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我国提高采收率的发展现状,以及适合注CO2与N2的筛选标准。讨论了注CO2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的机理,并对注CO2与注N2提高采收率两者做了比较。评价了不同注入CO2与N2的驱替效果,结果表明:中轻质油藏适合注CO2驱油,而埋藏较深的,重力驱气顶油藏和凝析气藏适合注N2。  相似文献   

2.
樊144块油藏是典型的特低渗透油藏,油藏平均渗透率3.72毫达西。目前采用天然能量开发。以矿场数据为基础,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产量递减特征,预测了油藏弹性采收率。采用与本区域其他油藏注水效果对比的方法,提出应该对该区块进行注水开发。在设计注采井网和注采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水驱开发效果,可以比弹性开发提高采收率10.9%,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储油层在实际油田开采中,由于储油层的物性比较差,导致储油层油气渗流时启动压力值的梯度比较大,因此在油田的实际开采过程中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进行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优化提高采收率的分析研究,有利于避免低渗透油田的注采过程中低渗透适应性影响问题,提高对于低渗透油田油气资源的开采率。本文主要结合低渗透油田油藏层的渗流机制原理,通过采用压降叠加的工作原理,提出使用一源一汇以及面积注水方式中的五点法和七点法、九点法等油井注采工艺技术,将油气资源注采过程中的油气资源井内注采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在油藏注采工艺的不同注水方式下注采极限井距改进,以提高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对于油气资源采收的优化与提高实现。文章主要结合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储油层注采工艺技术的现状,以某油田低渗透油藏特征以及油气注采工艺效果为例,并结合对于该低渗透油田储油层注采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从低渗透油藏的合理注采井距与油藏注采压力系统等方面的优化提高,实现对于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油气采收率的优化与提高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应用背景 随着我厂稠油开发的发展,注汽锅炉在解决提高油田地下油藏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油井注汽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采用的注汽锅炉的技术是国外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到现在已经陈旧落后,反映在这两个方面:一是依据人工定时化验蒸汽干度的结果来调节锅炉火嘴以保证生产所需要的蒸汽干度的数值,化验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注汽的质量,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二是原有燃料与空气的配合比不可调节,往往会造成太多的过剩空气,燃烧不好,清理炉膛时间增加,即浪费了燃料,又会减少锅炉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寻求一条能够保证注汽锅炉的最佳使用状态的途径,达到提高热效率,确保注汽质量,同时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挖掘油藏潜力,有必要在精细地质再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改善开发方式研究,从而达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特高含水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提高,对降低采油成本、稳定我国油气产量、满足国内经济发展要求意义重大。从水驱采收率定义出发,基于现场应用的角度研究了胜利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水倍数的高低及层系井网的合理与否是影响特高含水期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的主要因素。结论为特高含水期断块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注水滞后方案2~3年且初期采用温和注水技术政策,地层压降达到3.5MPa,为恢复地层能量同时又防止水窜导致油井"暴性"水淹,在整体提注过程中利用流体势原理通过注采调配、注采比优化调整等手段改变地下流体的流动趋势和流动方向,提高了驱替流体波及系数,提高了采收率,三年累增油14.06万吨,为注水开发油藏的控水稳油挖潜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濮城中渗复杂断块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详细描述了高含水后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剩余油存在类型,提出了分类油藏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在重组、建立、恢复注采井网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层间调整挖潜,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使水驱采收率得到了提高,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城壕油田悦29区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壕油田悦29区油藏非均质性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注水平面矛盾突出的井组优选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该工艺是利用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将来源于地层,与地层配伍性较好的含油污泥回注,对高含水区块进行深度调剖,辅助有效的其它工艺技术,在有效处理含油污泥的同时,达到了提高注水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姚春林  贾微 《科技与企业》2012,(12):331-332
向地层中注入营养物质,激活油藏中的本源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代谢物质提高注水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传统的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是采用水溶性的营养体系,并补充定量空气以实现油藏好养菌群的激活和原油的生物降解。水溶性营养物在注入油藏时会沿着高渗透区域窜流,在油藏中滞留时间短,微生物利用程度低,生物产物与油藏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时间短,这是造成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效果不明显或见效慢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室内研究优选出了一种新的营养体系,将该营养液注入地层后,既能激活地层中的本源微生物,促进其生长和代谢,实现驱油目的,又可堵塞地层大孔道,延长作用时间,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达到调驱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油藏,是油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在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油藏、薄油层油藏、断块油藏、稠油油藏、气顶底水油藏以及砾岩油藏中,由于水平井有着钻达目的油层井段长,泄油面积大,流体流入井筒阻力小等特点,产油能力远高于直井、定向井,以及水平井较直井、定向井具有其采油指数高,生产压差低,无水采油期长,含水上升慢,受到广泛重视,并在各油田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油田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金三角"地区,该地区地面水网密布、村庄密集,钻井征地费用高、环保要求高;地下断层发育、油藏规模小,属我国东部复杂小断块油田,开发难度大。近年来,由于水平井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江苏油田的发展,文章阐述了江苏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基本地质特点,系统介绍了水平井技术在江苏油田试验、研究和应用状况,分析了典型油藏应用效果,提出了对水平井应用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F186断块为低渗透岩性-构造油藏,断块内断层较多,构造相对复杂。目前该断块已投入开发10余年,开采难度日趋加大。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从纵向和横向上分析断块储量动用状况特点,总结影响储量动用状况的各种原因,找到潜力区,指导深入挖潜,为后续滚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古城油田泌浅10区属于浅薄层特稠油油藏,经过二十多年的蒸汽吞吐,已进入开发后期,高周期吞吐后,受区域采出程度、汽窜、注采参数等影响,周期递减加大,生产效果变差,通过优化注汽注采参数分析,实施氮气辅助面积注汽、氮气辅助间歇点汽驱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稠油热采吞吐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博  李占东  单丹丹  李吉 《价值工程》2012,31(30):98-100
针对滨北地区地震资料有限、主河道识别难度大的特点,建立了二维地震资料主河道识别的模式和方法,并辅以钻井岩电特征进行验证,联合三维频谱分解河道追踪的技术,完成了扶余油层主河道预测工作。滨北地区主河道特征具有继承性好、多物源、多分支的特征,河道以北部物源为主,兼发育西部和东北部物源,呈现汇聚和再放射网状特征。扶余油层河道砂油藏的形成主要受岩性变化带、河岸侧翼遮挡、断层截断遮挡和初泛泥岩垂向封堵等因素控制,主要发育3类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王萍 《价值工程》2010,29(24):226-226
对A块二类油层2009年2月改注聚表剂以来,注入井、采出井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改注聚表剂以来,注入井注入压力、注入量、注入浓度、注入粘度、视吸水指数等参数的变化,得出结论认为:应加大注入井措施力度的同时,调整注入井注入参数,加强聚表剂注入;针对采出井采液指数下降、供液不足及沉没度低的井增多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机采参数,对采出井薄差油层压裂改造,以提高注聚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明确储层特征及敏感性情况,系统分析了储层损害机理,并结合超前注水,研究制定出"先期防膨、早期分注"与"控制注水强度、保持注采平衡"对策措施,形成了先期分层、梯度式防膨与后期注水过程中段塞脉冲式防膨相结合的工艺技术,确定了合理的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等参数。投入现场实施后效果显著,百71井区白碱滩组油藏注入压力保持稳定,吸水状况良好,动用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文51油藏通过相控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和分类,重点对Ⅰ类流动单元小河道单砂体从空间组合、平面组合模式两个方面详细描述,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重新调整了文51油藏的注采调整方案,通过完善注水的方式进行有效挖潜,调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