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晓峰 《中国审计》2004,(18):36-38
审计是公司财产安全运营的基本要求某规模公司有甲乙两个股东,其中甲股东负责经营公司,乙股东没有参加管理。甲股东以公司的名义对自己的关联企业提供保证担保,但是并没有将担保的情况告知乙股东,乙股东因公司不分红,遂萌生退意,将股份转让给甲股东,两个股东对公司家底清算,乙股东按出资比例分得公司的一部分净资产,甲股东此时仍然没有将对外提供担保的事宜告知乙股东。一年后,公司接到银行一纸诉状,让其承担担保责任。甲股东主张该担保是乙股东退出公司之前设立的,乙股东在分得公司资产时没有扣除该担保产生的债务,所以现在应当承担公司担…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是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最近,我了解到该公司董事孔某个人也开办了一食品厂,经营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同的业务。我认为孔某有可能将公司的业务转到他个人经营的食品厂,从而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据了解,我国《公司法》是不允许公司董事这样做的。现孔某不履行《公司法》规定的义务,怎么办? 刘军刘先生: 《公司法》中所称的董事、经理均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人员,了解、熟悉公司的内部事务,掌握公司的业务秘密,并且享有公司的业务执行  相似文献   

3.
<正>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内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设立独立董事的初衷是通过独立董事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受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影响,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维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企业立法的规定,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无论是公司,还是非公司法人企业,均应有一个符合法定代表人任资格的自然人为其法定代表人,这种法定代表人在公司中为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在非公司法人中为经理、厂长等正职的负责人。公司或非公司企业法人的代表人具有唯一性。董事个人或董事会不是公司的代表人,董事以公司名义从事法律交往或经济交往要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书。公司经理只是由董事会聘任的公司管理人员,虽然其具有法定的代表权。根据公司法,我们不能确定对外公司,以公司名义行事,而是由公司董事会或章程的另行授权确定。因此,公司的董事会或股东控制着公司经理代表公司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原<公司法>第六十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挪用公司资金或者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将其修改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相似文献   

6.
《东方企业文化》2007,(8):44-45
<正>尽管组织形式是公司制,但我们将股东视为合伙人。我和查理·芒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将我们的股东看作所有者和合伙人,而我们自己是经营合伙人。我们认为,公司本身并非资产的最终所有者,它仅仅是一个渠道,将股东和公司资产联系起来,而股东才是公司资产的真正所有者。顺应以所有者为导向的原则,我们自食其力。多数公司董事都将他们大部分的个人净资产投  相似文献   

7.
一、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资金借贷之限制 在有些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中,常可见到公司控股大股东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导致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有的控股股东甚至成了上市公司的最大债务人。由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在控股股东手里,控股股东动用上市公司的钱只是一句话的事这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控制在控股股东手里,控股股江动用中小股东及债权人的权益,也违反了相关法规及《上市公司章程引导》规定。《公司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董事、经理不得挪用公司资金或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第214条第2款规定:董事、经理挪用公司资金或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的,责令退还公司的资金,由公司给予处分,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上市公司章程导引》也作了相似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一、担保业务与企业内部控制按照COSO(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的理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担保是指按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为确保合同履行,保障债权人利益实现的法律措施。企业对外提供担保的种类较多,如投标担保、承包担保、履约担保、工程维修担保、质量担保、付款担保、借款担保等。企业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如果被担保单…  相似文献   

9.
<正> 独立董事也被称为外部董事,是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的。独立董事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盛行于美英大公司。这种制度在股权极其分散,对公司实际控制者监督乏力,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中能够起到监督执行董事、高级经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燕 《公司》2004,(3):79-79
一场董事会以公司资产为股东贷款提供担保的官司,却以董事会无权担保而告终。那么企业在此类操作中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1.
从独立董事的角度看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可以算是独立董事的维权年。2月16日,乐山电力的独立董事对公司频繁担保行为与巨大的担保余额存有质疑.决定聘请中介机构一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揭开了独立董事维权的大幕。之后不到两个月.新疆屯河的独立董事魏杰、牡厚文、牛新化“炮轰”公司在已经有超过3亿元逾期贷款的情况下,还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德隆旗下资产的“左手买右手”行为.继而愤然请辞。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审计月刊》2007,(12):55-55
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向全体股东负责,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监事有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保密义务。监事会可以独立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上市公司应采取措施保障监事的知情权,为监事正常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协助,任何人不得干预、阻挠。  相似文献   

13.
石玮 《财会月刊》2014,(1):71-72
承债式股权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股东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转让公司全部资产方式将股权转让给新股东,协议约定时间以前的债务由原股东负责,协议约定时间以后的债务由新股东负责。此种股权收购衍生出的税收争议问题主要是原股东替企业偿还债务行为的定性及股权转让计税基础的确定,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审计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或监事行使的职权有: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等。可见《公司法》对公司监事会和监事的地位、职权、作用在法律上均作了明确规定。然而,从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监事会基本上不能有效监督董事会和经理,无权参与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0,(3)
<正> 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一个阶段的运转,因经营状况、股东变化等情况的发生,将会发生对注册资本的改变,或增加注册资本或减少注册资本。如何办理减少注册资本,应该按法律的程序进行。注册资本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和相应民事权利能力的条件,也是公司经济实力和责任能力的反映尺度。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由此可见,注册资本是公司重要的登记注册事项,是公司承担债务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个人股东取得公司债权债务形式的股份分红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267号,以下简称"267号批复"),对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发来的《关于个人股东取得公司债权、债务形式的股份分红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浙地税发[2007]89号)进行了答复。本文拟对个人股东取得公司债权、债务形  相似文献   

17.
论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内部控制与内部公司治理尽管在概念表述上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 ,都认为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主要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和约束问题 ,以防止董事或者经理侵害公司及股东的利益。一般认为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所谓内部公司治理或称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监控机制 ,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组成的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的行为的控制制度。所谓外部公司治理或称外部监控机制 ,是通过竞争的外部市场 (如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等 )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 中科智公司的发展思路 中科智公司的基本发展思路就是以传统担保业务为平台,以担保投资和担保基金委托管理业务为重要补充,以资产证券化担保业务作为未来业务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秋歌 《财会月刊》2008,(12):70-71
2008年3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个人股东取得公司债权债务形式的股份分红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267号,以下简称“267号批复”),对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发来的《关于个人股东取得公司债权、债务形式的股份分红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浙地税发[2007]89号)进行了答复。本文拟对个人股东取得公司债权、债务形式的股份分红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主流的经济学、公司法学、管理学和财务学理论普遍认为:公司是由股东所有的,董事是股东的受托代理人,其首要任务和主要职责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很显然,这种观点多年来一直指导着公司实践,并成为公司经理们根深蒂固的经营和工作理念。问题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