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从工业社会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原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对于新的世纪科技将会有怎样的变革?从科学的方面看,虽然科学家一直在思考量子论和相对论之间的某些不协调,但真正能够对这两大理论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思考并未成熟.因此,至少在21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还不会产生像20世纪初那样的科学理论大突破.对于技术而言,如果把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技术变革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把19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技术变革作为第二次技术革命,那么人类目前正在经历以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和信息资源处理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信息技术的变革远未结束,并将在下世纪初与生物技术的兴起合而为一,将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向高潮,并最终促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当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技术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现象之 一是当代科技革命。由于它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超出 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因此它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世界经 济范畴,波及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引起了人们 对它的普遍关注。当代科技革命作为垄断资产阶级开拓世 界市场的有效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技术市场的发展。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市场的主体是世界商 品市场和世界资本市场的话,那么,二战结束后,特别是 60 年代以来,伴随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达国家利用高 技术争夺世界市场的日…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部官员在一次题为"迎接科技新纪元"的报告会上提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高技术的主攻方向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从历史上看,西方国家的几次工业革命都与科技革命相伴而生,19世纪末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和德国成为工业强国;20世纪中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经济与物资信息经济裘金声,朱雪海一、高技术经济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高技术,是以当代尖端科学技术和下一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技术群。是指那些对国家经济、军事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经...  相似文献   

7.
历史发展表明,正是高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经济成为必然。高技术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推动力。知识经济与高技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向现在的后工业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是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的结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储存、传递和使用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从而奠定了知识经济的基础,使知识经济成为可能。由于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其它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密集产业成为下一个世纪发展的主导产业。正是由于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创造出许多十年前想都想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产品和…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开启未来的“金钥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红 《企业天地》2003,(6):36-37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生物技术原始创新奠定了基础。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形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完成,被称为继原子弹、人类登月之后人类科技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连续多年来,国际名科学杂志每年评选的“十大科学进展”中与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的突破占第一位。在新世纪的世界科技舞台上,生命科学尽显风流,生物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高科技前沿,近几年来,生物产业及技术发展迅猛。进入新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生物技术成为科技竞争的焦点,成为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企业竞相争夺的"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科技企业的创新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举世公认.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5月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而以生产高技术产品、提供高技术服务为特征的高科技企业无疑承担着技术创新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程铷 《集团经济研究》2007,(28):119-120
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强化发展传媒产业的大众化 当前,以信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正方兴未艾,信息产业作为急先锋、桥头堡引领着当代科技潮流.  相似文献   

12.
郑文婷 《价值工程》2014,(3):273-274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计算机网络正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比和易扩充的优点,在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又无所不在的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计算机网络的规模和水平是衡量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其深刻影响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社会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今天,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技术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并不断突破人类的传统认识。技术创新、技术转化的速度加快,重大创新更多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服务业,指以网络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为支撑,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的主体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技术或高技术制造业生产的硬件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中介等,它本身不生产硬件,不提供有形产品。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其服务手段更先进、服务内容更新颖、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由于其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已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不但标志着人类能够从微观上支配和改造生物,而且它的应用将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巨大变革.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各国政府和科技界都意识到"谁抓住了生物"谁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霸主".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由于其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已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不但标志着人类能够从微观上支配和改造生物,而且它的应用将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巨大变革.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各国政府和科技界都意识到"谁抓住了生物"谁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霸主".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由于其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已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不但标志着人类能够从微观上支配和改造生物,而且它的应用将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巨大变革。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各国政府和科技界都意识到“谁抓住了生物”谁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霸主”。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群体 它包括微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光电子、卫星通信等。作为六大群体的先导 ,提供了当代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基础。新材料技术群体 包括非晶态、多晶薄膜、碳纤维、结构陶瓷、超导体、分离膜、记忆合金等。它是支持和促进高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 ,提供了建立高技术产业的物资基础。新能源技术群体 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作为替代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的新途径 ,它提供维持和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的能量源泉。生物技术群体 包括微生物、酶、细胞、基因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物体及其组成…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由于其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已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不但标志着人类能够从微观上支配和改造生物,而且它的应用将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巨大变革。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各国政府和科技界都意识到“谁抓住了生物”谁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霸主”。  相似文献   

20.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程框架图的绘制,预示着一场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革命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人类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轨迹也将伴随着生物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发生明显的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