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影响中国城市增长的因素: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国内外相关城市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分析中国城市增长的系统模型,并利用206个城市1990年与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非人口规模增长推动的;(2)政府财政支出和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是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3)人力资本积累并没有在工资增长上得到体现;(4)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改善引致了城市人口增长,但对城市经济发展却没有明显的作用.在以上研究结果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认真回顾走过的道路,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继续前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政策基础,是城市建设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有重大价值的光荣任务。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编写中曾动员了城市建设界的许多骨干,共同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历时六年,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这实在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大喜事。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模和数量增长的规律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城市化过程,并将城市增长理论与一般的经济增长理论区别开来.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城市的收敛性特征和平行增长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2-1999年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着收敛特征,而2000-2007年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特征.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增长不存在平行增长特征.而对于处于同样规模、区位和区域政策的城市,确实呈现出了城市内生增长理论所预言的平行增长特征.  相似文献   

4.
苏方国 《现代管理科学》2011,(1):106-107,110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开展城市智力资本的研究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经济增长非常重要。文章通过对城市智力资本的理论述评,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表现出的主要问题:(1)实证分析多,理论模型开发的少;(2)国家层面和地区(省级)层面的研究较多,城市层面的智力资本研究还是非常少。最后,结合中国转型经济背景,文章给出了城市智力资本的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与市场》2005,(2):33-34
2004年一本对中国当代城市建设进行反思的《中国城市批判》(长江艺出版社出版)中,作海默从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城市的化个性和城市伤口切入,对每个城市的化与命运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反思,人与经济并举,理与哲思辉映,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亦庄亦谐,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第一部城市化反思的惊世之作,被称为“来自中国民间最尖锐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8):28-30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处于经济水平和发展规模双高速增长的新时代,城市化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规律。本文基于城市体系视角,首先构建城市规模组合划分法,将城市非农户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规模及人口分布特征;其次,基于齐夫回归理论,结合城市人口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层次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城市化结构呈分散演化趋势,中小城市仍然是我国城市人口重心。  相似文献   

7.
智慧和生态是中国当代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主题,代表着我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当下人们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逐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谓的"智慧"就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让人类拥有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追求城市功能的更加完善、更加智能。而所谓的"生态"就是追求绿色化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智慧生态城市的时代背景、认知基础、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发展趋势和实施策略等方面做梳理分析,以期探究智慧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理论模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笔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对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作了考察,并借鉴了国外有关城市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及理论模型作了如下的研究。 一、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1.选择指标的依据 城市是经济、科技现代化的主要载体,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物质表现。因此,选择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就是城市现代化的特征表现。即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产业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自主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网络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近十多年来,受到来自国外城市网络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影响。追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市网络的研究动态,梳理当前城市网络研究的三大领域,即全球生产网络、企业内部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的脉络,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紧密联系中国的城镇化实践,形成自主性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年会信息官方发布网站:www.jrglyj.com"中国城市与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学术年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上海市经济学会城市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共同发起,致力于研究"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领域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始终聚焦于探讨经济转期我国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格局、新态势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external returns to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ollowing Rauch's seminal study,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among economists in estimating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J. Rauch, Productivity gains from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human capital: Evidence from the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4 (1993) 380–400].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first set of estimates of the external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hinese cities. We find that the external returns are at least as high as the private returns to education. OLS estimates of the external returns range from a low of 4.9% to a high of 6.7%. Two-stage least squares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a one-year increase in city average education could increase individual earnings by between 11 and 13%. We also examine the impact of economic reforms on the external returns to education and find suggestive evidence that economic reforms have raised the external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hinese cities.  相似文献   

12.
Book Notes     
Books reviewed:
Paul Ormerod,. Butterfly Economics: A New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havior
Emily Chamlee-Wright, .The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Female Entrepreneurship on Ghana  相似文献   

13.
知识溢出:对研究脉络的基本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溢出问题获得了大量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来自经济学和区域与城市研究特别是经济地理学,本文对这两个学科在知识溢出方面的主要研究脉络进行了梳理,描述了经济学观察单元从企业转向空间的必然性,以及区域和城市研究对知识溢出问题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Community income distributions in a metropolitan ar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extend de Bartolome and Ross [C.A.M. de Bartolome, S.L. Ross, Equilibrium with local governments and commuting: Income sorting vs. income mixing,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4 (2003) 1–20] to the case whe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s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In particular, we consider a circular central city surrounded by a suburban community. All households must commute to the metropolitan center and public service levels differ in the two jurisdictions. There is intra-jurisdictional and inter-jurisdictional capitalization. Our model has an equilibrium in which the income distributions of the central city and of the suburban community do overlap. Our finding contrasts with the traditional finding of Alonso–Mills–Muth-type models of spatial sorting and of Tiebout-type models of fiscal sorting, both of which have been shown to predict tha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s of the two communities do not overlap. In addition, the model explains the fixedness in jurisdictional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演变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土地利用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开端,在未来近半个多世纪的时期中,将一直处于急剧突变进程之中.加强对我国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根源分析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在空间上的两种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主体、驱动力和驱动机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维强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00-101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西化"、"美国化"和"去政治化"、"普世化"两种消极倾向,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相关思想理论和以我国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方法,明确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价值取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re is no interior solution in Mai–Hwang's 1992 oligopolistic location model with free entry whe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exhibits constant or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The comparative static results of the impact of a demand change on the location decision only apply to the case where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exhibits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It re-examines the impact of a demand change on the location decision of an oligopolistic firm and corrects the propositions derived by [C.C. Mai, H. Hwang, Production-location decision and free entry oligopoly,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3 (1992) 252–271. Reprinted in: M.L. Greenhut, G. Norman (Eds.), 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 vol. I: Location Theory, Edward Elgar, Aldershot, 1995].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经历了由服务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的城市改革,使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功能地位得到强化,部分城市开始从生产性城市向服务性城市转型,服务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了空间重组和功能转移。本研究运用北京市1949-2010年第三产业各部门增加值数据和主要时段第三产业用地空间布局状况,从产业链、产业支撑、产业融合和服务外包四种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分析了服务经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和空间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对促进房地产知识创新和扩散,引导学术评价意义重大。仅以影响因子将期刊进行排名并不能完全说明期刊价值,这里采用专家匿名投票法得出候选的重要房地产期刊,然后根据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库和门槛引用方法得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发展研究》与《中国土地科学》等13种期刊为中国房地产学术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期刊。并与国际房地产期刊横向对比,中国房地产期刊存在数量多、质量一般、整体学术水平弱,发行不畅等问题,指出中国房地产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for measurement error in total expenditure in the estimation of Engel curves, based on the 1994 Ethiopian Urban Household Survey. Using Lewbel'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 Vol. 78, pp. 718–725] estimator for demand models with correlated measurement errors in the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 find robust evidence of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share and total expenditure in the capital city, and significant biases in various estimators that do not correct for correlated measurement err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