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1979~2010总量和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纯要素生产率法和Solow余值法分别测算了中国总体和省级生产率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率变化趋势出现了涨跌互现的波动情形,生产率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但资本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来源,东、中、西部经济差距主要是由资本投入贡献不同造成的。2000~2010年中国生产率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出现高资本投入、低生产率和高增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国经济在2003~2007年间年增长率都超过10%,这与前期文献对中国增长后劲乏力的悲观预测似不一致.本文使用并延展Holz(2006)的资本存量序列,通过要素收入份额可变的增长核算法,重新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世纪之交前后的TFP增长率并不像其他文献所报告的那样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其原因在于前期的文献采用了不合适的投资流量指标,高估了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进而低估了TFP增长率.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分析,测度得出西南地区"三省一市"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变动情况,并将结果在空间上与时间上进行比较分析.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全要素生产率各异,相关部门可据此作为参考制定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022011年十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研发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从年份来看,整个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4.7%,TFP和TC(技术进步指数)变化曲线高度相似;技术进步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近10年的TFP、TC值均大于1,不同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EC)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研究中国的投资效率和TFP下降,并指出要提高TFP就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即就要走发达国家所走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道路,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在文章中,将对经济增长的两个来源即要素量的投入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进一步的认识,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浅议一下中国的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率变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了索洛残差法对交通行业的生产率变动进行了分析。测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交通行业TFP增速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显著下降;进入21世纪以后,交通各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大幅度上升,技术效率继续下降。中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算了1989~2013年工业分行业的增加值、劳动投入、资本存量,利用随机前沿分析(SFA)计算1990~2013年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而估计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工业TFP增长的效应。本文发现,在考察期内,只有技术进步基本保持了持续增长,配置效率改善在2000年以后明显放缓;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显著提高了工业TFP增长率,但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将考察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后一阶段所有制结构变化对TFP的促进作用明显小于前一阶段。工业改革的重点在于促使资源合理、自由流动,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工业TFP增长释放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中国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并被当作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对这样一个目标在合理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从流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度量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粗放增长阶段的无法避免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资本积累的质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资源再配置与中国工业增长:1985~200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扩展的钱纳里—塞尔奎因模型分析了1985~2007年资源再配置对中国工业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我国工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工业行业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结构红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我国工业资源再配置弱效应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不合理,而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性的投融资体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以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国工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关键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投融资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在引导要素流动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对1979—2007年深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剔除1986年第一次经济发展大调整导致的异常数据,深圳年均28.81%的经济增长速率,源于大量的资本投入,其年均增长率为24.05%,对深圳经济的贡献作用高达78.48%,而劳动的作用非常不明显,仅贡献了5.71%的份额,同时TFP的作用也过于偏低,仅为15.81%,因此可以认为,深圳29年来的发展模式属于资本推动型的粗放式增长。在面临着特殊政策普惠化,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等四个愈来愈严峻的外部与内部环境约束下,深圳特区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对制造业各个行业中内资企业、外资企业1999~2005年期间的相对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的相对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内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垄断程度较高的一些行业,而外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两类企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及其动力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及分析,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This paper models and estimat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parametrically. The model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见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逐渐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要素.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等因素的影响,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因此,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至关紧要.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县级市建设用地状况调查与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山东省县级市现状建设用地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超标和结构失衡现象,探讨了造成该现象的城市性因素,认为建设用地供给必须考虑城市经济水平差异、空间扩展方式和城市规模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以便能够在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下,动态地为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留有适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曲刚 《价值工程》2010,29(28):138-138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00~2010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与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2000~2010年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统计部门的数据,结合十年来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全球经济形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的指标进行了选择,并且采用因子分析法做出了定量的测度.结果表明,十年中,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有了长足的改善,其中流动性风险逐渐减少,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不断波动.基于此,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全球经济演绎了由低谷上行的走势。2010年,加息及退出政策渐行渐进,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又将走出何种轨迹?  相似文献   

18.
吴晓燕  唐韵  凌平 《经营者》2005,(4):75-77
袁建达制定了2005年公司的“三大核心主题”: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并要求三者均衡加强,“不允许有‘短板’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利  李世武 《物流科技》2008,31(2):139-142
基于现代物流再造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对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物流的应用要求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结构实现信息化、个体行为组织化群体行为联盟化。在现代物流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影响基础上,就渠道结构信息化、主体组织化及联盟化方面论文重新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20.
郝丽霞 《价值工程》2011,30(13):155-156
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目前,在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足够金融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发行新农村建债券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分析了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