形象的可视能力让人们逐渐将其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中来,以弥补传统研究方式的不足。文章将设计一个基于GIS的区域规划系统,使其通过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和分析结果图形输出,为区域规划的制定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与传统经济发展观下区域创新凸显的价值困境相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区域创新应关注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协调性,据此建立符合多元价值均衡理念的区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综合考察区域创新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以福建为例,对其2001~2010年期间的创新综合绩效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华蕊 《物流科技》2004,27(9):78-79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实体移动平台,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物流的集约性、规模性,二者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产业作用。文中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要求;同时,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过程探讨其对区域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作用;进而,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的创新思路,即从区域物流空间系统演化的规律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及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布局等,以指导我国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