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2—2016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如下特征:中国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中,生态指数明显高于经济指数和社会指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整体的协调发展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而东北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逐渐下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缓慢上升。因此,应加大对东北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增强东部地区对其他三大区域的提升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人民的福利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是不同步的,地区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此对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地区经济的差异性也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的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使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逐渐上升。总体而言,现在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缓慢,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邓熠 《物流技术》2023,(8):107-112
以福州都市圈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福州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了各城市在2014-202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对福州都市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州都市圈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都市圈整体及各城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城市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或地区税负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在经济越发达、人均GDP越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税负承受能力越强,而在我国却呈现出税负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逆向性变动的趋势。文章利用人均GDP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其对税负的影响,并探讨了逆向性变动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95-2011年间京津冀地区铁路客货运演化和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铁路客货运生成密度都随经济发展逐步下降,这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已经不再依赖纯要素投入,经济总量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水平的提高.其次,产业升级推动地区人口活动重心向京津唐三角区靠拢,同时产业转移促使河北西南部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同时,区域内城市角色发生明显调整,合理的区域经济关系有利于实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传统总体差异分析及空间自相关指数对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引入核心-边缘模型对各区域不同财政收支结构对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进行逻辑推理与演绎,并利用VAR模型就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东部地区保障性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要大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而且东部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越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差距会越大;中部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无显著影响;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政府应根据本辖区的自身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或地区税负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在经济越发达、人均GDP越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税负承受能力越强,而在我国却呈现出税负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逆向性变动的趋势。文章利用人均GDP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其对税负的影响,并探讨了逆向性变动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上海国家级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以来,以苏北为主要地区,上海国家级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进入加速扩大阶段,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进入了以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为综合平台的新阶段。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起步早、形式多、成效好,对推进上海其他国家级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净 《企业活力》2013,(6):13-18
区域内及区际间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难题。我国当前的区域差距不仅存在,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在不平衡发展中不断追求相对平衡和协调的动态过程,应积极创造条件遏制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应以坚持效率优先与追求适度公平为基本前提,探索我国宏观区域政策公平与效率的恰当结合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相互协调性;应以城市化道路的理性选择为基本动力,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和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应以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为基本方向,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新经济地理学派、国民经济系统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区域管理学派和区域生态经济学派等影响广泛的、研究区域经济的主要流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城乡统筹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城市群发展和重点地区战略等方面。未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综合性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区域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区域分析方法呈现多样化"、特殊区域"成为关注热点、区域政策评估是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有必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和面板Tobit回归等模型,研究了县域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各县逐步由失调衰退期迈向协调发展期,且多数县域已经发展至过渡调和期;处于失调衰退期的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而处于过渡调和期与协调发展期的县域社会福利发展相对滞后;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呈现东南部和西南部最强、中北部次之、西北部落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形成耦合协调度较高区域从东南和西南地区向西北扩散的空间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世界》2008,(4):13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日前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说,要从四个方面科学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即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各地区人民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区比较优势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协调和谐状态。杜鹰说,“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这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形成,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步人了一个新时期。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协调性明显增强;发展的活力和主动性显著提高;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的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高—低—高—低的演变过程,区域差距明显缩小。东西差距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且出现了区域分化等新问题。南北差距虽呈现扩大趋势,但仍低于东西差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将长期表现为东西差距问题。因此,要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必须对现有区域政策进行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8.
院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为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须完善政府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人口与经济匹配度指标对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以发现,2000—2017年云南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各州(市)的人口与经济匹配度均有所上升,其中大多数州(市)的人口份额始终高于经济份额,昆明的经济龙头地位突出。将协调发展的变化分解为经济集聚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可以发现,经济集聚效应在协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人口集聚效应主要处于从属地位。为了促进云南协调发展,需要加快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尤其是人口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发挥昆明的经济辐射作用,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同时注意积极吸纳省外优质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口与经济匹配度指标对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以发现,2000—2017年云南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各州(市)的人口与经济匹配度均有所上升,其中大多数州(市)的人口份额始终高于经济份额,昆明的经济龙头地位突出。将协调发展的变化分解为经济集聚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可以发现,经济集聚效应在协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人口集聚效应主要处于从属地位。为了促进云南协调发展,需要加快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尤其是人口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发挥昆明的经济辐射作用,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同时注意积极吸纳省外优质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