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危机,一旦危机发生,就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近年来,企业对危机管理的诸多成功与失败案例警示,企业能否有效管理危机已成为制约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机,"三鹿毒奶粉"、"丰田车召回"等事件的发生,已引起国内外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一个企业危机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甚至与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笔者从"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概述"、"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对策措施"这三方面来展开全文。  相似文献   

3.
张峰杰 《企业活力》2005,(11):54-55
<正>2005年以来,波及全国的一些生产性事故和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如阜阳奶粉事件、德隆危机事件、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等。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危机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着重对群体性危机事件进行重点研究,希望对企业危机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由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持续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危机形势越来越严重,因此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加强预防和处理危机能力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危机也是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羽 《工业审计》2005,(2):25-25
当企业面临经营危机、管理危机、品牌危机、公关危机等防不胜防的“企业危机”时,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往往决定着应对危机的成败得失。诸如“三鹿”应对劣质奶粉营销危机之类的危机处理成功范式,不仅巧妙化解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营销危机,而且通过“点杀式”处理危机公关的绝招,曲径通幽地博得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的理解和同情,最终充分利用“坏事变好事”的不是机会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和组织将会越来越多地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就有可能酿成危及企业生存的重大危机。因为企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当一个企业忽视了这种要求时,危机就会从各个地方显露出来,我国的一些企业面临危机时采取的做法往往一是“捂盖子”,想掩盖事实;二是“误导舆论”,想以虚假的过时的信息蒙混过关。这些做法都是想愚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尤为值得关注。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凝聚力,拥有和保留人才是关键性的一步。本文针对可能发生的人才流失危机情境,阐述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危机管理的过程。人才流失危机管理围绕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三部分展开,力图构建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能切实起到预防并减少因人才流失而引起损失的危机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企业在面临数字革命和信息技术等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商机之余,也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危机也就更频繁地出现在企业面前。忽视这些危机或不能有效应对这些危机,都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出现的危机事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危机事件已经逐渐成为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些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正在威胁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预防危机以及积极应对已经爆发的各种危机,把公共关系管理的方法融入到企业的危机管理之中和如何正确面对舆论和公众,积极展开企业危机公关,扭转不利局面,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已成为当代我国企业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三鹿事件、蒙牛“特仑苏OMP”,强生致癌门、NUK石棉门事件,我们的消费者的神经已经越来越脆弱,企业面对的风险越来越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成功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危机不可避免。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 ,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 ,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中小企业危机管理的必要性2 1世纪是一个科技大进步、信息大爆炸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位居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 ,在欣喜于种种便利和商机的同时 ,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1、加强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和竞争的战略武器。科技进步在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 ,也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危机。一方面 ,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出现的危机事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危机事件已经逐渐成为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些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正在威胁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预防危机以及积极应对已经爆发的各种危机,把公共关系管理的方法融入到企业的危机管理之中和如何正确面对舆论和公众,积极展开企业危机公关,扭转不利局面,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已成为当代我国企业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品牌作用的凸显,企业品牌危机事件也越来越多,起因更是纷繁复杂。目前,多数对企业品牌危机起因进行研究的文献集中在定性描述上,缺乏对危机成因特征的准确性分析。文章通过对2004年至2009年国内发生的307起品牌危机事件的分析总结发现,企业品牌危机起因大都源于企业内部管理,且本质是信誉和信任危机。由此,文章总结出了几点关于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启示,旨在对企业预防品牌危机和塑造强势品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又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年度。LG、戴尔、奔驰等重量级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踏上了危机这块企业发展中的浮冰。综观它们的做法可以发现,成功的危机处理不仅能有效化解企业面临的危机,并能通过危机处理过程,促进外界对企业的了解,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不成功的危机处理方式,则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把企业推向衰败的泥潭。因此,危机管理在企业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全球化竞争中,面对危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如何管理危机,变危机为商机呢?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持续发展与企业良好的危机管理息息相关。当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新媒体及网络化的不断运用使得中国已经进入全面互联网时代,新形势、新常态的大环境使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危机频发且逐渐复杂。企业危机管理面临着发展与创新,已成为当下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建立新型企业危机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稳妥处理好企业面对的各类危机,成为企业在管理中要面对的使命。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形势下企业面对危机时该如何自处。  相似文献   

16.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之一,而危机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现代科学应用在信息系统领域是社会发展所急迫需要的。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事件对攻击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简单,实施攻击的成本越来越低,企业所面临的信息系统危机越来越大。在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信息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企业的信息系统危机管理工作作的好,就可以在一定时间段之内做好危机防范工作,避免造成危机损失。  相似文献   

17.
外部突发危机及其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未雨绸缪--此招失灵 在市场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面对危机,就像面对死亡一样,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于是,"危机管理"这一新兴的课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预防、摆脱、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使企业脱离逆境、避免或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积极主动行为.事实上,"危机管理"本身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和功能,一个是事前管理,一个是事后管理.前者是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危机的发生;后者则是在危机发生之后,能主动及时的控制危机的影响,并尽可能减少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危机处理——现代企业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企业无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文章对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处理.减少或削弱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保持企业经营的持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危机管理和危机沟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化的趋势使以往的厂商层面的乃至行业层面的竞争模式,逐步被产业竞争代替。企业面临来自消费者的压力,面临着对有限的共同的资源市场的强烈竞争,同时面临着被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的需求。在争取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出现危机事件的概率显著增加,危机事件对于企业,产业甚至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尝试对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和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能力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在新的竞争态势下,企业发展和危机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一、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危机类型 2004年,零点指标网针对京沪两市478家企业,就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三种危机依次是以骨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忽然离职、人力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