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虹  林玲 《数据》2013,(10):70-73
本文针对北京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CO2排放所构成的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制造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制造业的增加值对其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均有负向影响,但影响力度不大;借助能源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来解释,即表明北京制造业的能耗和排放在增加值增长的过程中有经过拐点转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世界大都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制造业发展和疏解程度,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进行制造业发展国际比较研究,并择取北京作为数据分析和观察对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任务即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其中北京工业的疏解和提升发展对于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文献综述和世界大都市制造业转型提升经验借鉴的基础上,针对首都功能疏解,分类测算了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中类发展情况,进行了中类行业分类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权重系数测算,并最终提出了北京市制造业疏解思路与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霄泉  孙铁山  李国平 《数据》2010,(11):61-63
本研究利用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中分乡镇街道和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数和基本单位数,对北京经济空间、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北京就业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并对北京经济空间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北京经济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鑫 《现代企业》2014,(1):I0001-I0001
本刊讯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携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13年全国制造业自主品牌价值结果发布会。在中国机械制造业124家参评企业中,中航工业西飞品牌价值34.48亿元,排名第十二位。  相似文献   

5.
赵亚芬 《价值工程》2021,40(16):44-45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经济呈现了飞速发展的趋势,而制造业企业在其中的贡献不容小觑.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压力重重,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外市场的竞争压力,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制造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要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市场发展的需求.资金管理作为制造业企业中的一项核心管理工作,关乎着制造业企业的未来发展,由此本文对现代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作了相关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研究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出发,分析了北京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促进北京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北京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产业联系与北京优势产业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增长源于城市外部需求.一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体现在服务于外部市场的产业中.论文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依据产业净流出,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过去15年来,北京的劳动密集型和原料型制造业的优势逐渐丧失,以电子通信设备、化学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成为优势产业;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优势地位退居劣势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密集型的生产者服务业,如金融业、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信息传输服务业、广告业、房地产开发业、商务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等.产业联系是北京产业比较优势的显著影响因素,资本、知识和技术是北京市产业比较优势的投入支撑.  相似文献   

8.
吴万标 《数据》2004,(1):32-32
一、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成为工业一个新的增长点.近两年来,北京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成为工业一个新的增长点.2003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429.6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比上年提高1 6.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4.4亿元,对全市利润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3.8%.其中新投产的北京现代汽车拉动全市工业增长近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围绕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全市实现新产品产值959.6亿元,增长11.5%,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支柱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凸显,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的上海装备制造业,正在融入装备制造产业链全球化的浪潮中.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上海装备制造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面临产品同质化、利润微利化以及竞争白热化等发展困境.上海装备制造业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壮大,必须“走出去”,国际化成为上海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纵观现代工业强国,制造业行业的经济总量都占GDP总值的20%以上,这些国家中大概70%~80%的经济财富都来自制造业.这意味着制造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主导作用,是国家经济最为重要的物质保障,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为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但新时代经济竞争更加严峻,制造业发展也面临新常态,给相关企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制造业来说,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工艺水平是关系到其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关系到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关键.特别"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所以制造业要积极推动行业的发展,对于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进而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燕燕 《数据》2004,(11):27-28
2004年,在国内外经济带动和政府继续优化投资环境的影响下,北京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了近10年来最快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总体规模扩大、引资速度攀升、项目质量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成为了北京市利用外资的主体和亮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代》2004,(1):114-115
珠江三角洲   制造业在珠江三角洲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带动性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发达的机械制造业,就没有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珠三角已成为中国最大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积累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制造业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并梳理了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分析人力资本积累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制造业人力资本总量和结构方面构建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新路径,以期制造业实现更好发展,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比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走势     
《数据》2012,(1):5-5
2011年11月,北京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3.1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09年8月以来首次降至临界点50%以下,与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落趋势一致,显示出国内经济增速延续稳中趋缓态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装备制造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绝对贡献事波动性较大,装备制造业各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差异性较大;协整检验装备制造业与内蒙古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而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经济的短期波动对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发展偏离均衡较大,且由非均衡调回均衡的力度很小,说明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是需求拉动而是靠供给推动.  相似文献   

17.
<正>2006年北京工业总产值8237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265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2.3%,因此高技术企业在北京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企业非常重要,本文将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北京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对比上海和天津,来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对策,希望对提升北京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  相似文献   

18.
蒋亮智 《数据》2013,(4):70-73
本文通过引入SSA模型,以北京制造业为对象进行产业结构定量研究,分析各行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的优劣势,并提出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胡迟 《上海企业》2014,(2):56-59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础性内容.“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在遭遇“内忧外患”及上下游“两头受压”的逆势局面中,着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基于有关数据的研究表明:转型升级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制造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依然强大,但总体而言,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量变积累阶段,且由于经济放缓、成本上升及国内外市场风险与技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阻力使得转型升级的进程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中国创新增长新动能》的作者是数字经济的倡导者、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该书为读者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政策、技术蓝图、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读后获益匪浅. 一、数字经济下的制造业转型 作为传统制造行业中的一员,笔者对书中制造业如何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内容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书中提到如何通过"云、大、物、移"(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促使传统制造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内部流程再造和企业管理提升等内容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