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篇《“进”的学问》,言之有理。由此联想到“退”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退”对某些产业、行业、企业来说,更为紧迫和重要,其“退”的学问更为新鲜和深奥。“退”是痛苦的,但又是迫不得已的。极为可喜的是,通过十五届四中全会文件的学习,工业系统、尤其是陷入困境的一些产业,已深感“退”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多退少进”,“国退民进”,理直气壮地退。为什么要“退”?因为传统产业布局面过宽过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当前各地正采取“国退民进”的方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国退民进”即国有资本全部或部分退出,鼓励和引导企业改制为民营经济或混合经济。这项改革,对于国有中小企业摆脱困境、优化资本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国退民进”的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如不正视并严加防范和控制,反而会滋生弊端。“国退民进”中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意图曲解的风险。将“国退民进”片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3.
最近关于“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有很多讨论,引起大家关心。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事实的认定,也就是中国这些年来究竞是不是发生了“国进民退”这么一回事。当然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以我比较关注的土地问题而言,国进民退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张清芳 《会计之友》2007,(9S):56-57
“免、抵、退”税概念较多且相互交织,理解“免、抵、退”税计算及会计处理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免、抵、退”税计算步骤对其计算原理和会计处理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不宜笼统提“国退民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早几年,一些地方在推进企业改革中提出“国退民进”的思路。这里的“国”和“民”,自然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缩写”。“国退民进”的含义,从字面上看,是指国有经济要“退”,民营经济要“进”。民营经济的“进”,或干脆说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概争议不大,至少,持疑义者已微乎其微了。因为民营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不久前,国务院下发了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通知规定了“免、抵、退”税的范围,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对1993年12月31日前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税办法继续执行到1998年12月31日,期满后也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实行“免、抵、退”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出口退(免)税申报中,出口企业申报逾期或不申报退(免)税的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有些新办的出口企业对出口退(免)税政策的变化了解甚少,认为只要货物报关出口,并且能够顺利结汇核销并收齐相关单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出口退(免)税就可以了,没有注意到申报时限,结果不但享受不到出口退(免)税优惠政策,反而给经济上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业务时应当严格把握时限要求,尤其是关注“30天”、“60天”、“90天”、“210天”四个申报退(免)税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这次,我从国有企业改革操作部门的角度来谈一下对国企改革的看法和分析一下四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关于如何“退” 这次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还是第一次,尤其是讲“退”的问题。国有经济减少不会影响我们的社会性质,重要的是看国有经济的质量。所以下一步我们估计各个地方要在战略性改组方面做很多的文章,都会首先解决“退”的问题,来解决其战线过长的问题。但是我们感觉“退”的问题并不容易解决,各个地方对里边的复杂性会估计不足。“退”的问题真正难点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一些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董再平 《财会通讯》2005,(12):48-49
我国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除特殊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虽然“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思路独特,但在我国征税税率和退税税率不一致,特别是有进料加工、国内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下,公式复杂,令人费解。笔者拟从“免、抵、退”税概念出发,剖析“免、抵、退”税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潘虹秀 《英才》2007,(4):46-47
有评论家认为:在新一轮的地产宏观调控中,“国退民进”、“土退洋进”的趋势将更明显,将引发地产业新一轮洗牌,大者恒大。  相似文献   

11.
郭凡生 《中外管理》2011,(11):54-54
我们总把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为“国进民退”,但事实上,首先是民企制度退化造成自身竞争力下降,才会有“国进民退”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黄舜 《经济界》2000,(3):60-61
国企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课题,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中共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去年9月召开了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企改革作出了重要的《决定》,其中提出了“有过有退”的方针,各级党政部门都在组织贯彻。去年我们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中发现,有些同志在对国有企业“进”与“退”的认识上还有不少模糊和分歧之处,并有一定的普遍性,若不及早解决必将影响国企改革的进程,特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一、要全面理解“进”与“退”的内涵国有企业的“进”与“退”,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如规模的扩大和缩小、资金投入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就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中实行“免、退”税和“免、抵、退”税方法的企业在出口退税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6月初,有消息传出,上海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4号东南地块被开发商“退地”了!消息一出,整个地产市场为之震动。 今年以来,部分二线城市已经频频发生退地现象。 从目前来看,尽管退地风波只在少数城市发生,并没有引发全国性的“退地潮”,但它所传递的悲观信号,却足以在房地产界引起巨大的恐慌。 业内专家认为,“退地”是楼市泡沫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开发商通过囤积土地搞投机牟取暴利这一惯用手段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光进铜退”是实现网络以“宽带+光纤”替代“窄带+铜线”转变的具体实施体现,PON技术凭借组网灵活,管理功能、业务支撑能力强等优势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同和应用。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近年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引入PON技术进行“光进铜退”建设,打造信息高速公路。文章主要探讨光进铜退的建设思路,通过铜缆场景的分析,提出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免、抵、退”税设计原理精巧,但由于计算依据、征税与退税率存在差异等原因,使其计算步骤较多、较为费解。本文通过对各计算步骤的分解说明,分析了“免、抵、退”税相关计算方法的实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正确运用增值税“免、抵、退”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全国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要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盘考虑和安排国有经济的“进”与“退”,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使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决不能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理解为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也不能理解为中央“进”、地方“退”。  相似文献   

18.
郭健 《英才》2006,(8):102-104
89岁的王永庆功成身退,50岁的盖茨准备激流勇退。在一个月里,执掌台湾商界最重权柄的“经营之神”和执掌世界最多财富的“IT教主”同声言退。两声“退”显得那么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19.
赵翠萍 《企业经济》2006,(5):137-13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变的方向,“叫停”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观点是错误的;“国退民进”违反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是对国有经济市场属性的否定;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旨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后,大家都很关心“国进民退”的话题。其实经济紧缩的时候,民营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现象比国企明显,从而会出现退缩。但不能认为“国进民退”是一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