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合理内核 ,创立了劳动两重性学说、价值形式学说和价值发展学说 ,构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完整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坚持、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也是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 ,勇于探索 ,善于创新 ,实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再一次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2.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一方面要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随意曲解;另一方面要结合新的实际,对劳动价值论加以发展。其中,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前提。本文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新的现实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刘立云  雷宏振 《价值工程》2011,30(17):11-12
价值转形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问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契合了价值转形特征并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理论基点出发,对文化创意劳动的内涵及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存在逻辑进行深层剖析,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发展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突显的背景下,矿产资源价值与价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供给需求出发,辨证分析了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提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认识矿产资源价值,以均衡价格论来研究矿产资源价格的辨证观点,形成了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今天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还具有适用价值,是值得当今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本身也要发展,坚持和发展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问题主要针对工业中的物质生产领域。而第三次产业革命高潮、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提出挑战,需要我们予以回答。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其实质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仍然是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亚当.斯密强调“劳动一般”是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大卫.李嘉图克服了斯密关于劳动价值论中的不彻底性,坚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但所有的古典经济学派都不能揭示价值的真正本质,不理解创造价值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分析商品二重性中揭示劳动的二重性,指出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则由具体劳动决定的。2、研究的方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关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关问题上,一是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概念问题,二是如何理解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是价值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两种理论,但是,二者并不能完全取代对方,原因在于二者各有侧重、各有建树又各有缺陷.本文从分析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演变历程入手,进而深入的分析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价值理论,但只有借鉴效用价值论的有益成果,才能对价值作出更科学、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长期研究、批判地吸收古典经济学成果的结晶,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为他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供前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不被正统经济学家所接受。我们抛开政治色彩、阶级立场纯粹站在一个经济学发展史的角度还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经济学理论的演变。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革命使人们用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理所当然地被淹没在历史前进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11.
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经历了产生、发展、终结的嬗变过程,之后劳动价值论因为种种原因长期被庸俗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所取代而游离于主流理论体系之外。马克思充分批判和继承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回归了古典学派的正确的传统的同时,在多个方面对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进行了新的探索,从而彻底超越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理论,为进一步阐明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价值论的渊薮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正是由于马克思继承了古典学派的正确传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超越,才形成了更为科学和完善的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1 《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  相似文献   

13.
价值理论是理解其它经济理论的基础,也是一直困扰经济理论爱好者的一大理论难题。本文对西方客观价值理论按流派进行了历史梳理,同时也指出了其中隐含的缺陷与不足,对加深价值理论的理解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汤在新 《经济界》2001,(1):73-76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劳动价值论是古典学派提出而马克思加以完成的。在马克思理论中,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它为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经济对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马克思的时代,劳动的主要方式还是作为从属于机器的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因此,《资本论》所着重考察的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无产阶级,是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  相似文献   

15.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和施行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触及新领域.然而,在制度属性要求下,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认为,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是两回事,分配并不取决于创造,这一观点实际上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一致性;另一种观点则修正,或者说否认了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这一观点实际上否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的一致性.事实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保持有理论上的一致,而且恰恰由此,才使得劳动价值论在要素流动中经受住了实践考验,同时也使得按生产要素分配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有了合理的路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商品价值的研究对象出发,简要论述价值理论的发展过程.亚当·斯密从分工与交换、生产、市场三种研究对象出发,得出了真实价值、自然价格、市场价格三种不同的价值含义,是各种不同价值理论的起源.劳动价值论、需求—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数理经济学、综合价值论等,都是从这些不同的研究对象中发展起来的.只有马克思选择了商品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把它坚持到底,商品二因素的不当确定使他抽去(而不是抽象)了商品物质因素的作用,从而脱离了商品本身的属性.正确确定商品的二因素:物质因素与劳动因素,是发展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突破口,也是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需求价值论统一起来的结合点.劳动价值论由此被肯定,但它不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需求—效用价值论也被吸收进来,它反映了商品物质因素对商品价值的作用.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以劳动价值为主体的综合价值理论、价值公式:V=DLK.既可以说明各种价值理论中的科学成分,也可以与生产过程统一起来、把价值与价格统一起来,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剩余价值的科学分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进行价值分析为基础,在簿记中构建"劳动=资产=权益"的三维价值结构,使簿记活动能在更多层面上对主体的价值运动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进行价值分析为基础,在簿记中构建"劳动=资产=权益"的三维价值结构,使簿记活动能在更多层面上对主体的价值运动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十五"《建议》明确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科技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在社会生产和创造价值中的作用,切实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对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调动他们发展市场经济的积极性。为什么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一)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时代。当时的劳动,主要指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现在已经是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生产劳动的领域已大大扩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大大增强。(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  相似文献   

20.
《宣言》的发表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产物,是欧洲社会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伟大升华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以及显示人类生活的困难,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因素;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斗争的需要,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动力源泉;正义者同盟的斗争和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19世纪以来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