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我带上新婚妻子莹莹回农村老家。回家前的两天,莹莹感到很兴奋,自小就生活在城市的她,还没去过农村。她买来许多礼物给我父母,装了两个大包。到家后,来不及休息,莹莹就把给父母的礼物一件件地拿出来。毛衣、靴子、茶叶、蜂蜜……莹莹边从包里拿出这些东西,边说着一些孝敬的话。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人给他们买过这么多东西,父母显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母亲说:“这……这……”我知道父母都是忠厚老实、不善言辞的庄稼人,忙打圆场说:“这都是莹莹孝敬你们的,她说要做个孝顺媳妇。”父亲听了,笑了一下说:“好……好……”吃晚饭的时候,我觉…  相似文献   

2.
在《士兵突击》里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曾说过: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我喜欢他这句话,一直牢记。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我还是那个热爱生活、不服输的年轻人。,从小我的心愿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让父母以我为荣,让亲戚朋友对我刮目相看,让领导、同事对我认可与称赞。所以我刻意不给自己舒服日子过。  相似文献   

3.
袁梅 《乡镇论坛》2010,(13):37-37
编辑同志: 我的父母生下我们兄弟3人,5年前我们相继成家与父母分开另过。最近两三年不知何因父亲竟然欠下了巨额债务,不时有人上门追债,有的甚至还找到我们兄弟要求还款,弄得我们不胜其烦,父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甚至到了要脱离父子关系的地步。请问:脱离父子关系,就可不承担父亲的债务吗?  相似文献   

4.
难忘的生日     
那是阴历二月份,乍暖还寒时候的一个下午,放学铃声已经响过,我正机械地向着宿舍走去——那里有我一个周的伙食,周一时由妹妹送来,我用尽坚强和毅力将它们逐渐“消磨”——面对它们的时候我很难有进食的渴望。但我无法抱怨,学校里就这个条件——建不起食堂,宿舍里甚至连床铺都没有!比起就地睡冷被窝来,吃冷饭的滋味还可以忍受。更况,父母远在北京求医,没父母在身边的日子里,有饭吃已经是可庆幸的事了。我不抱怨,只是做什么事都索然无味!我郁郁寡欢,木然地打发着中考前的艰难岁月……将到宿舍时,我忽然看到了小妹,显然她在等我。妹低我两级,照…  相似文献   

5.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对于子女来说,父母恩情深重,三生报答尚轻。《父母恩重难报经》云:父母恩德,无量无边。然而,如今世人多为生计疲倦奔波,侍奉父母身边亦不多,尽全孝道更是难事。  相似文献   

6.
<正> 每个人都渴望改变平庸而局促的现状,但世态炎凉,如何才能实现呢? 年月日今年冬天特别冷,寒气刺入心底。原来一直以为自己的生活是顺利的,工作父母安排好,男朋友是大家公认的帅哥,对我也不错,风平浪静的生活,我已经非常满足。但是,没想到我父母先后下岗,男朋友也长了翅膀飞到另一个女孩子身边,而我的工作单位也因为效益不好,工资奖金减了又减,只能维持个日常温饱。工作的不顺,父母的唠叨,让我倍感烦恼,我心灰意冷,甚至想过一了  相似文献   

7.
遍地英雄     
总有人问我崇拜谁,我回答说崇拜我的父母。有时候我会表达得准确些,回答说崇拜我的农民父母。我的回答多少让人有点意外,多数人会说爱他们的父母,但不至于崇拜。但我一直都是这么回答别人的,崇拜父母,从我小时候开始。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他们就居住在抚河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地里劳作。长年累月地脸朝黑土背朝天,使我父亲的性格也像他脚下的土地一样,就是沉默。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我总看见父亲板着脸,我几乎就没见他笑过。为此,我小时候很怕父亲。他从地里回来,我从不敢看他的脸,以至于有一段…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眼泪     
小时候,我非常恨我的父亲。 我家庭出身不好,父母的感情、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感情都不和谐,经常爆发家庭战争。在那样的情形下,父母很难有好心情,尤其是我的父亲,脾气暴烈,稍不听话,我就会挨打,弟弟妹妹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练惜 《乡镇论坛》2010,(31):39-40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是从小由父母包办的娃娃亲。虽然我们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结婚5年多来,我们很少过夫妻生活,也没有生育儿女。我父母觉得我婚姻的不幸,是他们旧思想造成的,对我想离婚的意愿也表示赞同。我知道我丈夫也是想和我离婚的,但是我们听说先提出离婚的在分割财产时肯定要吃亏。  相似文献   

