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高"人才即高技术、高管理、高技能人才,是当今企业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扎实地构筑好"三高"人才高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构筑"三高"人才高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新的发展期,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三高"人才高地的构建就显得迫在眉睫。首先,从当前企业的发展环境来看,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企业打造一支有相当数量和较高素质的"三高"人才队伍。其次,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拓展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构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品质西安,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已经成为西安市政府"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总目标。本文在分析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欧亚大陆桥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建立"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总体构思和要求,最后具体提出要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必须要简政放权、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的构建关乎一个城市、国家的发展。2011年,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篇为如何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近期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达到8%以上。无疑,这是在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一背景下做出的重大人才战略决策,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进入21世纪,面临加入WTO和知识经济到来的严峻挑战之际,辽宁人才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搞活机制、营造环境",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构建跨世纪辽宁人才高地,实现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即(1)在培养、选拔、使用具有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上实现突破;(2)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体制及人才激励机制上实现突破;(3)在建设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5.
上海为建设人才高地,已经努力了7年,作为全国人才集聚中心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求我们站在国际人才竞争的新高度,用更加开放的眼光看"高地".  相似文献   

6.
下一阶段上海的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加快人才高地建设.当前,从战略层面上,着重要思考和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2008“名校校长相约张江-话说产学研”论坛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隆重召开了,本次论坛着力高新技术园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联合发起“区校合作构建张江人才高地”的倡议,这对促进区校产学研合作,促进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园区高新产业发展,构建张江人才高地,建设张江高新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各地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下足功夫,纷纷采取政策优惠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而人才高地理论作为目前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是关于人才发展的理论研究,通过对人才高地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地在人才高地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能够更好的探索人才高地建设的路径,特别是对于我国建设成国际人才高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吸收高科技人才的四大宝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无国界,科技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知识经济也好,新经济也罢,说到底是高科技,是信息技术主导经济,迎接这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高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成为全球争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人才更是奇缺.高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亦已突破国家的界限而深深地打上全球化的烙印.因此,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争夺高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新世纪.中国"人世"指日可待,中国在科技人才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坡走.高科技人才的全球流动亦呈现这一特点,高科技人才流向自己心目中的"高地",这一"高地"跨越空间界限.当今高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全球流动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特别是流向美国已成为主流向,其间也有人才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回流"、"溪流".  相似文献   

10.
鲁清波 《企业导报》2010,(8):187-188
"入世"十年以来,我国企业面临日益严重的人才安全形势,人才流失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和谐局面。从构筑人才小高地、延缓人才老化速度、提供人才职业安全感、疏通人才新陈代谢通道四个维度对企业人才安全问题进行破解,旨在建立一个"人才更安全,企业更和谐"的管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作为建筑的整个根基,地基基础一直承担着整个建筑物全部的荷载,本着保证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基土不会由于发生一些剪切而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整个建筑物的破坏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要将地基承载力准确的确定,进而,能够将地基基础的地面面积进行控制,使其强度条件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必须要将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进行确定,本文中,笔者就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邢洁  王碧璇 《价值工程》2012,31(10):121-123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区域人才竞争力动态分析模型,对滨海新区不同时点上,五个主要子区域的人才竞争力进行测定,以计量分析方法揭示各子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演变规律,定性分析了人才竞争力分布不平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窦彬彬 《价值工程》2010,29(19):237-238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交易,国土资源部只在一些城市进行过试点,并没有推广。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发展热潮,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显突出。滨海新区作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土地等方面享有先试先行的优惠政策。本文就滨海新区推行该流转方式的客观背景、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住房是人的基本权利,各国政府均十分关注。住房保障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补充,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新区人口规模的扩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住宅需求持续增加。然而,滨海新区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研究了滨海新区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体系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剖析了深圳和浦东新区以及英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住宅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提出完善滨海新区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急需分析、归纳出其演化规律,总结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成长的直接动力源于大量的外资进入,而根本动力是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之间产业链的融合。天津滨海新区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辐射力;积极打造相对完整而又合理的产业链条,完善分工协作网络;进一步密切产、学、研联系,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行政区和功能区资源,以推动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代开始,新区建设逐步成为各城市提升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天津是通过滨海新区建设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典型。文章主要分析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天津重新调整空间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双城"空间发展战略,实现新旧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电子信息产业世界范围内转移的结果。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外部经济机制、产业价值链、社会资本与网络机制、技术机制等内源动力机制的作用,也有外部竞争环境、政府支持行为、区域创新环境等外源动力机制的作用。天津滨海新区必须进一步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戴琳 《价值工程》2011,30(1):155-155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沿海,其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围绕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文章通过对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优势以及面临挑战的研究,分析如何使其发挥自身优势,制定相应措施,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方法.作者在参考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总结已有生态城指标体系编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潍坊滨海所处的区域发展要求和自身发展特色与条件,介绍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潍坊滨海生态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