10.
开学季节     
王奇志 《乡镇论坛》2011,(30):28-28
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来时.父亲并没有显得特别高兴,他心中压根儿就没想过我能考上高中。那时候.我已跟着父母在烈日下插秧、割稻好多次,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我必须尽快学会这些农活,帮着父母撑起这个贫穷的家。  相似文献   

11.
沈威风 《中国新时代》2007,(11):135-135
经历过五十年代困难时期的我的父母,对于膳食的营养,自有一套他们的道理,而且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2.
《乡镇论坛》2010,(22):39-40
因我二十多岁的弟弟长期不尽孝心,且累教不改,我父母对此一直非常气愤。前不久,我父母不幸因车祸双双身亡。我一人负责料理完后事,整理他们遗物时,在他们使用的电脑里发现一份遗嘱。主要内容是说,他们的所有遗产(主要遗产还作了具体列举)全部归我继承,弟弟没有丁点儿份额。可弟弟却不管遗嘱不遗嘱,强行分得一半遗产。请问:父母的上述遗嘱有效吗?  相似文献   

13.
正三十多年前,我常随父母到生产队的晒谷场上玩耍,中午吃的是生产队的"大锅饭"。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自己不多的饭菜分一份儿到我的小碗里,边吃边告诉我:"公家的饭不能白吃,公家的东西不能拿。"这句话成了我儿时最清晰的记忆。二十多年前,我报名参军。军校毕业后,我有幸到机关工作,为首长服务。虽然首长已是共和国的将军,但老母亲仍在乡下过着清贫的生活。陪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在附信中说:我是农村家庭妇女。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是大多数农民的真实写照———今天在杂志上读了一篇文章。一个14岁的孩子因交不起160元的学费,在学校的追讨和家长的责骂下服毒自杀。无独有偶,此前还曾读到过一篇题为《沉重的生命账单》的文章,写的是一位初中女生不忍心患病的父母举债4000多元钱供自己读书,为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也幼稚地选择了自杀。区区160元钱,不够城里人一顿饭钱,竟逼死一个风华少年!4000元钱,不及富人一件衣服钱,竟杀死一个花季少女!如此这般,令人怎一个“痛”字了得!想起我女儿去年考上高中却交不起学费…  相似文献   

15.
我曾采访过一位女中学生。她暑期勤工俭学,一天只挣不到两块钱。但她说:这下我理解了父母挣钱不容易。于是,她改掉了吃零食的习惯。我想,其实给人以尊重,给人一点关心,哪怕是对自己多一分严格对他人多一些理解,也是在献爱心。202路有轨电车上的农村姑娘,不畏辛苦,不正是在为城里人献爱心吗?那么,都是为社会主义辛勤劳动的人,难道我们不该也给她们以足够的尊重吗?难道不该也回赠她们一份爱心吗?  相似文献   

16.
翟洪燊 《乡镇论坛》2011,(27):44-44
多少人年轻时对父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一点都不了解我!”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他们什么时候又真正想着去理解父母了呢?有的人事业不顺利,很烦躁.在家里也总是发脾气.偶尔还对父母吼上两句。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9日,星期六。一个晴朗的日子。他,从省城哈尔滨一路风尘抵达边陲林城东方红,担任了这里的父母官。“从任职的那天起,我就是东方红林业局的一员了,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东方红,我本人没有过高的能力和水平,但有本本分分做人、扎扎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商量一辆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轧死了一只公鸡,司机走进路旁一个农家院子,看见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便问道:“你父母在家吗?”“找我爸爸妈妈干什么?”男孩不经心地问。“是这样的,我把你们家的一只公鸡轨死了,想找你父母商量一下。”“这和我爸爸妈妈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到后院去和母鸡商量,这是它们的事。”记账弟弟被妈妈打了一个耳光后,赶紧跑到墙角写了些什么。等他上学后,我看见墙上写着“爸爸打屁股正妈妈打脸姐姐打精神(骂)正正正正……”误诊一医生对女儿说:“我说你那男朋友是个没出息的家伙,这话你告诉过他吗?”“我对…  相似文献   

19.
晚上,我和朋友到一家“湘味餐馆”吃饭,三杯两盏淡酒下肚,我们不约而同地谈到家,谈到父母,谈到故乡。朋友问我,春节回不回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回。我找了很多  相似文献   

20.
夜里,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自己刚和父母大吵一架,心里十分烦躁。“我不就是参加同学聚会回家晚了吗?有必要冲我发那么大脾气吗?他们真是瞎操心。”听着朋友的话,我不禁陷入沉思。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年轻人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我们都将这种矛盾称为难以逾越的“代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